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晓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究其原因,除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与结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外,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制约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对缓解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构成、评价机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郑晓明提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国际劳工组织(IL0)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2]。重庆三峡学院研究者任江林更进一步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工作能力,它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第三个层次是求职技能。这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就业能力是一种以就业为目的的特定的综合素质集合,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也会随之不断演变。
对照一下就业能力的定义,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然而受长期以来精英教育的影响,不少大学生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就业观念,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就业的主动性。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一般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另外,有许多大学生没有很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未来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有一劳永逸思想者不在少数。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然而很多高校的教学计划几十年不变,与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这样的课程和专业设置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社会适应能力不高。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往往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或者把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录用的重要条件。然而据调查显示[4],大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与他们获得实习机会比较困难有一定的关系。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调查报告显示,能获得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并不多,我国仅有11.7%的学生有实习经历。调查还显示,我国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三资企业,且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而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吸纳75%以上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对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应聘求职是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必经的一道门槛,不少大学生尽管有着一定的专业背景、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运用电脑的能力,但对应具备哪些应聘求职的能力了解甚少,心中无数。更有一些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欠缺,往往在求职面试中败下阵来。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学校和大学生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政府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使其掌握职业搜寻的能力,获得对职业领域的适当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其次,政府要建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规范与完善相关的社会职业培训体系,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最后,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采用财政政策激励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以扩大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方面的可利用资源。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招收到合格的毕业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也应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尽可能对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在企业所从事的工作使他们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知识用到“真实”的工作中,并在“真实”工作中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合理调整专业,增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高等学校要全力争取政府在办学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所能给予的最大自主权,尽可能减少上级行政审批的种种限制,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资源调控机制,努力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及招生的权力,尽力避免市场需求萎缩的专业扩招,不断增强自身灵活性和自主性,逐步缩小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对接的“缝隙”,增加专业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作出调整。
2.搭建宽厚基础知识与扎实专业训练相统一的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课程的学习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切实加大学生语言表达、中外文写作、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的训练力度,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柔性调整课程设置,恰当选择通用知识与专用知识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与组合,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和用人单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适时修订教学方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职业选择和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课程。
3.帮助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
“职业生涯设计”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此尚涉入不深。目前一些高校已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充分挖掘潜力,为学生开设诸如生涯设计、时间管理、人际交往、仪表与礼仪、演讲与口才、求职技巧、跨文化沟通等一系列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从而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套训练技术。它以培养和训练个人的成功素质为目标,通过心理分析、心理训练和行为训练等一整套科学方法,在强化积极心态、规划成功目标、勇于成功实践等方面对受训者进行训练。其室内课程主要包括领导意识、演讲与口才、人际关系与沟通、仪表与礼仪四个部分,室外活动则主要安排拓展训练、户外调查、企业调研等。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十分有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成功就业的关键,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其中,在努力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求职技能的训练,并树立求职的信心与先择业、后就业的就业观念。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91-92.
[2]贾利军,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10):129-134.
[3]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06):47-48.
[4]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7,(06):130-131.
[5]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