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静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渭南 714000)
论回族人士对县域发展的贡献
——以宁夏海原县为个案研究
曹 静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渭南 714000)
海原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回族人口占 70%多。回族人士在海原县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为捐资办学、开启民智,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海原,唤醒民众反抗压迫、争取解放,以农为本、发展海原经济等做出了卓越贡献。
回族;海原县;发展;贡献
海原县地处六盘山西北麓,东连同心、固原,南接西吉、甘肃会宁,西邻甘肃靖远,北靠中卫。海原唐虞夏商周时为雍州,秦属北地郡,汉、晋属安定郡。魏属原州。隋属平凉郡。唐复属原州。宋为西夏人所据,更名东牟会。元名海喇都,属西安州。明初赐楚王为牧地。清乾隆十二年改为海城,十四年设盐茶厅,同治十三年 (公元 1874年)改为海城县,属固原州。1941年改为海原县,属陇东行署。1949年 8月 11日海原解放,至 1950年 5月属甘肃定西专区,1950年 5月后划隶平凉专区。1953年成立西海固回族自治区,直属甘肃省,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划归固原地区行政公署。[1]1-2全县现辖 4镇 14乡,境内共有回、汉、东乡、满、蒙 5个民族,2005年底全县共有 386776人,其中回族占 70.4%,汉族占 28.8%。
回族先民自元代就落居海原县,明朝初又有许多回族安居海原,至明代中后期,海原形成了不少的回族村落。清代初期社会安定,又有大批外籍回族迁入海原,到乾隆年间,形成了“回七汉三”的民族人口结构。清末,回族起义失败后,陕西、山西、山东、云南等外籍回族大规模迁入海原县境;光绪年间又有部分回族、东乡族迁入县境。民国时期,马鸿逵统治宁夏,大量派款抓兵,“三丁抽一”、“五丁抽三”,宁夏同心、中卫等地部分回族群众不堪其苦,纷纷到时属甘肃省管辖的海原县投亲靠友,并定居于海原。1956—1969年,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回族青年响应支援宁夏号召,来到海原,大多在此定居。[1]995-996遂使海原县成为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回族人士在海原县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专题探讨这方面的文章尚不多见,为此,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海原县虽属全国贫困县,但民风淳厚,人性强悍,百姓吃苦耐劳,敢闯敢拼,他们用血泪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纵观海原县的发展,回族人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贡献表现在诸多方面,以下我们仅从四个方面简要阐述,期望能引起研究者对海原回族的关注。
清代,由于统治阶级对穆斯林和伊斯兰教采取歧视、分化乃至残酷镇压的反动政策。乾隆四十九年 (公元 1784年),海原小山回民阿訇田五发动起义,很快有固原、隆德、静宁、靖远等厅、州、县的回民加入起义大军,汇集成声势浩大的石峰堡起义。田五等人领导的这次起义在清军围剿下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斗争给清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并鼓舞着回汉人民向反动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2]同治年间,陕西渭南回民起义波及海原地区。同年农历八月,盐茶厅 (今海原县)同知带兵勒索乡里,激起平原所总兵马兆元首先响应率起义军经王家团庄和秦家湾,聚众千余,并攻占了盐茶厅城。在这次起义中,许多阿訇和宗教上层人士参加并亲自率领起义队伍,激发了回汉人民的斗志,为以后抗争胜利准备了条件。1939年 1月至 1941年 6月,海原县连年灾害,农业歉收,国民党却横征暴敛,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海原回族群众不堪忍受其苦,接连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农民 (包括一些汉族)最多时达两万余人,他们以大刀、长矛、斧头等为武器,与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进行了英勇搏斗,取得了全歼 42军黄飞初团,击溃 191师两个团,俘获百余人,击毙 900余人的巨大战功。三次回族起义虽然在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围剿和政治诱骗下归于失败,但它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激发了回族群众的革命觉醒。特别是第三次起义失败后,有两百多人经过三天三夜激战,突破重围,奔赴陕甘宁边区,起义首领马思义和马智宽受到毛主席和边区人民政府的一些领导人接见。