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问题刍议

2010-08-15 00:42于永伟
文教资料 2010年32期
关键词:通识大学专业

于永伟 金 鑫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逐步深入,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积极探索和创新过程中,先后启动了学分制、转专业制及厚基础的通识教育等改革,高校“1+3”教育模式即是对通识教育的最新尝试。这种改革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步,“1+3”教育模式给大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不仅加强了大学生的基础教学和养成教育,做到了厚基础宽口径,而且弥补了扩招后高校教学资源的不足,解决了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但这一尝试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一、高校实施“1+3”教育模式内涵与依据

1.“1+3”教育模式的内涵

“1+3”教育模式即是将本科四年的教育分为两个教学阶段。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和院系,集中学习一年的基础课,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五门基础学科。大学二到四年级再分院系和专业进行学习。“1+3”教育模式实现了“高中生”与大学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大学新生迅速进入角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通识教育作为“桥梁”,引导大学新生跨越知识“鸿沟”,走出坚实的“第一步”。

“1+3”教育模式中,通识教育被摆在人才培养的关键位置。这一大胆尝试的目标很明确,即“厚基础宽口径”。主要模式为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一年级本科学生实行集中教学、集中管理。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基础课,所有的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除了专业课和英语等公共课外,更多的是接受综合素质教育。“1”年的教育结束后,开始专业调整与专业教育,即进入“3”年的专业教育阶段,实现“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目标。

2.“1+3”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高校“1+3”教育模式是在高等教育所倡导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高等教育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这种“自由教育”最初是指一种少数自由人才能享有的教育,它不关心实用的目的,注重心灵的陶冶,追求身心和谐发展。“自由教育”的这一理念对西方教育的课程设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状况。工业化的浪潮使社会对专门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所以大批以传授实用知识和技术为目的的专业性学院和大学纷纷建立起来,大学教育逐渐变成了职业训练,自由教育的精神日渐衰退。随着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业教育显然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主流。但是现实不容回避专业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结果是:忽视了专业教育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悖于当代科技发展的总趋势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些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因此,19世纪末美国的一些教育家提出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理念。[1]

迄今为止,人们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哈佛大学的报告给出的定义是: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到的那部分教育,它包括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等基本内容。[2]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也对通识教育作了如下诠释:“所谓通识教育是指提供广泛的、非功利性的、非专业性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它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人格的公民,它与专业教育相对应,与专业教育一起共同属于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3]当今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近年来,对于通识教育的讨论日趋热烈,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创办了人文基地班、乾元国学班及元培计划教育试验,复旦大学在2006年创建了本科学院。高校“1+3”教育模式即是对高校通识教育又一新的尝试。

高校实施“1+3”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有两点:一是克服因专业及学科限制所导致的学生知识构成单一、迁移及创新能力不强等弊病,加强学科的贯通性;二是克服在非科学的专业教育模式下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严重失调、人文精神失落、人格及道德素质水准下降的不足,加强教育的全人性。[4]

二、“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的特点

“1+3”教育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和集中性,但由于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大学生活实际上是分为两个阶段,因此在管理模式上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会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管理分区集中化

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是“以人为本”,这种理念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 “以学生为本”,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从学生需要出发,改变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适应高校发展要求,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通过角色转变,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1+3”教育模式对于一年级和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实施分区集中管理、集中教学,一年级成立专门的一年级工作部,有专门的领导、教师及管理人员,其各项学生管理规定可在高校指导思想的大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二、三、四年级按专业分院系进行集中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均实行专职辅导员制,按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规定每150—200名学生一位专职辅导员进行配置。

2.管理目标阶段化

在管理目标上,“1+3”教育模式中“1”和“3”的两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1”阶段的管理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为人处事的能力;“3”阶段的管理目标,侧重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潜力的发挥及创新能力等的提高。注重社会实践能力及素质拓展,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力求在专业领域内做出一定的成绩。

当然,从严治校、从严管理的思想在采用“1+3”教育模式的高校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就是要以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管理中,“规章制度规范,各项纪律严格,学生奖惩分明”的原则要在“1”和“3”的两个阶段都能充分表现出来。

