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樱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江苏无锡214028)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沈晓樱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江苏无锡214028)
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之一。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尽快建立一支专职化的辅导员队伍,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辅导员专职化存在问题对策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我们通常提到的16号文件,文件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要求“院(系)的每个年级都要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因此,建设一支专职化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谓专职化,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把辅导员培养成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并不断向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方向发展。就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个高校及时采取对策,真正形成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强。
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直接面对广大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解决他们在思想上遇到的各种困惑,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健康成长。这一工作性质就要求辅导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几年,随着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开始逐渐引进大批的研究生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尤其是在重点院校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但在相当多的一般院校还存在着学历层次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素养不够等问题。其次是辅导员的知识结构还不够专业和全面。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有效地运用。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从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学等专业出身的辅导员也很少,使得知识素养的不足大大影响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职责定位不明确,事务性工作繁重。
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学生日常管理。前者是其主要方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核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而加强,反而有弱化的倾向。一方面,许多学生政工干部和辅导员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职责定位不明确,常常与一般的行政工作人员相混淆,不能与思想政治教师的身份相匹配。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大,辅导员所要进行日常管理的工作也相应增多,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性的工作,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是辅导员在处理,学校机关的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甚至后勤部门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同时,辅导员在人事上划归各个院系直接管理,承担众多的基于院系教学管理的行政事务。凡与学生有关的千头万绪的工作最后都落到了辅导员的身上,使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真正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不到位,而且辅导员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也难以提高,面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3.队伍不稳定,专职化基础薄弱。
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都很重视,但尚未构建出有效的辅导员专职化机制,而同时辅导员工作具有地位低、待遇低、压力大、后顾之忧多等弱势,使得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流动性、低稳定性的特点。辅导员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心甘情愿做辅导员工作的也就少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时就会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辅导员的晋升、发展问题也是影响队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辅导员的最高级别是科级,特别优秀的可升为院系党总支副书记,但副书记职位很少且好多年也不一定有一个空缺,有空缺也不一定会落到辅导员的头上。辅导员在进行职称评定时,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教学课时,而如果不能保证辅导员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研究和教学准备,况且辅导员主要是在课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课时进行计算也不尽合理。在此种情况下,许多辅导员都不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
1.对辅导员队伍进行明确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明确定位是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认为,辅导员的准确定位应是高校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重点是教育者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及一些服务工作,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是教师,但与一般的专业教师不同,辅导员主要是在课外进行教育工作,且负有一定的管理职能;虽说是管理者,但又不是一般的行政人员,不从事纯粹的事务性工作。为此,必须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辅导员与班主任、院系办公室、行政、党务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不能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找学生辅导员,要使辅导员能够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的职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我们要把辅导员工作当做一种专门的职业来看待,要求有一批辅导员在一定的期限内稳定地从事辅导员工作,实现辅导员队伍流动的良性循环。新辅导员在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状态,而那些从事过多年工作的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程序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进行更全面和更科学的教育和指导。要充分发挥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辅导员的“帮、传、带”作用,使大量新辅导员更快、更有效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要重视对辅导员的选拔,建立辅导员公开竞聘上岗制度,在辅导员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坚持中共党员优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优先的原则,坚持全方位、多渠道择优选拔,把那些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增强队伍的战斗力。最后,要加大培养力度,促使辅导员不断扩充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学校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适时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选派优秀辅导员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造条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千方百计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吸引力。
辅导员要走专职化的发展道路正逐渐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与此同时,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增强社会和就业者对这一职业的认同和接受,这就要求不断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首先,要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使其实际收入与其实际付出相适应,16号文件提到:“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其次,学校要把辅导员明确纳入到教师编制,在职称评定、职务竞聘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切实解决好他们的职务聘任问题,使他们安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在辅导员的晋升问题上,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要允许一部分优秀的辅导员进修、考研、转任教学工作等,使他们能有相对自己来说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