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这支队伍组建成西北回族人民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回民抗日骑兵团,为以后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原回族为保卫西北抗日后方,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开展了一系列的救亡活动。首先,他们积极组织建立各类抗日团体。1937年12月,海原县回民青年在取得国民党政府合法地位后,组织成立了“海原县回教抗战团”。1938年2月,国民党海原政府组织成立“海原县抗战后援会”,3月成立“海原县抗战工作团”。1940年海原县以士绅及青年为骨干组成了“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甘肃分会海原县支会”。其次,海原回族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大力宣传抗日英雄事迹,揭露日寇滔天罪行,激发民众抗日救亡的热情;组织动员回民支援前线参军参战,1944年抗日战争处于紧要关头,9月,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号召知识青年从军工作。号令一出,举国响应。海原县虽地处西北,但有 18位知识青年投笔从戎,参加青年远征军,18位青年中有 5位是回族青年。他们满腔的爱国热情,激励着海原回汉青年;救济受难同胞,组织回民展开生产自救,1937-1940年,各联合会组织、动员民众进行大规模的开荒和生产活动,有力保障了抗日军政人员的给养供给;积极捐资,支援前线抗日,仅 1941年一年,支会就筹集抗战经费 (银圆)27100元。[3]41-43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超越民族本位的精神,成分体现了回族人士强烈的爱国之心。海原回族社团组织在唤醒民众,提高民族素质,融洽回汉关系,救济受难同胞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其功绩不可磨灭。
另外,解放海原的战争中,回族儿女纷纷参战,献言献策,为解放军进驻海原做了大量内应工作。1999年出版的《海原县志》中共收录了 26位革命烈士,其中除两位英烈民族不详外,有 15位是回族人士。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头颅换取了革命的胜利,表现了回族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之心。回族先烈用鲜血换来我们今日的自由与幸福,后人不应忘记。
海原县回族自元代定居后,因回族政治地位较高,他们中一部分人获得了一些土地所有权,有些回回军士因军屯转为民屯,他们多以农作为主,同土地紧密联系。明朝时以沐英为代表的回族藩府势力逐渐壮大,一方面使回族人具有更高的政治生存权,另一方面,沐府为加强自己在藩府的经济实力,招募了大量回回民族,组建屯牧戍防兼顾的村落。许多回族人士携带家室,定居于这些村落,他们边戍防,边开垦耕作,为海原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朝废藩王牧地归卫所,设盐茶厅后,大量招民垦种,许多回族人士纷纷被招垦荒种田,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民国时甘肃省政府实行“改屯为民”措施,将所有屯田作价卖给私人经营,许多回族人士获得了土地,并积极探索新的耕作模式。在以后的农业生产中涌现出了许多回族先进典型。如城关镇的田成明是全县互助生产的榜样;哈永贵生产组是当时全县初级社的一面旗帜;关桥区的马湾社、徐套乡的小湾社等创造了高产的记录。这些回族生产能手用自己的行动鼓舞了全县人民,激励海原回汉儿女同自然进行不懈的斗争,使海原县农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回族除了开发农业外,部分成员也开始搞畜牧业。海原“惟地宜牧畜,回民颇讲习之。”[4]106回族对选择草场、水源和牲畜疫病防治等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饲养的牲畜膘肥体壮、毛色极好。明代,海原县李旺、高崖、兴隆一带为开城苑养马牧地。至今海原县还流传着许多与畜牧业有关的地名,如马厂、马营、马圈、驼厂、牛团和马万山等。据《海原县要览》载,1937年,占县民十之七八的回民养羊20.3万只,人均 4只多。牛驴 1.4万余头[5]191回族善于经营畜牧,因而皮革、毛绒、肉食业相当发达,“羊皮之佳者,不让宁夏滩皮”。于是,一部分人成为专业的“皮革匠”、“毛毛匠”,海原县城、高崖、李旺等地都有小型皮毛作坊,而且生意兴隆,皮革、毛绒等远销省外,极大地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善于经商是回族的一大优势,商业在回族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回族人民的特长。清《盐茶厅志备遗》(今海原县)说:“回民勇于趋利,贸易十居八九”,“唯回民兼善治生,故殷实者多”[6]107海原境内羊毛为一大宗,回族人士大多从事羊毛、羊皮等贸易。据《畜牧兽医月刊》(民国二十九年)记载:“海原为一重要畜牧区域,尤以养羊事业最为适宜,生产皮毛为数甚钜。靖远、定西、豫旺等县之皮毛,亦皆汇聚于此,统计全年皮毛之总值,约在三百万元左右。”“民国二十一至三十七年海原均输出绵羊皮 50000余张,二毛皮 20000-25000张。”[1]417回族人士从事的商业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海原的经济,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除了发展商业外,回族人士经营的餐饮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民国二十八年后,海原县先后开设 7家饭馆。其中城关 3家,高崖、李俊各 2家,从业者多系回族。1985年海原县李旺乡人马登元,在固原三营首创生汆面,因其物美价廉而享誉西北五省区。此外,回族人士还积极参与旅店、理发、照相、修理等行业,为海原第三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海原的回族就是这样同土地相结合开发农业,发展畜牧业、加工业和餐饮业,在商业的带动下,农业经济有了发展,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经济结构,促进了海原经济的发展。
