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江
(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山东 莱芜 271100)
我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老师、学生和校园环境三个维度立体地来谈一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打交道最多,教师的授课水平、人格魅力、知识水平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1.要做学生欣赏喜欢的老师。
《学记》有云:学生“乐其形……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这就要求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2)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渊博的专业知识素质和广博的社科知识。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灵活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而且能感受到乐趣。
(3)教师要拥有一颗博爱之心,用自己的爱心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和心理渴求,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用自己的爱心感召学生,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形成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
(4)老师要尊重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最强也最敏感,最爱面子,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老师的尊重和关注。当老师尊重了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好感,就会有学习的兴趣。
2.不要吝啬表扬:多给学生表扬和激励,学会赏识学生。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
表扬和激励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助推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老师要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人赏识”是每个人内在的、深层的需要。士为知己者死,之所以士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就是因为被人赏识。赏识可表现为肯定、鼓励、信任,最直接的表现是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的做法是:拼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拼命表扬他,尽量每天表扬一个学生,让学生每天都在一种被赏识中快乐的生活学习。
3.巧妙布置新颖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千篇一律的做题不仅仅不会引起学生多大的关注,更不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老师可否布置一些技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又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引发学生共鸣的作业呢?如在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时候,恰逢周末要求学生回家上网查关于孔子的资料并观看电影《孔子》,所以作业布置如下:
(1)孔子的思想是什么?在电影中有哪些体现?
(2)就孔子一生的经历,你有何感想?
(3)电影中孔子和你从史书中了解到的孔子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你能说明吗?
(4)假如你是孔子的弟子,你的老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周末回来后,组织关于孔子的知识竞赛。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读史书,又通过看电影等既了解孔子的思想,又知道史料与电影等文学作品在史学研究中的不同价值,还对孔子有了立体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思考,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1.读励志书和名人传记,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自信,进行自我激励。
理想是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发动机,是学生学习动力持续性的源泉。通过阅读名人传记,感受名人名家的成长经历,体会体验成功者的快乐人生,并以名人的故事来激励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面对人生的诱惑和倦怠,把握好人生的航向,始终让自己保持一颗激情澎湃的动力之心。特别是一些当代名人传记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如《比尔盖茨传》、《李嘉诚传》等。通过这些来帮助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在入学之初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等方式初步确立自己的理想大学和座右铭,并把它张贴在课桌和教室的后墙上等比较明显的地方,以激励学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树立正确的目标。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目标。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第一,让学生自己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目标;第二,根据目标寻找奋斗轨迹,阶段目标的确立与达成途径,即细分目标,层层深入,逐步实现;第三,将目标分解量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使自己知道现在应该为目标做什么,使目标有现实的行动基础。把目标量化分解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一向采用“逆推法”,即确定大目标的条件,将大目标分解成为一个个小目标,由高级到低级层层分解,再根据时限,由将来逆推至现在,明确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即时行动←更小的目标←小目标←大目标。而这一切目标的确定和达成,都应当为了促成理想的逐步实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树立远大目标(一生的理想)、确定中期目标(一学期,一两年要完成)、制定短期目标(近日或这一周要完成的)。教师帮助学生采用倒推的方法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也就是利用倒推的方法细分学生的远大目标,让目标变得不再那么远大,那么难以实现。这样学生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劲内力。而那些缺乏兴趣的学生对学习已经产生厌倦,情感上受到伤害,甚至厌恶或放弃学习。因此,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同时又伴随着积极的感情体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兴趣,并且学习兴趣浓厚,在学习过程中倾注全部的热情,兴致勃勃,津津乐道,甚至达到迷恋不舍的地步。浓厚的学习兴趣,则会转化为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素,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就能化被动学为主动学。由此,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教学预想的效果。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1)教学方法多样化,发展学习兴趣。教师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新鲜感,这样每节课都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利用教材内容结合现实诱发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利用教材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3)课内外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各种活动,让它作为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各种能力得到锻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受到这个环境的影响。
学校应当充满书香味,浓郁的书香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会产生一种感染力,形成同化力,在潜移默化中催人上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健康功能和美育功能①。创建书香环境,“让校园洋溢书香气息,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之功效。一是在两座教学楼之间开辟为文化广场,展示教育名家闪光思想。定期推出“星满校园活动”,每月评出《校园之星》、《表彰奖励》、《主题班会教育》等;二是加强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发动师生捐书,挤出经费添购新书,并新建电子阅览室。优化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增加向师生开放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其功效;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文体活动,由班级竞标自己承办每年5月举行得运动会和校园辩论赛,11月举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科技节等活动,每次活动学生参与人次多,获奖面广,反响良好;四是办好学校文学社刊物——《汶水园》,每月刊出一期,展示学生习作。通过这些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积极上进、奋发有为的斗志。
注释:
①田慧生.教学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