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学习的高校德育策略探索

2010-08-15 00:42李戬
文教资料 2010年9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德育

李戬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基于道德学习的高校德育策略探索

李戬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大学生在道德学习的认知学习、情感学习与行为学习方面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以“知”明是非,引导大学生道德认知学习;“情”唤共鸣,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学习;“行”重养成,矫正大学生道德行为学习是高校德育策略的有力探索。

大学生道德学习知是明非情唤共鸣行重养成

近年来,“道德学习”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德育研究领域的新风向标。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是主客体关系经验的习得,是社会规范的认知经验、行为经验与相一致的情感经验的整合学习过程,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与行为学习三种基本类型的学习。[1]立足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各方面的特点展开德育策略的探索,是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以讲求实效的德育取代讲求形式的德育的尝试。

一、“知”明是非,引导大学生道德认知学习

道德认知,是大学生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意义的主观反应,是大学生理解、掌握道德规范的重要心理形式。[2]科尔伯格认为各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其自己的思维方式,个体的认知水平,是道德水平的基础。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道德水平有可能得到发展,但道德的发展不是自发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不能自然地提升德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交往的增多,社会信息量的增大,大众传播媒体在传播健康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大量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的不健康的信息。思想敏捷、活跃,又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当代大学生,最容易受道德认知多元化的影响。这些信息尤其很容易被好奇心强,但道德认知水平还不够高的大学生所吸收。然而,南京师范大学赵志毅教授曾对大学生道德认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大学生在四个层面(即“个人层面”、“社会层面”、“民主意识与理想信念”、“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道德认知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在对权利与责任的看法上,有84%的大学生认为权利当以责任为先,否认的人占8.6%,在7.4%的“说不上”的人中男生(8.3%)高出女生(6.5%)1.8个百分点。[3]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权利与责任的认识态度是明确而正确的,而女生态度更明确,比男生更看重责任意识。可见,大学生道德认知学习可以引导。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都停留在“说教式”、“命令式”、“填鸭式”等的教育方式上,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德育效果很不明显。根据现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学习方面的特点,高校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教师权威”,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不敢质疑问难的旧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道德认知学习的思维形式以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应针对在读大学生对外围世界的急切渴望,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进行有效的生涯探索,在学有所获,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抵制外在不良风气的诱惑,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任课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克服任课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方法和学生单纯接受信息的“仓储式”、“填充式”读书方法。任课教师要用个人的魅力吸引学生热爱课堂,除了传授知识的职能外,还要成为学生的顾问、引导者,而不只是提供现成真理的人。辅导员则应摈弃独断的惩戒教育,采用对话交心等方式,充分尊重大学生道德认知思维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班级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尊重他人。在尊重大学生道德认知主体精神的前提下,注重对“知”要素的应用与研究,引导大学生自发、主动开展道德认知学习。

二、“情”唤共鸣,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学习

道德情感是学生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伴随着“知”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为道德行为起着较大的调节作用,并与道德认识产生共鸣。道德感情学习,亦即个人道德感情的习得,是每个人后天获得和形成其品德结构的个人道德感情成分的活动。[1]

大学自由开放的环境,各种学科间的交流融合,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大学生的视野、生活和交际领域大大拓展。加之大学生精力充沛、身心发展迅速,他们的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情感体验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泛。从低级的感觉到道德、美感和理智感等高级情感,他们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道德情感体验也更为丰富。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道德认识的提高,大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充实,道德情感体验的形式也得以发展,且道德情感体验带有了更多的理性成分。

然而,大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更有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体现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具体表现为亲情、友情、爱情、师生之情以及自己的心情。然而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复杂、择业的困难、学习压力、家庭关系、恋爱和性的问题等,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存在许多问题。如对一些重要的道德情感认识不深刻,在道德的情感层面上态度不坚定、易变化。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对道德情感在认识层面上是积极的,但在道德行为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情感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课堂为主阵地,从道德情感上唤起大学生的共鸣,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中通过以理服人、以理孕情的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教育者高尚的情感人格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同时,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活动,以创设积极的情感体验方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三、“行”重养成,矫正大学生道德行为学习

道德行为,是学生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社会、他人所作出的反应,是衡量学生觉悟高低、情感是否高尚、道德行为是否自觉的重要标准。一定的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就形成了一定的道德习惯。

不少的大学生在公共汽车上不愿给老年人让座;大学校园里不堪入目的厕所文学与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图书馆里的偷书、撕书、污损书等不良现象禁而不绝;校园里乱扔垃圾、随意破坏公共设施、践踏草坪、脏话与痞话流行普遍存在等。或者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不一致,比如,谈到考试舞弊,几乎人人痛恨,可一到考试,却总有人干那令人痛恨的事;谈到社会责任感,大家都情绪激昂,可一到毕业就业,就没几个人愿意到边疆去、到基层去。[4]应该说,所有上述的一系列不良现象与行为都是与大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知识不相称的。

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经过长期的学校教育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与知识。但自身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和认知水平的不成熟性,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带来的影响,导致了大部分大学生很少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世界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意义,知德难以体验德,知德不愿行德,在道德选择上处于困惑的境地,知与行发生了脱节。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行为学习特点,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有层次性地正确运用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性的选择,养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和习惯。

当前,在我国高校中,教师科研任务重、兼职多,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将最多的知识用最省力的方式教给学生。大学生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终日沉沁在繁杂的概念、观点和理论的记忆中,模式化的理性生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到了期末,德育课程大多开卷考试,即使是专业课程,大学生们也大多依赖临考前挑灯夜战的背诵牟取过关。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了遗忘的角落,课堂无视学生的需求和情感,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苏联教育家家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的师德素养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的完善,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是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德观念照亮学生的前进之路,用丰富的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做学生的道德行为楷模,成为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示范工程,从而矫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知性脱节”的二重性现象,使其在养成教育中主动认同、自觉践行大学生道德行为学习。

[1]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14.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93.

[3]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5.

[4]石共文.大学生道德生活中的“知行脱节”现象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2,(02).

四川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08MSW10.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