海原县“自汉唐以来,千百余年,未有学校之设”,“殷实之家,亦有延师教子者。但止揣摩制艺,余书不列案头也。”[6]107清代同治末年,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陕甘提督左宗棠把近万名回族人民安插南部山区后,于同治十三年 (公元 1874年)创办了一座专为回民子弟读书学习的书院,左宗棠亲笔提名为“归儒书院”。“归儒”之意就是以孔子的封建礼教、传统的伦常关系教育儿童。同时兴办义学 12所,发给书籍、笔墨和伙食,鼓励儿童入学。[7]同治十三年,盐茶同知改为知县,名海城县,并添设训导一员,分配海城县学额八名。另外,打拉池县丞应试童生归海城县学管,不再设乡学。光绪年间,海原“方舆几近千里,弦诵之声寂无所闻”,[6]107虽设有儒学训导,但海城县包括打拉池县丞在内才有八名学额,这种办学方式不可能改变海城教育落后的状况。
海原县最早的民族学校是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 1908年)设在县城南街开设的汉回初等小学堂。1924年在县城北创建了纯为回民开办的学校——城北回民小学。1936年在县城东创建城东回民小学。同年,海原城北大寺、李旺大寺、九彩拱北等先后出现汉阿两通学校。而这些学校远远不能满足回族群众渴望接受教育的愿望。回族上层人士深感贫穷、落后给回族同胞造成的痛苦,于是,回族上层人士纷纷捐资兴办学校。1937年由回族群众捐资创办的一所回族经堂式学校——九彩伊学尕德忍耶教主杨枝荣任校董并讲授阿文,聘请固原、平凉等地教员讲授汉文。1947年李俊乡回族参议员马三魁鉴于该乡、堡设有保国民学校两处,学生寥寥,尚未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为救济全乡失学儿童起见,主动筹建中心国民小学一所,并将其所置田地纵横 200亩捐作学校校址。其后,回族有识之士纷纷慷慨解囊,为改善办学设施进行不懈地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特别重视民族教育事业。1950年成立了甘肃省回族教育促进会海原分会。在政府大力支持及回族上层人士奔波和努力下,1952年海原县专设回族学校 16所,在校学生超过 900人,1953年发展到 28所 (18所回族专设学校,10所兼收少量汉族学生),至1988年,海原中小学在校回族学生有 3190名。[1]864极大改善了海原地区回族教育状况,使海原县回族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回族开明人士不断努力下,回族经堂教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堂教育主要向学员传授宗教知识,培养宗教接班人。由于经堂教育形式封闭性较强,大多数学员只学习宗教知识,大多不认识汉字,经学长期停留于口耳相传;受到方言俚语等因素的干扰,使经学的传播异常困难。为此,许多宗教开明人士纷纷倡导开办经、汉两通教育。1936—1938年海原城北大寺、李旺大寺、九彩拱北等地先后出现了汉阿两通学校,学员上午念经,下午识字,除学习宗教知识外,还学习国语、算术、科普等知识。经堂教育模式的革新,充分表现了回回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远见的卓识,奠定了经学传播的条件,普及了科学知识,提高了民族文化素质。
此外,在文化生活方面,回族人民喜欢唱高亢、婉转、动听的民间高腔山歌——花儿。“花儿”是一种高腔山歌,其旋律高亢豪放,悠扬婉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广泛传唱于回族群众之间。“花儿”以独特的魅力,倾倒回族群众,众口传唱,经久不绝。“花儿”是海原回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欢乐与痛苦的结晶,是他们感情的自然流露。海原县被誉为“花儿的故乡”,许多回族歌手因演唱“花儿”而红遍大江南北。“花儿”世代相传,文化积淀深厚,开发西部,认识西部,了解研究西部文学,“花儿”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文化的断层。“花儿”不仅为研究民俗、方言、历史、宗教等学科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且为宣传海原,传播海原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海原县各民族间团结友爱,互助互济,史料中记载着许多回族与其他民族携手共建和谐家园的事迹。下面略举几例,以见其一斑。1930年,河州土匪头子穆夫提率众破了海原县城,四处追杀汉民县长及县衙官员,在这危难时刻,县城回民邓妈妈和田百万挺身而出,急中生智,巧妙地解救了汉族县长和几名民团人员。[3]135-1361936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后继续向陕北进军,遭到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队围追堵截。四川籍红军朱有泗在海原县西安镇鸡窝山战斗中被炸成重伤,受伤后的他不能跟随大部队一同前进,只好流落在当地。当地回族田百云遇见后,明知朱有泗是红军战士,也知道他是汉族,却毫不犹豫地收留了他,并改名为田成明,留在自家养伤。