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鹏,张 云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a.示范建设办公室;b.外语系,江苏南通 226007)
高职院校效能论
——示范院校建设的改进战略
王亚鹏a,张 云b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a.示范建设办公室;b.外语系,江苏南通 226007)
为正确衡量高职院校办学绩效,深化高职教育管理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对策,准确界定高职院校效能的内涵,阐释其评价研究框架,分析其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提出政府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高职院校要系统推进内部改革的改进战略。
高职院校;效能;评价标准
在整个教育研究领域中,与教育质量评估以及学校组织绩效息息相关的是关于学校效能及其改进的研究[1]。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世界各国从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到具体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都在努力防止“平庸与低效”,追求“公平而卓越”。加强各种类型的高绩效卓越学校组织建设,即高水平大学建设,则是各国在追求高等教育“公平而卓越”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抓手[2]。我国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型中,继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也启动了高职教育领域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工程。国内外学校效能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学校效能及其评价研究可以为正确衡量学校办学绩效,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对策。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开展对高职院校效能的研究,深入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效能的因素,找到改进高职院校效能的有效途径或措施,不仅能促使高职院校从低效能学校向高效能卓越学校的转变,而且也能促进高职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方面协调发展,并推动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
1.内涵
通常与效能容易混淆的概念有效率、效果和质量。效能是指取得显著或合意效果的能力或力量,效率是指有效益的状态或性质,效果是指影响或结果,质量是指良好的程度[3]。从字面释义看,这几个概念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在组织理论中,效能强调组织目标的达成;效率重视组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益则强调组织运行的效果和利益,是组织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主管》中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4]可以说,效率是提高组织效益和衡量组织效能的重要指标;效能则是提高组织效率、获取最大效益的中介条件。三者理解上的偏颇会导致组织活动产生重技术轻方向、重手段轻目的、重单一结果而轻多重效益[5]。将三者统一起来看,就是效益要求组织确定正确的目标;效率要求组织选择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途径和方法;效能则是组织主体目标达成度的能力和实际结果。在教育理论中,质量主要是指学校组织改革的程度,是对学校组织办学结果的一种静态的描述,而本身并不着眼于学校育人的动态过程,通常使用的对学校的评估方法就是质量的评估。
基于以上分析,将高职院校效能概念的内涵界定为:高职院校组织有效获取并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校企教育资源),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实施和管理过程,以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为核心,在不断满足学校内外不同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基础上,使高职院校组织本身得到相应发展的能力和实际结果。可以说,效能是高职院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学校自身发展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际结果,是最终实现办学目标所达成的效率、效益和质量的综合体现。
2.外延
借鉴我国学者孙绵涛[6]关于教育效能外延的界定,将高职院校效能概念的外延分为动态效能和静态效能两部分。动态效能是指高职院校在教育实施和管理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效能,包括管理效能和教育实施效能。管理效能包括学术事务、行政事务、学生事务和后勤事务管理效能;教育实施效能主要为教与学的效能。静态效能是指在高职院校教育实施和管理活动的主体以及学校文化上所体现出来的。参与高职院校教育实施和管理活动的主体主要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因而主体层面的效能包括学生效能、教师效能和管理者效能;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因而文化层面的效能包括物质文化效能、精神文化效能、制度文化效能和行为文化效能。高职院校诸效能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关于学校效能评价的研究先后经历了“投入—产出”框架、组织框架、制度框架、示范院校框架等阶段。其中示范院校框架是基于“输入—输出”的案例分析,根据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区分高效能学校与低效能学校之间的差异,总结概括出评价高效能学校的标准,即示范院校标准。这一评价研究框架的前提假设是高效能学校与低效能学校之间是有区别的,导致这种区别的因素就是高效能学校所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适当的组织结构与卓越的管理能力。有效率的组织与管理是优化资源配置,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学校办学目标实现的关键。二是高专业化水准的教师。具有高专业化水准的教师能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以及教学管理的作用下,让教学过程恰当地适应学习者的具体需要和个性特点,促成学生及学习情境发挥作用,以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三是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它包括彰显学校精神的物质文化、强调规范的行为文化、保证师生民主参与管理的制度文化、反映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神文化。四是重视对学生核心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学业成就给予高期望价值。五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安排与质量监控评价。六是所在社区对学校办学的大力支持和较高的满意度以及学校自身的良性发展。用以上几个高效能学校的特征作为标准衡量学校,虽然有较少的学校能满足上述所有特征,但却可以用来解释高效能学校即示范院校效能的高低。这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效能评价研究也是同样适用的。
示范院校是指能够很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学校。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正在深入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目标就是通过建设,使一批示范院校在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探索出可供其他高职院校借鉴的范式,成为能够很好地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能学校,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从低效能学校向高效能卓越学校转变,从而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可以说,成为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是示范院校高效能特征的体现。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所在区域、可获得资源等办学条件的差异,很难用示范院校效能特征来衡量非示范院校效能的高低,但却可以用来衡量非示范院校效能的提高程度,促使他们从追求教育质量向追求学校效能转变,找到改进自身效能的途径,向着健康、可持续的良性运行状态发展。
1.评价标准
效能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高职院校在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过程中的能力和实际结果所作的价值判断,其标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把高职院校效能的内涵具体化为外延,并将外延的各个要素按逻辑进行排列的结果。基于对高职院校效能的认识,可以将高职院校效能的评价标准理解为由师生发展、学校组织自身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组成的一个逻辑结构体系。这种逻辑结构体系表现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又是在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过程中实现的;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推动着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又是在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其中,教师发展是指教师群体双师素质提升、实现专业发展的程度;学生成才是指基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群体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发展的状态以及就业的适应程度;学校组织自身发展是指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影响力以及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程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则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服务、技能与技术培训等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
