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婵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威廉·布莱克,生活在英国社会急剧改变的时代,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崇敬《圣经》,却对教会充满敌意。他与众多社会激进分子为友,共同批判社会的不公。他认为,正是社会的残酷统治使儿童夭折,良女为娼,人民失业。因此,他的诗中多带有对社会统治阶级的强烈讽刺与反讽。本文集中从戏剧反讽的角度,以威廉·布莱克的儿童诗为文本,间接反映整个社会人民的疾苦。无辜儿童的生活尚且如此,普通成人的痛苦无以言表。
“戏剧反讽”也有人称“嘲弄”或“揶揄”等,是戏剧及其他文字样式常用的手法。《百年版布留沃文学词典》对“戏剧反讽”的解释是:“有观众领会舞台上某个场景或某句话的含义与意思而剧中人却没有领会。”即“观众知道,剧中人不知道”,但是在有些时候“不知道”的并不是在台上的全部剧中人,而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而在这种场合,“戏剧反讽”的效果往往更明显、更强烈。伏恩的《戏剧手册》对“戏剧反讽”的定义进行了改进,他认为,“戏剧反讽”是一种戏剧技巧,它使观众拥有剧中人物所不知道的知识,因此,观众们便觉得有时比剧中人物更加高明,他们能看出某一行动的含义而剧中人物却不能。
威廉·布莱克的诗中有相当一部分都选取儿童作为叙述的中心,而这些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儿童,更是成为控诉人民痛苦生活的代言人。这些儿童本该无忧无虑,快乐生活,但生于这样的年代,却不得不背负这个社会所带来的苦难,成为当时底层人民民不聊生的证据。
“PipeasongaboutaLamb!”
“Piper,pipethatsongagain;”
“Dropthypipe,thyhappypipe;
Singthysongsofhappycheer!”
“Piper,sittheedownandwrite
Inabook,thatallmayread.”
根据上述《天真之歌》引言中的诗句,其主题是一个儿童让吹笛人一遍又一遍地吹奏一首牧羊的曲子,并请求吹笛人将曲子写入书本,以便其他孩子也能欣赏,感受与他一样的快乐。然而,事实上,笛声尽管悠扬,但也普通,唯一的特别之处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SoIpiped:hewepttohear.”
“Whileheweptwithjoytohear.”
“Piper,sittheedownandwrite
Inabook,thatallmayread.”
然而,从以上这个诗节看孩子听完曲子的反应,在我们看来,却过于夸张,重复欣赏之余,更是恳求记录下来。事实上,儿童的简单语句,却绝非只是其表面含义,对于一首笛曲所带来的小快乐,尚且如此珍视,更能说明孩子生活中快乐的匮乏。因此,诗人是借一个无辜孩童之口,控诉人民对社会的不满。戏剧讽刺的效果溢于言表。
《经验之歌》中的《扫烟囱的孩子》整诗反映了对儿童的奴役。其第二诗节更是运用戏剧讽刺的亮点。
BecauseIwashappyupontheheath,
Andsmiledamongthewinter’ssnow,
Theyclothedmeintheclothesofdeath,
Andtaughtmetosingthenotesof
天真的孩子,只是在这一诗节中将其生活的窘境归咎于他的生活过于快乐,而这显然不是事实。孩子们“被迫穿上死亡的外衣”应当归咎于社会的黑暗。因此,孩子们语调无辜的对于自己死亡命运的推断,更是让读者们都随诗人沉浸于对他们痛苦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憎恨。
上述两首儿童诗的无疑在于儿童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痛苦生活。孩子们,如同成人一般,被剥夺了幸福生活的权利。相反,他们幼小的心灵也装满了种种忧愁。诗人以戏剧讽刺的角度,以及孩子们天真的口吻,正如一面明镜,人民的愁苦,现入眼前。
在威廉·布莱克的诗中,上帝不再是仁爱的父亲,人民生活痛苦正是由于教会,作为统治阶级的不公与虚伪。教会,本该慈善如上帝,但布莱克诗中的教会却是无恶不作。然而,事实是人民身体遭受饥饿,精神同时遭受教会的愚弄。
在著名的诗歌《天真之歌》中的《扫烟囱的人》中,诗人依旧模仿孩子天真的言语,
WhenmymotherdiedIwasveryyoung
Andmyfathersoldmewhileyetmytongue
Couldscarcelycry ‘weep! ’‘weep!’‘weep!’‘weep!’
SoyourchimneysIsweep,andinsootIsleep.
在第一诗节中,孩子娓娓道来:母亲早逝,他被父亲卖作烟囱清理工。孩子对烟囱清理工的危险显然一无所知。但读者对他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却已可预知。
第二诗节中“白发”二字将戏剧讽刺发挥到了极致。当时很多扫烟囱的小孩因为长时间呼吸煤灰,最终患癌症而死,根本没有机会活到长出“白发”。
随后,汤姆做了个可怕的梦:所有的小清理工都被锁入了一个黑色的棺材,最后天使赶来释放了他们。梦醒后,汤姆非常开心,因为天师对汤姆说:“只要你做个好孩子,上帝会做你的父亲,你永远快乐。”此处,戏剧讽刺再次被诗人运用,“做个好孩子”意味着顺从地完成烟囱清理工的工作,毫无怨言地走向死亡。事实上,当儿童被迫做烟囱清理工时,上帝早已遗弃了他们。因此,汤姆梦中“善良”的天使,与他虚假的安慰,都只是让孩子们服从不公命运的幻觉。天使,仿佛是慈爱、拯救万物的上帝的象征,但“黑黑的棺材”却又是不争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当然,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无力感知这人世的残酷。
而在《经验之歌》中的《扫烟囱的孩子》中,当作为烟囱清理工的孩子被问起:“父亲和母亲去哪了?”“他们都去教堂做祷告了。”孩子回答。孩子们被迫成为教堂的烟囱清理工,父母却依旧忠心诚心地来到迫害他们子女的教堂进行祷告,画面何其讽刺。也许牧师会依旧坦然地安慰父母:“上帝会保佑你们的孩子,一切都会好的。”这样的谎言由牧师传递给父母,父母传递给孩子,代代相传,人们纷纷甘于被宗教愚弄,却依旧为它唱诗颂礼。孩子们无法意识到父母前往感谢宗教对他们的迫害,无知的父母也忽视了教堂对孩子们的迫害。诗人通过这样几近荒诞的对比,抨击了宗教所营造的“人人都生活在圣光下的天堂”的谎言。
戏剧讽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一枚利器,他借助此表达了自己对资本家和贵族统治者的切齿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巨大同情。他以浪漫的笔法把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黑暗社会的恨都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1]威廉·布莱克诗集[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尚必武.简单和复杂的完美结合——浅谈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3):74-77.
[4]吴培洪.从“天真”到“经验”——简论布莱克诗歌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12):61-64.
[5]孙小宁.布莱克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新乡学院学报,2008,(6):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