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言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中国传统儒家经典 《大学》开篇首句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道德修养在中国古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同样,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作为祖国建设和民族昌盛一支重要生力军的大学生,其道德修养之重要也更是不言而喻,可以说,大学生之“大”,不是年龄之大,不是学问之大,而是志向之大、胸怀之大、气魄之大、道德之大。“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这种“大”德的形成是靠点点滴滴的“细”德积累成的,是靠水滴石穿、磨杵成针的韧性锻造出来的。为此,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除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其日常行为外,更应当审时度势,整合和利用更多的资源,为其道德品行的自我养成提供更好土壤和养分。
纸质资源,是相对网络媒体及音像资源而言,泛指通过“白纸黑字”的形式而存在的一切资源,如报纸、杂志、书籍、信函、公文等。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在当代中国,由于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想让每所高校都有大师是不现实的,但想让每所高校都建立一座大图书馆却是非常现实的,可以说,图书馆中的藏书量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一所大学的“含金量”。书籍,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纸质资源,是人类文化的宝藏,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修养道德的重要渠道。然而,“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未经指导的大学生面对着汗牛充栋的书籍,常常犹如一个孩童面对着沙滩上美丽的贝壳而不知该捡拾哪个一样而不知所措,那么,教育工作者可在以下两方面为其进行资源优化:
1.“回归经典”工程。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书籍,面对着生命的短暂与飘忽,大学生在阅读方面不应“饥不择食”,而应具备选择的智慧,不应仅仅局限于“跃读”和“悦读”,而应潜下心来“精读”和“读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有把经典作为人生发展和道德提升中的重要“一瓢”,人生底色才不至于苍白或杂乱。因为,经典是对于存在的深层揭示,是在层层剥茧抽丝般的探寻追究之后触及到的内核。它们总是关注那些最具有根本意义和普遍意义的生存状态,构成了生活的最基本的框架,展现了社会与人生中最广阔最朴素的底色。“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为此,应帮助大学生“回归经典”,梳理出能够影响大学生一生走向的若干部哲学、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经典,通过开展“一本书主义”、“对话大师”、“人类智慧寻根”等活动,让他们远离喧嚣与浮躁,沉浸于至真、至善、至美之中,其道德修养便有了根基,道德之树才会更加枝繁叶茂,人生之花才会更加绚烂多姿,人生之果才会更加丰硕无比。
2.“主题性阅读”活动。每个学年,学校在大学生道德修养方面都应确定一个主题,推荐一些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书籍。如,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常常出现高等教育不适应综合症,或失落,或空虚,或迷茫,为此,在这个学期开学之前,学校就应优化图书资源,向学生开列或推荐一些励志的书籍目录;到大四学年,因为就业压力倍增,学生常常焦虑、急躁、抑郁,这时,学校可以单独建立一个“创业书苑”,向其推荐当代社会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创业之道等。同时,还应结合着社会发展形势,适时开展一些主题性阅读活动。如,以“庆祝建国60年”为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读书征文活动,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顺时应势,高校也应积极响应这些主题阅读活动,也只有通过这样包括主体阅读、选择阅读、有序阅读在内的多种引导阅读,众多的纸质资源才会更加优化整合,才会变成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的能源。
据《中华读书报》2008年1月23日所载《2008年中国互联网呈五大走向》,国内权威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人均月访问网站时长达716分钟,(合11.9小时)。以此推算,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3小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36分钟,月平均访问网站总时长达13044亿分钟。网络对今天大学生成长和道德修养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对这些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如果不加以整合和利用的话,其效用则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成为大学生道德成长的陷阱和泥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网络资源的择取,可有以下方法:
1.佳片有约。可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将一些经典电影下载下来,每周固定一个时间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播放。因为,电影,尤其是优秀的电影,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对人类存在意义与价值的拷问与反思,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升华和体现,通过对优秀电影的欣赏,在娱乐与休闲中,大学生会体验到道德的价值与意义。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很多都是大学生道德提升的“饕餮盛宴”。如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影片《阿甘正传》,主人公阿甘虽然天生弱智,却一样取得成功,因为他几乎代表了这个社会所缺少的所有的美德:诚实守信,做事认真,勇敢无畏,同时,从他身上也体现出中国“木讷近于仁”“仁者无敌”的道德原色,为大学生如何做一个“本色英雄”提供了一个范本;又如荣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的影片《钢琴家》,它用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在战争中的无助烘托出和平的可贵,以及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幸福,令所有热爱和平的人感到深深的震撼。