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汉梓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当前,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基本上均设立奖学金机制,表彰和奖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锻炼身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表彰和奖励的形式上看,主要是采取授予“三好学生”称号、其他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的形式,或者颁发奖学金、纪念礼品等物质奖励的形式。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我国实行免费的高等教育。1989年,我国高校开始试行收费,此后收费范围逐步扩大,收费标准也逐步提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政府、学校相应提高了奖学金的奖励额度,增加了相对高额的奖学金。
那么,高校在当前应该如何根据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好奖学金的评比工作,更好地完善奖学金的评比机制,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创建优良学风校风呢?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我认为高校奖学金激励机制的建构问题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拥有一套完善的评比制度。我国先后颁发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的奖学金管理办法。各高校根据上级有关奖学金的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五章第50条、51条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了各具特色的 《奖学金实施办法》。就建立和完善奖学金的评比制度,我认为要注意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
1.奖学金制度的设立必须植根于学校的实际,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立相应的奖学金。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奖学金实施办法》,这是进行奖学金评比的基本制度依据。其实,一个高校如果要制定《奖学金实施办法》等类似的奖学金制度并不难,因为有许多兄弟院校的制度可供借鉴。但是,各个高校在制定或者修改奖学金制度的时候应该根据本校的性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资金来源、生源情况等方面因素,来考虑奖学金的种类、评比条件、获奖比例和奖励形式等。例如,有的高校经常会获得一些热心校友的资助,那么就有条件增加奖学金的奖励额度。有的高校考研风气不浓,那么要引导学生考研的话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对考研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考研。
2.表彰和奖励学生的形式应该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行,既重视精神奖励,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前,我们在给予学生的奖励方面,更多的是强调在精神方面给予奖励,物质上经常更多是给予颁发纪念礼品等形式的奖励,就算有奖学金的话一般也不会多。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上大学的消费和各种费用也大大增加。在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看来,学校表彰的一点物质奖励确实不那么重要,但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几百元的现金奖励却很有现实意义。我认为,在学生的奖励问题上应该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誉观,不支持学生只重视“物质”的奖励。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奖学金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促进学生的进步,也可以让部分学生通过争取奖学金满足交学费等费用。
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实际情况的变化,应该不断地调整、修改评奖评优的制度。事物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变革。高校更应该主动引领社会变革,对自身的机制不断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我觉得,高校对奖学金制度的修改和完善不仅应该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应该符合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奖学金的评比都配套了综合测评的评分体系。我认为,综合测评的评分标准应该体现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体现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们提倡、鼓励学生发展的方面就应该适当给予加分。
4.建立和完善奖学金制度,应该广泛地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奖学金的评比制度是否完善,影响到学校学风的建设情况,也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所以,高校要建立或完善奖学金的制度都应该广泛地征求学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处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是实施奖学金评比、发放的具体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能反映奖学金制度的不足和缺陷。而学生则是奖学金评比的对象,他们能感受到奖学金制度对学生的影响,也能够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奖学金制度的看法。这些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建立和完善奖学金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按照奖学金制度规定的条件、程序进行评比,是发挥奖学金激励作用的关键性环节。这方面工作能否做好关系到高等院校设立奖学金能否达到预定的激励和教育目的。我认为在奖学金的评比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坚持程序、标准,做到奖学金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奖学金的评比机制对高校整个组织的健康运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奖学金的评比工作做得好对于高校推动优良的学风校风建设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相反,如果在评比奖学金的过程中没有坚持评比的程序和标准,出现了符合评比条件、应该评上而没有评上的情况的话,那么在学生群体中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严重的话,有时候出现个别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学生对整个评比机制、整个评比结果公平性的怀疑。所以,在奖学金评比的过程要坚持程序、标准,保证评比的公正、公平。同时应该坚持公示制度,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即是要保证程序合理性。
2.要注意不同专业的差异性,评奖规章制度应粗细结合。每个高校都有奖学金的规章制度。而每个院校都分有不同的二级院系单位,每个二级院系单位则有不同的专业。那么这一套学院的奖学金评比规章制度在执行的过程就要注意到不同专业的差异性。譬如,前面讲到许多高校奖学金的评比都配套了综合测评的评分体系,那在综合测评的评分体系里面就应该体现不同专业的差异性了。像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过级方面的加分情况就应该和中文专业的学生有所不同,因为他们的专业要求本来就不一样。评奖的规章制度应该粗细结合:在学校的层次上可以规定评奖评比的总原则和要求,对于全校都一样的方面可以提出共同的条件和实施标准,对于涉及专业特殊性方面可以由各二级单位根据学院的规章制度和本单位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执行,即是要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
3.评比的过程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奖学金评比活动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机会。在评比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学生沟通学院奖学金规章制度的情况,在开展评比过程中要讲程序、讲原则、讲方法,让学生懂得做这项工作也是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要对个别同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例如,在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的过程中,因为名额限制的问题,有的学生能选上,有的则选不上,有的有条件评上却自动放弃评选资格,也有的条件不够却又想争取评上。这其间就有许多思想工作要做,即是要体现评比的教育性。
奖学金的设立,根本的目的就在于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智力正常的学生,也必须有足够的学习动机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教师可以通过反馈、评价、表扬等外部强化手段来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外来动因,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奖学金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所以,在奖学金评比的结果产生之后,我们应该宣传、树立获奖学生中的典型。我们可以在每年评选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中选出突出的代表,广泛宣传他们在思想品德或者学业上的突出表现,介绍他们平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碰到问题所采用的处理和应对的方法,介绍他们各种积极的思想认识,特别是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处于共同生活学习环境中的同龄人中的榜样也是最容易被接受和模仿的。我们树立的这些典型就是要让他们起到榜样的作用。对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而言是种肯定和鼓励,会因此而产生荣誉感,产生奋斗的动力;对尚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来说就是种鞭策和触动,可以通过自己与先进典型对比找差距,形成学习的压力,并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效率。
在发挥奖学金激励作用、树立典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这是宣传、教育学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计算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相当普及,没有电脑的学生也会通过学校的机房或者校外的网吧等上网。可以说,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样,鉴于网络媒体在大学生中的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该主动运用网络媒体,利用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我们将获奖学生的有关事迹材料通过网络这样流行的工具进行宣传,方便其他学生学习借鉴。
总之,我认为建构高校奖学金的激励机制必须同时重视完善评选制度、规矩执行程序、树立宣传典型等几个环节。也只有这几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促进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