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0-08-15 00:51王海燕叶兆伟杨俊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药理学西药

王海燕,叶兆伟,李 洵,杨俊杰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信阳 464000)

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王海燕,叶兆伟,李 洵,杨俊杰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信阳 464000)

简述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使中药药理学教学更好地满足时代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正常机体、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1]。其特点是既遵循中医药理论,又结合现代医药知识,并用现代医药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因此,中药药理学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桥梁。本文就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1 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机会少,理论讲授多

课堂上,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在教室被动接受知识,而很少有机会接触有关中药药品生产、流通的实际环节。

中药成分的多样性与药理作用的多效性增加了学习难度。中药成分复杂,导致其药理作用表现出多效性。每一味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而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内容通常是对其中某一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阐述,往往有单一成分的作用与单味药作用相冲突的现象,因此中药功效和中药药理作用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例如,中药附子含有多种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和四丙酰关附醇胺等),药理作用除了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外,还能抗炎、镇痛、提高应激能力等,尽管可以用来抗心律失常,但对心脏毒性较大,如果使用剂量控制不当,反而会引起心律失常。此外,中药药理作用无明显量效关系,无明确规律可循。每一味中药的药理作用非常繁杂,学生很难记忆。

中药药理学既是连结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纽带,也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因此,其内容涉及多门学科知识,与中医理论课程(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及现代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物学等)均有交叉,而中药学专业尚未开设中医内科学、病理生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且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课程学时较少,在教材中只简单提及某些中药的生化或分子生物学机理,对于中药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2]。

1.2 研究方法特殊,难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中药已有数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而中药药理学的大部分内容是基于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因此其教学内容是从临床到实验研究,其目的是用现代医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中药的国际化发展奠定科学基础。这与通常的药物研究思路(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相反,因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特色,即强调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中药药理学研究以中医“证”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因此学习难度较大,学生觉得难以理解。

中药药理学属于实验性科学,其理论内容均来自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研究。但现有的传统中药药理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即实验前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内容,实验时学生不用思考和创新,只要按照实验指导照方抓药,比较所得实验结果是否与实验指导一致即可。虽然验证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其内容单调、陈旧,方法简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愿意深入思考和探索,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实验后也没有多大收获,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实验报告而抄袭或拼凑数据。这种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新药研制周期极大缩短,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新药层出不穷,药物名称繁多。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的同时,教材的更新速度却较慢。有些新药或某些老药的新用途,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但在教材中却没有被提及;而一些在临床上已经淘汰或者几乎不用的药物却仍出现在教材里,甚至还是教学的重点。这就容易误导学生,给其将来的临床工作带来麻烦。

2 对策

2.1 加强实践教学

有些中药和复方制剂作为传统药或代表药,需花大量时间讲授,同时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补充和完善。在制订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设置教学内容时,可根据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目前中药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药品营销单位(医药公司、社会药店),而这些单位销售的主要是OTC类药物(非处方药),如化湿药与温里药、清热药、泻下药、理气药、开窍药等。中药药理学教学若不重视这类药物知识的讲解,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就业后很少接触的处方药物上,则会使学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指导顾客购药和用药的需要。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健胃消食药多为一些复方制剂,其相关知识散见于各个章节介绍的单一药物知识中,缺乏连贯性、针对性。因此,加强OTC类药物及复方制剂的讲授,才能增强学生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能力。

药品超市是实施中药药理学教学最佳的第二课堂。教师应经常去药品超市,了解药物新剂型、新品种,并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做某类药的市场调查,如解表药的市场调查分析。此外,教师也可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养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习惯(如查阅补虚药的最新进展)[3]。

