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材深度拓展 创造性地因材施教

2010-08-15 00:51:36张启珍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地因材施教素质

张启珍

(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720)

加强教材深度拓展 创造性地因材施教

张启珍

(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720)

加强语文教材深度拓展,创造性地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学生高尚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社会公德和责任心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

语文教材;因材施教;教学改革

在开展全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和重视关键能力培养的今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知识与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努力探索和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一毕业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直接为社会服务,这在客观上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

为挖掘语文课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语文应用写作中体现人文精神,应进行教学改革。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教育界存在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即没有探讨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深刻化等问题,几乎一律在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而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着重寻找一种让学生产生听课兴趣,进而学有所得的方法。于是,有的教师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甚至有人说:“教学就是戏剧表演。”笔者不反对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这是因为适度引入游戏元素,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但是“教学就是戏剧表演”的教学指导思想,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及认知原理。认知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艰苦钻研的过程,需要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敢于排除万难的精神。一切教学方法,若不能培养这种精神,将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材的选择也不能一味追求好读、易读。教育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塑造其人格和增强其能力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人类的科技、文化财富大多凝聚在文本之中,没有一大批具有研读能力的后辈,文化财富将流失,新文化的创造就失去了应有的高起点,从本质上说,这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倒退。我们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而忽略了独立精神、坚强意志的培养,让学生患了一种疾病:精神上的“消化不良症”。同时,现在的中职生大部分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够好,缺乏刻苦精神。因此,为培养中职生的坚强意志和职业能力,就不应该将语文课堂教学等同于戏剧表演。

笔者按照国家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规定,重点围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密切关注就业形势,整合行业动态、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学生个性特征及其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等各方面信息,深度拓展教材,力求构建既符合行业政策、又有教师个性特点的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

在对教材进行深度拓展的同时,笔者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工作经验的传授,引导学生朝着职业化、规范化的道路前进。

第二,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注重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过渡、由基础到专业的转化,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

第三,遵循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特殊规律,由浅入深、以实际训练带动理论学习,采用案例教学(主要用于应用写作和人际沟通),力求使学生训练有素。

第四,教材内容力求涵盖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与人际冲突处理6个综合素质方面的指标,力求使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符合今后的工作要求。在教学中,凡涉及上述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关的内容,适当补充一些与现代化、公民素质相关的资料,给予学生更科学的引导。

培根曾说:“革新是为了适应现实的变化,而不是为了迎合标新立异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教师实事求是、科学、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理念非常重要。例如,讲到朱自清的“逃避现实”而不可得,就联系今天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生存的自由感、幸福感及个人的终身学习问题,指明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种教学思路不仅可加深学生爱国情感,更能引导学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对专业、对社会的思考深入后,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都会得到大幅提高。

另外,教师不应生硬地讲道理,而应创造性地因材施教。有的教学内容虽然很浅显,但是如果学生不能真正搞通、搞懂,就会影响其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如,应用文教学中,对“公文为什么要用统一的格式来处理?”这一问题,用“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来回答,则不能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公文时,不能规范使用公文格式,从而违反公文的处理要求。结合往届毕业生情况,笔者采取以下方法讲解:先将全班分为8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搜集关于本小组成员5项及以上的信息,成员信息类别要相同,而且相同时间内信息量越大越好。但是每个人的信息书写排序不能相同,比如第一名学生的排序是“姓名、出生年月、身高、籍贯、爱好”,第二名学生就要按“出生年月、籍贯、姓名、爱好、身高”来排序。笔者还要求小组长快速将全组成员情况统计出来。在拿到统计表后,笔者讲明分小组搜集、整理信息的目的,在了解全班学生不同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告诉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规范使用公文格式的重要性。学生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表示一定会按照相关规定处理文件,包括要使用规范的公文格式。

可见,创造性地因材施教能够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些简单又容易被忽略的道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规划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其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G421

B

1671-1246(2010)09-0061-02

猜你喜欢
创造性地因材施教素质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创造性地开展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的艺术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Children and media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