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高校课堂的思考*

2010-08-15 00:47吕全国喻靖文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理论大学生

吕全国 喻靖文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 432000)

1 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高校课堂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了较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难以承受,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任务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任务目标;十七大以后,中央又分别在湖北和湖南两省设立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述一系列重大举措表明,目前两型社会建设在我国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并进入了试验阶段。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充分发挥高校在建设两型社会中的人力资源优势、高科技人才优势和高新技术创新优势,从高校人才的培养到技术的创新、应用,其每一个环节都渗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显得尤为紧迫。实际上许多高校对两型社会建设还缺乏必要的关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两型社会的内涵及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应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知识纳入教学内容、走进大学课堂,并把两型社会理念贯穿于高校教育活动、管理活动、服务活动等一切活动和过程之中,使两型社会理念转变成为全体大学生共同奉行的价值观。

2 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高校课堂的意义

2.1 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两型社会建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其根本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形成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良好的多赢局面。在当前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为两型社会建设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让学生系统学习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2 是高校培养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的必然选择

两型社会建设人才,不仅要具有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两型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活动,合理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观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向学生系统传授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知识,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两型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两型社会需要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是高校培养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的必然选择。

2.3 是高校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方式

两型社会建设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涉及价值观、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两型社会建设首先是一场全民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文化创新运动。通过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活动,把大学生培养成宣传普及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知识的“宣传员”,然后通过他们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我国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重要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这是高校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

3 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的目标要求

3.1 全面系统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

高校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首先应立足于对学生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两型社会、为什么要建设两型社会、怎么建设两型社会。

3.2 树立两型社会的价值观

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观教育纳入高校各门课程,并贯穿于大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之中,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转变成为全体大学生共同奉行的价值观,并贯穿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在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上,摈弃“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树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善待生命、关爱万物”、“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大自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观念,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3.3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的关键是要使大学生们养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为习惯。虽然大学生们还身处校园,还未正式进入社会,但是他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形成尚俭戒奢的生活习惯,养成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消费习惯及“低碳生活”的生活习惯。

4 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的措施

4.1 加强理论研究,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知识体系

为了能够使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培养具有两型社会的理念和“两型”意识的建设人才,必须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并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知识体系。

两型社会建设涉及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涉及发展战略选择、观念更新、制度变革等因素,需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

在两型社会内涵方面,应加强对两型社会主要特征的研究[2];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面,应加强对两型社会与新型工业化、两型社会与新型城镇化、两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3];在经济建设方面,应加强两型社会与经济发展方式、两型社会与产业结构、两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4];在政治建设方面,应加强对两型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两型社会与政府自身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两型社会与法制建设等问题的研究[5];在文化建设方面,应加强两型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型社会与和谐文化、两型社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型社会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问题的研究[6];在社会建设方面,应加强两型社会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两型社会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完善等问题的研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研究,加强对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证研究与国际经验的研究。

4.2 加强教材建设,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载体

组织由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专家、高校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组进行教材开发。两型社会建设理论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以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为依据,又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教材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读性。

4.3 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一是要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采取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参观访谈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二是要加强教学手段改革。在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两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图片、资料,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与两型社会建设有关的flash动画、视频录像,加大课堂信息量,全方位、多角度地刺激和震撼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加深其对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通过让学生在网上在线浏览以节能环保为主体的知识库,使他们获取节能环保方面的动态资讯、法律法规、统计数据、企业、项目、产品等信息;通过让学生登录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使他们在线观看视频和聆听精彩演讲,获取高层专家、学者、官员关于两型社会建设方面的最新观点和前沿研究动态。

4.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进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师资支撑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做好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工作的必要举措。一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高校要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线、方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两型社会建设理论进课堂工作。二是提高理论素质。随着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的深入和广大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探索,我国已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知识体系,高校要组织教师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的培训学习,并对其培训学习进行全面考核,以此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三是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进一步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了解“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现状,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

1 张盛仁.两型社会建设读本[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2 吴焕新,彭万力.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对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5).

3 郭映芬,贺香梅.高校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 范志超.构建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学生消费观[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 刘 媛.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选择[J].企业家天地,2010(2).

6 李爱玲.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5).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理论大学生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