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与苗族超度经对比研究

2010-08-15 00:53赵时俊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超度祖宗指路

赵时俊

(文山学院政史系,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壮族与苗族超度经对比研究

赵时俊

(文山学院政史系,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壮族和苗族经历的不同历史进程,以及两个民族所处不同的内外环境,造成了文山壮族和苗族文化的不同,这些不同也映射在两个民族的超度经中。在文山壮族、苗族超度经中所蕴藏的两种民族丧葬文化,显示了壮族和苗族独特的民族个性,折射了两个民族的不同历史,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是各自民族的精神财富。

壮族;苗族;超度经;文山

壮族与苗族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的主体,他们繁衍生息在这块红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壮族、苗族世代承袭的古老的丧葬文化,更是集聚着壮族、苗族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作为丧葬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超度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学界对于壮族与苗族超度经的对比研究却鲜见。

在党和政府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史背景下,在文山壮族、苗族同胞中经历漫长岁月不断传唱的超度经才得以形成汉字文稿。在何正廷主编的《壮族经诗译注》里翻译整理了由文山县、西畴县和广南县的老“博摩”①们世代传承的古抄本壮族超度经——《摩荷泰》。在《文山苗族民间文学集·诗歌卷》里收录了由文山苗族老人杨永明(已故)唱诵,项保昌、王明富等译注并第二次整理的苗族超度经《文山苗族指路经》。

生长在文山的笔者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文山壮族苗族历史文化,把上述文山壮族与苗族的超度经作了一定程度的对比研究,现把研究体会分述于下,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文山壮族与苗族超度经的相似之处

(一)两个民族的超度经中都把亡魂送到祖宗所在之处,和祖宗团聚

在文山壮族超度经《摩荷泰》的《故肯局》(上轿篇)中有这样一些经文:“上界有九隆桥/下界有彩虹桥/天上兴有星辰/天下兴有生死/……/孩子就哗哗地从/父皇那里走来/从九隆桥的彩门那儿下来/来还什么愿/……/脱下鞋子吧主人请脱下鞋子/脱下鞋子上轿桌/上四方形的小轿/坐四个角的大轿/去和祖先一起吃/去和神仙一同住。”[1](P329)

在文山苗族指路经《进祖宗家门》篇中是这样唱的:“你死了才去啊/悠悠死路/我指点你路走完了/……/你去找祖宗/那些见了你/愁眉苦脸的/才是你祖宗/到了祖宗家/他们见了你/怄着气不高兴/不理睬你/他们见了你/关着门睡大觉/闩着门不起床/这才是你的祖宗/他们不理睬你/你要快步进门/拉着祖先的裙子/拉着祖宗的衣摆/拉着祖先的裙子/紧拽祖宗衣摆/这是找祖先的老规矩/这是会见祖宗的旧习惯。”[2](P327)

以上壮族、苗族超度经文中都反映出一种浓重的祖先崇拜情绪,这与古代少数民族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状况相适应,古代社会在价值形态上是崇古尊老,在文化上是长老文化,在伦理情感上是祖先崇拜。老人和长辈是古代社会生产经验和生活伦理知识的传授者,对他们的尊崇自然形成祖先崇拜。壮族、苗族亡人最终都需要回归到祖宗之处,和祖宗们一起继续生产、生活在那美好的家园里。

(二)亡人的遗体都进棺入土

在壮族《摩荷泰》的《故查掌》(找匠篇)中有如下一些经文:“把木板凿成敞开的牛角样/棺木板就敞开得像牛角一样/占卜用的鸡腿骨不带入棺木/风也吹不进棺材里/这里才是你生活的家/这里才是你住的地方/……/到造给主人的棺材口/到祖先在的地方。”在《摩荷泰》的《故云迪》(择地篇)中有如下经文:“起来吧主人起来/起来吃早饭走路/起来去看吃的地方/起来去看住的地方/……/找到一个又一个山包/找到第十二个山包/这个山包很平坦/前面的山势来的好/它前面的山势又敞开/在这里不用交租税/……/攒钱罐才会上升/养黄牛水牛才会发展/……/儿孙更会兴旺发达。”[1](P275)