2.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它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专业与课程、师资、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一是内部管理体制。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是指内部管理机构和一定规章制度的结合。从管理过程来看,内部管理体制涉及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和监督反馈体制,它是影响高职院校开放办学、优化资源配置、共享校企人力资源,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确保校企合作育人效果的最基本因素。当前,对高职院校来说,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开放办学、校企合作育人”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内部管理机构与相关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成本的降低和校企资源的共享。二是专业与课程。专业与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紧扣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合理的课程结构是专业生命力的重要支撑,因而高职院校要通过对课程结构的系统改革设计,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是师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离不开高水平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即要求教师既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完成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学生才有可能在其认知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有效和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社会需要的标准。四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因素主要包括生源的质量、学生自身的价值与态度、学习能力与动机、志向与期望等。在我国重文化轻技能的传统历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较复杂,心理素质存在明显复杂性,求学目的与学习动机也多种多样,这些迟滞了学生自身潜力的挖掘和素质的提高。五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着“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它指在一定的高职教育思想指导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组合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培养方式,从根本上规定了要培养人才的特征。六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对高职院校这种类型大学组织的本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是师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物质空间。它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与课堂教学的显性课程一起构筑成一个全面、综合的教育体系,能使置身其中者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熏染和感受,对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具有改善、发展和塑造人的作用。可以说,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
(2)外部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所在区域等方面的因素。一是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是影响高职院校效能的重要外部因素。从国际社会的经验来看,世界各国都非常强调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我国,政府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和资源的主要支配者,政府在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师资、招生、经费、质量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优化发展环境,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形成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高职院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能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我国政府强有力的高职教育政策极大地提升了高职院校效能。二是所在区域。所在区域因素主要指高职院校是由大中城市自行举办的,院校利益与地方利益完全融为一体,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经济社会及产业对高职院校效能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考虑到有利于就业和未来发展,学生一般倾向于选择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及相关产业发达的高职院校就读,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达的高职院校更容易吸引优质生源;经济社会发达的区域产业发展好,有利于高职院校吸引优秀师资,有利于共享校企人力资源,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师资队伍;经济社会发达区域有利于地方政府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也有利于校企通过共享设备、场地等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1.政府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制度环境
(1)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采取地方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措施,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利益相关者在合作办学中的责、权、利,形成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合力。同时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确定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形成以举办方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具有高职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院校举办方、学校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同时,鼓励高职院校建立董事会制度,多方参与、多方建设、多方评价,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3)扩大高职院校在招生、人事、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增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共享,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2.高职院校要系统推进内部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扁平式组织管理结构,加强职能部门的专业化建设和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的专职化建设,保障师生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实施目标管理,赋予院(系)合理的自主权,强化绩效考核,以充分调动院(系)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执行力。
(2)构建体现职业性要求的特色校园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要塑造以职业情怀、经世济用和开放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与当代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大学精神[7];在物质文化层面要营造彰显学校精神、体现职业特征的校园环境与氛围;在制度文化层面要形成对接优秀企业管理文化、体现职业特色的规章制度;在行为文化层面要打造倡导行业行为规范、体现职业特点的校园活动文化。
(3)加强与社会需求对接的专业建设。按照专业对接产业、对接职业岗位的要求,完善专业设置程序的制度设计,使专业设置参与主体具有广泛性和多元性;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基本导向,加强专业设置评估;使学历教育与专业、职业资格相互沟通,既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又可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同时要以系统论方法为指导,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按照基于社会生活过程导向的理念,改革公共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类课程体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融为一体,方能有效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加快创新型双师专业教师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校内通识培训、企业工程实践、国内外短期研修等途径,加强对教师专业理论、职业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聘任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全过程。
(5)创新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与环境,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序交替,使学生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能够胜任未来从业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并承担社会责任。
[1]孙河川.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研究的引领者和推动者[J].比较教育研究,2009(3):81-85.
[2]张民选,朱兴德,吕杰昕,等.公平而卓越: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8(19):1-5.
[3]吉利.职业教育经济效能评价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6.
[4]孙宗虎.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M].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5:3.
[5]肖斌衡,黄兆龙.效益·效率·效能的内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1):32-36.
[6]孙绵涛.教育效能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0.
[7]陈云涛.培育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8-05-21(11).
[责任编辑:孙泽文]
On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Strategy of Improving Construction of Model Colleges
WANG Yapenga, ZHANG Yunb
(a. Model College Construction Office; b.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Nantong, 226007, Chin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deepening the management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ake a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ccount for the assessment structure and to analyze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the affecting ele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form its system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duct the internal innovation systematically.
Vocational Colleges;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criteria
G719.22
A
1671-4326(2010)04-0022-04
2010-10-10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FYJY/2009/01)
王亚鹏(1978—),男,陕西合阳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张 云(1980—),女,江苏如皋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