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作文,古皆有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科举到八股再到现在的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历经沧桑,几度变换,其在语文学科中的核心地位都未曾动摇过。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教育部新课标的出台,新课标指引下的作文教学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文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1]诸如此类的叙述,在新课标中随处可见。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花大力气制定新课标,其用意明显。新的时代背景下,具备高素质的语文素养成为必然。本文旨在探究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呈现出来的特征和方式方法,为我们的作文教学点燃一盏明灯。
新课标的设计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设计,这三个目标又渗透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在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指引下,作文教学呈现出阶段性、实践性、审美性的特征,这三个特征和三维目标相互照应,统一在作文教学之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写作的总目标和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定名为 “写话”,第二、三学段定名为“习作”,第四学段定名为“写作”。由写话——习作——写作的过程即是一个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写话”在目标中主要强调:第一,写话兴趣的培养。第二,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三,乐于运用阅读和学习中的词语。第四,学会使用四种标点符号。这是新课标关于知识和能力在写作第一阶段的要求。从内容上看,是学生整个作文写作知识和能力的起点,遵循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此过渡到第二、三、四学段,为实现更高目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搭建了一个有机的平台。
过程和方法这一纬度目标的提出,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过于重视结果的弊病提出来的。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注重实践性,处处流露关于这一纬度目标的要求。如在第四学段写作目标中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马克思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作文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实践性,靠近生活、善于发现。闭门造车搞作文教学的时代已经过去,惟有生活是写作的的源泉。写好作文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我们在教学中更要学习领悟写作的过程。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同样适用。只有亲自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体验写作的过程,积累写作的方法,才能逐渐培养写作的兴趣,我们的作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
作文教学的审美性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创造能力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的情感教育。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要凸现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情感性是形象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中感知美,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便感情真挚,如鱼得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奇景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辽阔画面与悠深意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的激越情怀,都是作文教学中符合审美性要求很好的素材。对其正确把握,合理运用,写作的审美要求与新课标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做到了和谐的统一。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基于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营造自主写作的环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构建探究模式的方法,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2]。一个没有自主权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处于被动、受约束的地位,思想的果实永远只停留在青涩阶段。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种没有威胁、平等自由的空间,学生自我约束感小,才能真正结出思维的智慧之果。
1.写作者参与制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写作目标,自己制定写作的范围,参与设计评价结果。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围绕“怎样得高分”来展开作文教学的策略。原本许多有发散思维、能写出自己真情实感的学生,被老师用考试的标准加以限制,使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毫无自主性可言。偶尔几次,学生感到还能接受,且能得高分。但时间一长,学生的思维被框死,许多原本热爱写作的同学逐渐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学生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对生活的感知,来作为写作的材料。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保持对写作的兴趣,不断积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把这种自主写作的权利放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新型的写作评价体系。把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习作的效果要好很多。
2.写作者在写作过程过程中要有感情的投入,内在动力的支持,从写作中得到情感体验。教师作为作文教学的参与者,应该积极为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的产生创设情境。建构主义学习派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应具备情景性,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抽象的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理解”。“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作文教学之前,教师应诱导学生产生写作的动机,为学生展示一定的情境,或以声像渲染,或以具体生活实例启发,让学生与之产生情感交流,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不吐不快。
一个人有一种智慧,一个班级的学生加在一起就有几十种智慧和思想。在以合作交流方式组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给出一个作文话题,但关于话题的外延无限。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话题的交流讨论,学生对话题的把握会更加全面、深刻、具体。每个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增长对问题的认识,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大有裨益。在此提出几条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利用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来编组学习。同一个作文话题,有几种甚至更多的正确看法是很寻常的。在分组中要尽量让观点发生碰撞的同学在一个组内,这样可以保证交流讨论的价值意义。作文小组教学遵循这一规律,利用这一规律,作文教学过程会变得有声,有色。
2.利用家庭背景差异混合编组。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其家庭背景、知识背景不同,其思维结构、行为习惯往往会打上家庭的烙印。学生的家庭由不同的社会阶层构成,作文教学中,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话题的交流、探讨,有助于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将凸现不同的人文风格贯穿其中,丰富作文的内涵。
3.明确个人在小组中的使命,促使自我积极思考。作为小组中的一员,作为一个能动的思考者,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职责,有利于学生在参与话题讨论时积极思考,发表个人观点。每个人都是小组的一员,他的声音代表的是这个小组团队的水平,反映的是这个团队的成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到这一点,会使作文讨论更有意义,话题内涵更加充实。
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源于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进行“问题教学法”,并首次提出较为系统的理论。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查阅书刊,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需要设计研究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其他性的解释。”[3]因此,我们理解了探究性教学的实质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有这样的策略运用:第一,对象意识。即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普遍发展倾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情况来确定作文话题,对学生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数”;第二,环境意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认为“心理的选择”和“心理的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作文教学要创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以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第三,激趣意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提出对立的观点,呈现令人困饶的作文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新课标从颁布到实施,已走过了七年多的历程,新的课程理念已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在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呈现阶段性、实践性、审美性的特征,我们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到作文教学之中。“弘扬学生个性,改进作文教学,培养写作激情,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使命”[4]。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育中一曲动人的乐章,也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我们正确面对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会带给我们不小的收获。只有不断探究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作文教学才能真正有出路、有突破、有发展。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2]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3]勒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4]万春.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D].四川文理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