在文山苗族指路经的《制造寿木》篇中有如下经文:“保大爷啊/制造你的寿木/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它来之不易啊/你的寿木/既精雕细刻/又严丝合缝/它价值连城/来试试你的寿木/这是祖宗的习惯/从古至今的规矩/你不必害怕/我有剑和弩给你做伴/还有唢呐来陪同/沿着我指点的路/去找你的祖宗。”[2](P292)

以上文山壮族、苗族超度经文中反映出两个民族在族人死后都要把亡人遗体装进棺材里,继而送到山上,最终埋入土里。

(三)在文山壮族、苗族的超度经里都留有民族迁徙的历史痕迹

在文山壮族超度经《摩荷泰》的《故景》(城篇)中有经文:“城有谷昌(松树脚)地方/城在南掌河(象河)边/城在敖缅纽(长蜻蜓幼虫的湖畔)/城在南赛罕(金沙河)/在波莱(花山)的木棉树下/在堺哈(马街)的果子树下/在黑水河边/在绿水海边/在勐道(广南)的大田里/江那街上兴有星星。”[1](P107)

在《故都》(门篇)里有这样的经文:“起来吧主人/起来上九隆桥的山坡/起来去吉金桥的前面/……/他从哪方走来/他尚无归宿/他两头为难/他是勐仰地方的人。”[1](P370)经文中的吉金即博吉金,壮语地名,意为七条金脉的山梁,俗称九龙山,位于文山州广南县者兔乡。勐仰则是指文山州境内的畴阳河流域。在《摩荷泰》的《故洛》(路篇)中,讲述了亡魂过完十二道门后还要走十二段路,十二段路分别是:割开苇草才能通行的路、牛马行走都很困难的路、会伤脚趾且有蠓虫叮咬的路、牛马难爬的石山路、义赛辖区的路、孟人村边的路、彝族乡村的路、汉人地区的路、去上界的路等。

在文山苗族指路经的《打江山》篇里有如下唱诵经文:“遥遥远古/夷人内乱多/夷地矛盾重重/人民不平安。”[2](P280)在《织麻鞋》篇里有这样的经文:“还有一些麻/被彝族汉族找到了/他们拿去纺线织布/缝衣服穿了/剩下这么一小把/拿它来织一双麻鞋/给死人穿上/他好去爬祝融的毛虫山/毛虫山是磨难关/山上毛虫千万个/遍地蠕动像流水/……/这是祖先走过的路/是找祖宗的必由之路。”[2](P296)在《花伞》篇中的经文:“天空突然黑暗了/天地漆黑死寂/凄风苦雨凛冽/人和大地都受冻/绸种落在地上/它长遍了山坡/有些被汉族彝族/拿去煮吃完了/绸种落在坝子里/它长满遍地/有些被汉族彝族/拿去做衣裳穿了/剩下这么一小块碎绸/拿来做死人的花伞/用它遮阳光/走过祝融的太阳山/……/太阳山是个鬼门关/无伞遮阴莫想过/太阳毒热胜火烤。”[2](P297)在《龙虎山》篇里有经文:“保大爷啊/你死了才去/你到了有龙盘的山/走到了有虎踞的山/……/你和红公鸡继续往前走/它领你去找祖宗/这是祖宗的习惯。”[2](P317)

(四)壮族和苗族的公母相同

壮族超度经《摩荷泰》的《本法丁》(分天地)中有如下经文:“母的总是比较重/公的总是轻一些/重的在下面/轻的在上面/过去兴这样/有十二个太阳/一个落下接着一个升起。”[1](P40)在文山州西畴县上果村,至今还一代接一代地沿袭着一个古老的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上果村的百余位女性村民,裸身下河,沐浴净身后,换上盛装,汇集到太阳神树下,在刻有‘太阳神位’石碑祭坛前,祭祀太阳女神”[3](P86)。

在文山苗族指路经的《太阳山》篇中有经文:“你死了才去啊/你走过了毛虫山/还要过太阳山/山上太阳最毒热。”[2](P318)在文山苗族指路经中太阳的发音是“ngoux hnob”直译为“女太阳”;月亮的苗语读作“ndrous hlit”直译为“男月亮”。文山壮族和苗族都认为太阳属于女性。