国内的如《开天辟地》、《巍巍昆仑》、《太行山上》、《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红河谷》等弘扬主旋律的影片为大学生展示了一副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浴血奋战、可歌可泣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的父亲母亲》、《九香》等影片则反映了人间至情真性,观后让人唏嘘;《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不仅展现中华武术的神奇与飘逸,而且还展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及祖国河山的瑰丽多姿。可以说,一部优秀的电影,就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道德大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可以在寓教于乐中得到提升。
2.精彩栏目集成。电视,是当前人们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富有教育意义的栏目,将它们搜集整理下来进行播放,也不失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讲述了当代中国一些平凡而又不甘平庸的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孜孜以求的故事;“道德观察”栏目反映了世间的冷暖及道德的力量;“赢在中国”栏目为大学生如何创业提供了鲜活的成功元素,等等。这些优秀电视栏目因贴近生活、直面人生,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成功素养的培植、现代人格的构建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在世界中存在意味着人与生活世界的一体性。这种一体性一方面指人生活在与他人的交互关系中,另一方面指人在生活世界中的生活并不仅是一种能力展现过程,而是一个善恶选择的过程。为此,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在一种人际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集散地,有着广泛的人际关系,如果对这些人际资源加以挖掘和整合,用榜样的话语表达与行为轨迹去昭示和引领着大学生的人生航向,这将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塑形过程。如以下两种方法。
1.数风流人物。利用高校的影响和地位,将区域内的一些老革命、老军人、劳模、人大代表、著名企业家、道德楷模等对社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知名人士组成一个“英雄谱”,或有计划地邀请他们来校与大学生面对面,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及人生体悟,或有组织的去他们生活或工作的地方进行深度访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道德魅力也是丰富多彩的,通过与这些知名人物的交流,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会得到修正与提升。
2.校友点将录。学校中已经毕业的校友也是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标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取得的辉煌业绩或对在校大学生的未来走向会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为此,学校应联系本院系毕业的杰出校友,编制成册,或邀请他们返校做报告,或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或通过电子邮件或博客的形式与在校大学生建立长期的通讯联系,这种“传、帮、带”作用无论对校风的形成与维系,还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将会产生良好影响。
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还需要丰富的实践资源,离开了实践的土壤,一切道德都将会缩瘪为苍白的规训和空洞的说教。“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只有具备了“势”,也即只有提供了践履的境遇,道德的高下才能被审视和验证,道德的力量才会生机勃发。生活实践本身是德性教化的过程,也是德性教化展开的场域,为此,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根基应植于实践之中,植于活生生而又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之内,心系天下,走进大众、关注民生、关心民瘼,才会被道德的力量震撼。高校在社会实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三下乡”活动,“走进社区、爱心助残”活动,关注“三农”活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教育调查”活动,“环保与生态调查”活动,等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观察到原生态世界的参差错落,体验到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微、短暂与永恒的价值与分量。其道德修养便会在“化育天下”的参与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富润屋,德润身。道德修养是大学生从长计议、长足发展的“软实力”,佛家认为,青青翠竹,皆是佛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同样,不论是纸质资源、影视资源、人际资源、实践资源,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资源,若想变成能源,变成大学生绵绵不断的生长源,都需要持之以恒的“修”与“养”。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意大利]维柯著.张小勇译.维柯论人文教育[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3]田正平,肖朗.中国古代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周咏梅.儒家道德思想对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02)
[6]关雅梅.论精神动力在道德建设中的能动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