三、“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的问题

“1+3”教育模式对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的新的模式,在学生教育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学生入学教育和引导问题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1+3”教育模式中,通过成立一年级工作部,可以集中、全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党团活动,有利于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1+3”教育模式毕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尝试与挑战,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憧憬着“象牙塔”的美好,有的学生踌躇满志,对某个专业学习兴趣十足;有的学生很早就绘制了一幅自己大学生活的理想蓝图。然而,进入大学后,对于学校的集中管理方法及授课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解,感受不到大学的总体印象,看不到学兄学姐活动的身影,似乎大学只是“后高中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容易产生偏差,他们或者迷茫不前,或者逃避现实,或者自甘堕落。因此,“1+3”教育模式下学生思想的引导问题不容忽视。

2.大学生校园活动开展问题

一直以来,高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建社团和兴趣小组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这项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扩招以来,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资源及学生经费等方面存在不足,“1+3”教育模式通过分区管理很好地缓解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活动场所不再集中,大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也能有效地调配。但是由于分区管理,大一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学习,这一矛盾在大一学生开展校园活动的问题上最为突出。大一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于一切校园活动都充满好奇与冲动,都是由于没有学兄学姐的指导与支持,很多活动与工作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可能会使很多耐挫力差的学生还没有体会到组织活动的乐趣就自暴自弃。可见,高年级学生对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反,高年级学生也需要大一新生的生活激情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指导大一新生的过程中,高年级学生的组织才能得以体现,自我价值方能得到肯定。这种学生群体的单一性与交流模仿能力的欠缺性是“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最突出的一对矛盾。

3.“1”与“3”工作的衔接问题

如前文所述,“1+3”教育模式在完成了一年的通识教育后会将学生分到各个院系进行三年的专业教育。所以一年级工作部与院系的工作有个交接的过程,从学生管理这一方面来讲,很多问题便应运而生。就学生而言,他们似乎又重新做了一回新生,新的校园环境、新的老师、新的课程学习及院系管理模式摆在了他们面前,在懵懵懂懂中他们去尝试培养专业兴趣,参与院系的学生活动。这对学生来讲,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对院系辅导员来说,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全然不知,更重要的是,部分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后,对大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不再激情满腹,对很多问题及活动有了一个审视的过程,这对院系的学生文化生活建设提出了一个挑战,老师在规范学生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想学生与院系辅导员都能快速地适应自己的角色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四、对高校“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的几点建议

“1+3”教育模式是教育改革的最新尝试,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变革所带来的问题与困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克服改革过程中的困难。

1.有效沟通和融合“1”与“3”

“1+3”教育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整体,分区集中管理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并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但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在认知上不能很好地形成对大学的整体印象,在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历几次转变,从“后高中时代”到调整专业,再到院系管理。要使学生很好地适应各种大的调整和转变,就要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有效沟通和融合“1”与“3”。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学生要加强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的同时,可以开展大学导航计划,让学生了解校史、学术专业、大学理念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熟悉大学,认识各院系专业内涵及各院系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高年级的学习生活。另外,在学生活动的开展方面,也要注意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相互交流、沟通。

2.加强养成教育与心理疏导

“1+3”教育模式的目标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在管理学生方面要实现培养一批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的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大学生的目标。养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受教育者通过长期培养、反复训练,把教育者所施行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变他律为自律,成为自觉的行动,并养成习惯。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看,养成的问题十分突出,高校的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组织观念淡薄,没有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所以进行养成教育迫在眉睫。“1+3”教育模式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应侧重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而过渡到二、三、四年级对于养成教育要加强监督和引导,使养成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基本品质。

另外,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出现由于适应不良、思想观念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心理困扰。所以,在学生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心理疏导,尤其是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同时可利用班会、团内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整体上的疏导和教育,从而使学生能够摆正思想观念,及早适应大学生活并做好学业规划。

3.注重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正确认知的中心环节,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最有力的手段。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走进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不仅锻炼和完善了自身,而且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所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很好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素质拓展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使他们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帮助大学生真正走向成熟。所以积极开展这两项活动对于高校来说是极其有意义的。

“1+3”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应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论是通识教育阶段还是专识教育阶段,都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判断学生的优劣,不能单纯以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来作为衡量好坏的指标,要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相信“1+3”教育模式会实现教育改革上的一次飞跃。

[1]鲍宇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一种哲学的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07.4.

[2]周森林.试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中的一个误区.职业圈,2007.9:61.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7.

[4]张彦通.试论全人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江苏高教,2005.2.

猜你喜欢
通识大学专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