二、文山壮族与苗族超度经的不同之处

(一)对现世的依恋程度不同

在文山苗族指路经中有《告别宿舍》、《告别火塘》、《告别堂屋》、《告别灶》、《告别中柱》、《告别大门》、《告别子女》和《取衣胞》八篇经文,集中叙述了亡人怎样离开曾经生活过的温馨家园,经文中渲染了苗族在离开人世时对现世的浓重的依恋不舍的情结。在壮族超度经中却没有这么突出的对现世的依恋,而是认为人死了,亡魂就该及时起来上路了,并会告诫亡灵什么都不要再寻找,除非是磨刀石会生根,硾杵会长叶子,安心地到祖宗在的地方去重建家园。上路过程中强调的是对亡人身前善恶的考证,善人的灵魂可以平安通过“鬼门关”,顺利到达祖宗们在的地方。

(二)祖先所在之地不同

苗族的亡魂被指引往太阳升起的东方。文山苗族学者项保昌和王万荣通过考证苗族的历史文化,认为苗族的起源地是今中国山东省一带。西南部的苗族人死后,亡魂都被指引往东方去和祖宗们相聚,甚至迁徙到老挝、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的苗裔死后也被指引回到中国东方,经过“绿色河(今红河州地界)”,翻过“冷死山”,到达“开化”(今文山),再往东方去找祖宗。过去的苗族人死后都兴横埋,后受汉文化的影响改为竖埋,但据项保昌先生讲,在今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新保寨的苗族项氏家族还是坚持古老的习俗,把亡人的头朝向东方横埋。在文山地区的部分苗族村寨,人死后放入棺材之前,遗体按古老习俗,要先放在竹担架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被苗族人称为“上马”,“上马”的目的是亡魂骑上马回到祖宗在的地方去。这些习俗,透露出苗族人是从东方迁徙过来的,死后也想回到东方祖宗所在之处,反映了民族迁徙的历史记忆。

而在壮族超度经中,对灵魂最终归宿“祖宗故地”的描述,没有确切的方向、位置描写。“祖宗故地”这一老家,既非地理性,也非实在性,只是反映了壮族人观念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三)超度过程中所使用的法器不同

文山壮族超度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法器有神剑、小铜锣、铜铃、小木鱼、甲巴克(“博摩”用牛肋骨加工成的一种卜器)和鸡骨卦。关于鸡骨卦,在壮族《摩荷泰》超度经的《故发介》(鸡卜篇)记载了进行鸡卜的过程。这些法器中,既有壮族人沿用了很久的法器,也有借用其他民族的法器。

苗族丧葬中一直伴随超度进程始终的是苗族古已用之的法器:大鼓、芦笙和竹卦。在文山苗族古歌里有关于大鼓和芦笙在超度亡灵中的作用的唱词:“芦笙有啥用?大鼓有啥用?芦笙能传话,大鼓能传声。芦笙呜呜响,吹出怀亲调;大鼓咚咚敲,奏出念经声。芦笙传了话,大鼓传了声。亲戚朋友,才好悼亲人。”

苗族的竹卦与壮族的鸡骨卜有所不同,在文山苗族指路经的《制造竹卦》篇专门讲述了苗族竹卦。经文如下:“竹种纷纷扬扬落在山垭口上/长出一丛来/是一丛金竹/有一棵金竹/被彝族汉族找到了/砍去编簸箕和晒席卖/他们把钱用完了/……/剩下这么一棵/拿它来制造竹卦/竹墩不要/竹梢不用/只要居中的一节/破成两半做竹卦/……/用竹卦来做媒介/给死人传递信息/交流语言和愿望/双仰双卧是废卦/一仰一卧是吉利/信息自此及彼/阴阳已分开。”[2](P292)经文记载了苗族竹卦的来源、制作和使用方法。在整个指路经的大部分篇章中都注明要一次次地进行竹卦占卜,以此来沟通人鬼,顺利完成指路过程。

壮族《摩荷泰》超度经的《故发介》(鸡卜篇)就是“博摩”在进行杀鸡问卜活动时念的经。经文讲了进行鸡卜宗教仪式的过程,即一边念经一边抓鸡,用清水给鸡洗脸洗脚,之后将鸡甩打至死,取出其腿上的胯骨,看骨上的小孔显示出什么卦象,若是显示出吉卦,目的已经达到,否则又要重新抓一只鸡来,再次杀鸡问卜,直到获得吉祥的卦象为止。摘取部分经文如下:“逮鸡吧父亲来逮鸡/逮鸡吧母亲来逮鸡/……/在野外的儿媳死在野外/妻子在家死了/在院里爬的小孩死了/……/再问你了鸡/往上去问老摩公/往前去问小摩公/问四方四柱/咕噜地吹鸡卦就灵/咕噜地咒鸡就灵/……/我杀你血溅全身/让它显出蟒笼,蟒王的卦象来。”[1](P187)