其后,田百云多次都以田成明是自己的独生儿子为由,使他躲过了国民党部队的搜查。后来,田百云还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田成明。[3]63-64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独一师骑兵团在海原县王团演出时,一名解放军战士误杀了观看演出的回族少年,军法如山,这位解放军战士被判死刑。当地的阿訇和一些头面人物纷纷出面替这位战士说情,在说情无果的情况下,回族群众奋力劫法场,从法场上救出了那位解放军战士[3]69-70等等。这些感人的事迹折射出回族人民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品质。在血雨腥风而的日子里,他们深明大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甚至不顾个人安危,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民族团结的音符,以自己的行动促进了民族和睦,为构建和谐海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回族人士进一步以自己的行动积极营造民族团结的新型局面。如公社化初期,汉民队修建渠道,缺少劳动力,回民队主动支援 4000多个劳动日。另外,在西安镇、李俊乡、李旺镇等地出现了回汉民族同劳动、同收获,田间地头谈笑风生的场面。[1]10071978年以来,在回族人士的不懈努力下,海原县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民族团结新局面。回汉男女通婚现象时有发生。每逢节日喜庆,回汉民族之间,携礼相贺。更为可喜的是,汉族儿童一旦多疾多病,父母主动给孩子拜回民干爹干妈,以此求得孩子平安、健康,回族人士欣然应允,回汉亲似兄弟。1990年,海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受到国务院表彰。如今,回汉民族间彼此尊重、互助互济、并肩进步的和谐海原已经形成,回族人士为构建和谐海原贡献良多。
综上所述,回族人士为海原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尽管海原县的发展较发达地区显得略为缓慢,但其进步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发展,不仅对海原县,而且对宁夏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原县的发展,回族人士功不可没。
[1]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海原县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2]佘贵孝.宁夏固原地区的回族 [J].宁夏社会科学,1994,(3):64-70.
[3]政协海原县文史资料委员会.海原文史资料:第一辑[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4]杨金庚.刘华点校.光绪海城县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5]刘华.明清民国海原史料汇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6]朱亨衍.乾隆盐茶厅志[M].刘华点校.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7]李建国.试论回族上层人士在发展甘宁青地区回族近代教育中的贡献 [J].青海社会科学,2007,(3):166-170.
[责任编辑 王炳社]
On Hui Nationality’s Contribution to County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Haiyuan County in HuiNationalityAutonomous Region
CAO Jing
(Library,Weinan Teachers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Haiyuan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Ningxia HuiNationalityAutonomousRegion,including 70%Hui nationality.Hui nation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iyuan County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Based on agriculture,they have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Haiyuan economy,including having contributed money for education in public enlightenment,promoted national unity and built a har monious Haiyuan and awakened the public to resist oppression and liberation.
Hui nationality;Haiyuan county;development;contribution
K28
A
1009—5128(2010)03—0092—04
2009—12—31
曹静 (1979—),女,宁夏海原人,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