2.2 应用对比记忆方法

由于中药的药理作用比较复杂,中药各论的学习难度也相应较大。因此,应首先以中医药治法为线索,把中药各论的各章节进行分类,在讲解各章节的概论时,从这类药物的定义入手,说明其功效以及主治病证,然后把这类药物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与西医病证相联系来分析这类药物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对其个别知识具体掌握。例如介绍解表药时,解表药的药理作用为发汗、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过敏等,这是本类药的药理作用概述,代表药麻黄的药理作用为发汗、抗炎、抗过敏、平喘等,基本和概述作用相同,有个别不一样的作用则需特别记忆。这样学生对药物作用的学习既能抓住共性,又能找到个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中药药性理论与西药药理基础理论进行对比讲授。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内容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与现代西药机理的关系,十八反、十九畏与西药配伍禁忌的关系,而受体学说等理论是现代西药药理的基础理论。如中药中的归经,中医理论认为,每种病证都是脏腑或经络发病的表现,因而某种药物能够治疗某脏腑经络的病证,就意味着该药入某经,如大黄具有泻下的功效,归大肠经;治疗阳痿滑精的淫羊藿、鹿茸则入肾经。可见,中药的归经是从药物功能及疗效总结而来,是药物的作用以及效应的定位与定向。而西药则讲某药在某个器官、组织的分布,与中药归经相比,实质一样,只是说法上有差别。在教学过程中,以西药药理和中药药性为主线进行讲授,使学生有了学习理解的参照物,利于其删繁就简,提高学习效果。

将中药与西药药效学进行对比讲授。中药药理的学习是建立在西药药理基础上的。在教学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把西药药理知识与中药药理的药效学内容进行对比,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药药理学内容。在介绍中药的作用机理和功能主治时,选择作用机理和药效相似的西药与其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如在讲解中药清热药时,清热药有抗病原微生物的功效,西药中抗生素也是用来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设计要求: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灰土比例为3∶7,等边三角形布置,桩距1.0 m,桩径400 mm,有效桩长10 m、8 m及5 m。桩孔填料的平均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7,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不得小于0.93。地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 kPa,并消除处理深度范围内的湿陷。

2.3 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中药的作用大多来源于生活,经验性很强,通过联系,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如山楂能帮助消化,但是其具体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学习消食药的有关知识可知山楂含有多种有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胃中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分解与消化。又如,淋雨后饮用生姜汤可预防感冒,这是因为生姜属温里药,所含姜酚、姜醇能扩张血管,使人感到暖和。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理论的效果。

2.4 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

多媒体案例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将静态的课本、板书变为动态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药理作用变得生动,使抽象的理论机制变得形象、活泼、有趣,使中药案例中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能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教于乐,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多媒体案例教学使教师实现了从知识灌输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教师通过多媒体组织和指导学生来获取药理学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只有将多媒体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时,可给学生讲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曾发布通告,鉴于鱼腥草注射液等7类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的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的事件,使学生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4]。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在课堂上做到:言传,用精炼、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接受知识;手写,将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写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身教,携带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切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单纯操作电脑,尽量用肢体语言来传递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

2.5 教师加强自身学习

中药药理学教师应密切接触临床,不断搜寻和关注药理学领域最新发展动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适当补充老药新用知识,及时补充新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和拓宽自己的药理学知识面。“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应根据所传授知识的性质和学生特点将有关知识加以提炼,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促进学生发展。

2.6 教师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针对药物更新速度快的现状,中药药理学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不断了解世界新药研制开发的最新信息,追踪临床新药应用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网上建立中药药理学学习网站,把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讲义、课件等教学资料上传,课前学生通过浏览相关网页,可做好预习,听课时就更容易掌握教学重点;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视频学习课堂上没弄懂的知识点,以加深理解。此外,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专题讨论课,要求学生分组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书写报告或综述,然后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互相提问和解答,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并在探索中完善、总结和创新,才能实现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目标,才能使中药药理学教学更好地满足时代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1]沈映君,陈长勋.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周宁娜,何晓山,李秀芳,等.多途径提高中药专业中药药理学的教学质量[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68~69.

[3]罗琳,徐济良.改革药理学教学模式 培养服务型药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31~933.

[4]赵玉丛,李利红.浅谈中药药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2):61~64.

G420

B

1671-1246(2010)09-0069-03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药理学西药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艺术药理学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玛咖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