三、文山壮族与苗族超度经不同的原因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物质载体的超度经不可避免会折射出本民族的历史记忆,而正是文山苗族和壮族不同的民族历史,从根本上促成了两种不同的丧葬文化。

几千年的时间里,由于经常遭受外族的侵扰,连续的战祸,苗族人民被迫进行长时间、远距离的迁徙。所到之处,都是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地方。他们与外敌、自然抗争,在艰难的环境里,不断繁衍生息,形成了苗族人民内部的团结互助,客观上也形成了苗族人民封闭的现实。“由于历代统治者对苗族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苗族不断向西南腹地深入,并最终选择高山僻岭作为生息之地,因而形成了当今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有人曾对今文山州各族的居住环境做过这样的描述:‘汉族占街头,壮族占水头,苗族占山头,瑶族占箐头。’文山苗族人口有40多万,分布于八个县,虽与其他民族大杂居,但大部分处于边远的山区和高寒山区。这些高山峻岭在历史上无疑是统治阶级鞭长莫及的地方,只有选择这些地方才能避难生存。长期的自然环境封闭,使苗族社会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加之居住环境不论村落大小,均为聚族而居,经济交往和信息沟通均限于族内进行,外界文化较少渗透,这在强化苗族内部团结和睦的同时,也形成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闭。”[4]正是苗族历史上所处的内外环境造就了苗族同胞的封闭心理,这种心理和曲折的民族历史映射到了世代传承的文山苗族指路经中。

而作为与汉族杂处的百越族群后裔——壮族,其先民长期繁衍生息在华南——珠江流域,这一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春季多雨,有利于动植物的滋生繁殖以及生物多样化格局的形成,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与其他民族的频繁交往,在这样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壮民族开放的民族文化心态。“壮族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民族,壮族人民的思维模式,没有敌人的概念,壮族里没有‘敌人’这个名词。外族的侵略和掠夺,在壮族古籍里记录为‘贼’。壮族不轻易树敌,认为所有的动植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扰。”[3](P95)

四、结 语

文山壮族和苗族很早就生息在这块红土地上,两个民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但是文山苗族和壮族所经历的不同历史进程,以及两个民族所处的不同的内外环境,造成了文山苗族和壮族文化的不同,这些不同也映射在两个民族的超度经中。在壮族、苗族超度经中所蕴藏的两种民族丧葬文化,显示了壮族和苗族独特的民族个性,折射了两个民族的不同历史,各具特色、多姿多彩,不存在孰优孰劣,都是各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 释:

① “博摩”是指壮族原生宗教中的男性祭司,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1] 何正廷.壮族经诗译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 杨凤华.文山苗族民间文学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3] 王明富.那文化探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4] 陶兴波,熊元荣.浅论苗族心理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OL].文山苗族网,http://www.3-hmong.com/mx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873.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eleasing Souls from Suffering in Wenshan between Zhuang and Miao Nationalities

ZHAO Shi-ju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History,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Yunnan 663000,China)

In Wenshan,Zhuang and Miao nationalities release sou ls from suffering by two kinds of hidden peop le in the funeral culture,showing Miao and Zhuang nationalities'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reflecting the two peoples' different history and different features,which show that there exists either better or worse cultures between the two nationalities.They are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of ethnic compatriots.

Zhuang nationality;Miao nationality;Wenshan;releasing sou ls from suffering

K892.318

A

1674-9200(2010)02-0017-04

2009-12-09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云南壮族麽文化研究”(06Z03G)

赵时俊(1974-),男,云南文山人,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杨永福)

猜你喜欢
超度祖宗指路
悲悯
提灯指路的人
被一只鸟喊祖宗
墙壁
根雕
指路真开心
“四有”指路 “干”字当头
南海,我的祖宗海
奶奶的宝贝鸡
Tell the Way(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