谭润志
(惠州学院 化学工程系 广东 惠州 516007)
构建和谐校园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从含义上讲应该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的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是基本,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互动的和谐环境是保障,老师、学生、学校三者和谐发展是核心,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育制度改革,贫困生在大学生中的数量在增多。据有关调查表明,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为15—20%。贫困生作为在校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亦是弱势群体,往往因为家庭贫穷,其求学路比其他非贫困生更为艰辛,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对生活的焦虑更大更甚。故贫困生容易出现“心理贫困”。所谓心理贫困,指贫困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而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的负性变化,表现为不合群、孤僻冷漠、过度敏感、焦虑、自卑、自大、虚荣和嫉妒等,假如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人格缺陷,这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会产生不良影响。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所在高校进行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调适的实践,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及高校的相应对策,指出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以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贫困生用外表的自尊掩饰内心的自卑。
当代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贫困生的自尊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自尊心和自卑感是贫困生心理上的一对主要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拮据,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条件较差,可能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上不尽如人意,自觉难以维护自尊。在物质贫乏与现实需要的矛盾冲突面前,他们往往会把经济上、见识上的不如人深化扩大到能力及其他方面都不如人,对自己片面否定或全盘否定,陷入强烈的自卑心态中去,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
2.高校贫困生情绪忧郁、冷漠,对生活缺乏激情。
贫困的生活条件,给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其心理上总感到事事不如人意,无心做任何事,反应迟钝;情绪低落,心境忧郁,有一种无望、无助的感觉体验,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从而消极地对待人生,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3.高校贫困生向往又逃避着人际交往。
归属感是人的基本精神需要之一,融入集体,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基本情感需要,亦是其身心健康的一个标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吸引着贫困生的注意力,他们渴望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渴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但是很多贫困生由于见识浅,思想较狭隘,不够自信,害怕自己在活动中不能表现得优秀而遭到同学的耻笑。为了维护自尊,他们选择逃避,一些人因此而更加自卑,敏感多疑,自我封闭,不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常常给人以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4.高校贫困生过度敏感及自我防御。
经济上的捉襟见肘使贫困生们生活节俭、精打细算,这本是优点,但有甚者变得凡事斤斤计较,在面临抉择时,过度思虑,难以决定,由于担心自己的自尊会受到伤害,顾虑重重,情绪上始终保持较高的紧张状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争强好胜不甘人后,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于敏感,他人不经意的话和正常的行为都有可能被认为是针对自己的,从而产生对抗情绪甚至敌意,致使人际关系紧张。
5.高校贫困生无端地仇视他人。
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人际交流,追求友谊,希望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大学生活,体验大学生活的美好。然而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世俗的冷漠、同学的歧视、社会的一些不公平现象等,容易使他们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的态度,他们愤恨世道不公,不满于自己的境遇,为自己的贫困而感到羞耻,怨恨家庭、怨恨他人,甚至对社会充满敌视态度。他们常戴着有色眼镜看社会,对一切充满敌意。
总之,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物质贫乏与现实需要的矛盾,有自尊心与自卑情绪的矛盾,有前途未卜与家庭期望的矛盾,有良好愿望与扶贫方式不当的矛盾,等等。由于贫困生上大学极其不容易,往往被倾注了家庭甚至全村人的厚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择业竞争不公平现实存在,贫困生若不能正视贫困往往因思想上的沉重负担而严重地影响了学业。此外,他们没有“富爸爸”靠山,就业压力更大,更加剧了焦虑情绪。他们生怕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无颜见江东父老。这表现为极度焦虑,耐挫能力弱,容易悲观失望。生活贫困使一些贫困生长期生活在心理阴影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容易扭曲性格,甚至导致人性扭曲,严重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
笔者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贫困大学生中出现的几种不良的心理之外,嫉妒、感情脆弱等心理问题也比较常见。贫困生的不良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其成长成才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通过引导贫困学生正确看待一系列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缓解他们由于种种压力而产生的心理不适,他们能将心理状态调整到学习生活的最佳状态,符合和谐社会构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而引导他们参与和谐校园建设至关重要。
1.激发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知识的积累。
现代化的大学,要具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品位,构筑开放的、朝气蓬勃的人文科技文化氛围来感染人、熏陶人、启迪人、引导人。这需要长期的人文科技文化教育及实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原则,使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要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科技文化氛围。高校要经常举办科学、文化、艺术的系列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社团实践活动,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愉悦身心;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氛围,包括: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通过人文科技校园建设,为新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才环境和成长空间。
2.落实助困政策,激发爱国情怀。
高校应妥善落实各项济困助学政策,激发贫困生的爱国情怀,是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政策在内的助学体系。按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全部开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享受到助学贷款。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增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生靠自己的劳动来缓解生活贫困问题,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成才立业。建立健全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主动走出去,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与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为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为大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创造条件。
3.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具有不良心理状态的贫困大学生常表现为自我封闭、不自信、敏感、脆弱、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做好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贫困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无论谁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对贫困生来说,贫困只是诸多挫折的一种,而且也是暂时的,应该让他们明白,人无法回避挫折,人正是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才变得更成熟、更有力量,心理发展得更充分、更健康。心理辅导人员要鼓励那些心理有挫折感的贫困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把目前的艰难困苦作为对自己意志的磨炼,不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第二,心理辅导工作者要告诉贫困生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校园活动当中,让他们懂得学会与人交往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与人交往中学习别人的知识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三,创造平等互助的交往环境。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高校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只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问题,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疏导,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师生等各方面能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达到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境界,要注重教育的人文性、个体差异性,注重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1]曹建文.高校要负起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N].光明日报,2004.3.13.
[2]吕明.浅谈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5-17.
[3]史马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与思考.安康师专学报,2004,(1).1.
[4]冯晓宪.创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贵州大学学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