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妮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综述*
彭佳妮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失地农民问题一直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话题,而在“以人为本”的政策指导下,关注失地农民的心理、行为、文化等相关问题显得极其必要,并且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失地农民;幸福感;综述
国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国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研究者着眼于考察不同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80年代中期以后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入第二阶段,研究者侧重于探讨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90年代后期研究进入到第三阶段,研究者们试图运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理论来整合各种观点和方法。
国外学者根据对幸福感的众多影响因素,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幸福感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幸福感与健康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部分。Brief,Butcher,George,Link,(1993);Feist,Bodner,Jacobs,Miles,(1995);Larson,(1978);Watten,Vassend,Myhrer,Syversen,(1997)认为生理健康是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许多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健康有着多维度的关联。Lachman,Weaver(1997)提供证据通过控制情感将幸福感和健康联系起来。Slaski,Cartwright(2003)发现情商中和幸福感和健康之间的联系。Michael C.Neale,Jennifer R.Harris等人(2003)发现主观幸福感有着总体倾向于人们对幸福的各方面的感知。Pressman,Cohen(2005)指出虽然前人的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和健康联系密切,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比如从单个因素的角度转变为从多因素着手研究幸福和健康关系的研究中。C Graham(2008)强调了幸福感和健康的相互关系,并且提倡通过幸福调查来测量人们的福利以及制定政策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2、幸福感与收入的关系研究
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曾指出随着GNP的增长并不能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例如古巴和美国的公民的幸福感比较,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很多的学者依然认为收入和幸福感有着密切联系。Langner,Michael(1963);Mayer(1997)指出有着高收入的人群有着更好的身体及心理健康。Easterlin(1974)首次研究了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发现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反而降低了。Easterlin(1995),David G等人(2004)对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们对于幸福的判断是基于相对收入。Babette Pouwels等人(2007)通过研究发现忽略人们的真正收入,收入对幸福的影响被低估了。
有些学者则认为幸福感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不大。James W Dean(2005)观察了影响国家福利和个人幸福感的因素远不止绝对收入。John Gowdy(2005)论证了对以人均消费来衡量的经验证据预示着幸福和收入间关系相对较弱。Mariano Rojas(2007)对收入和幸福之间的弱相关关系提出了新的解释。
3、幸福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
Kruglanski andMayseless(1990)表明,相对被迫选择生活中的比较对象,人们更愿意选择能使比较结果更为满意度参照物。David Gilbert(2004)研究表明参加度假活动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一定影响。Chris Segrin,Melissa Taylor(2007)检验了社会技能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技能和心理健康指数呈正相关关系。W innie Yipa等人(2007)在中国农村运用社会资本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建议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政策应该倾向于创造那些能加强社会联系和便利社会支持的环境。
4、幸福感与工作特点的关系研究
Pamela K.Adelmann(1987)对于工作和幸福感的研究表明有回报的雇佣对于精神健康更有利。Alois Stutzer,Rafael Lalive(2001)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对社会准则认同感的降低和失业者的幸福感是呈负相关的。Clark,Oswald(1994),W inkelmann,W inke lmann(1998),DiTella等人(2001),等通过研究,发现失业者明显比有工作的人更不快乐。Pernilla Andersson(2007)主要研究了自我雇佣者是否要比拿薪水的人更具有更强的幸福感,结果显示自我雇佣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Lonnie Golden等人(2006)探讨了加班是否能增加快乐和幸福感的问题,发现加班意味着更多压力、疲劳和工作与家庭的冲突。
Kahneman等人(1993)表示,对过去经历回顾性的对当下的利用有着平均权重的维度,意味着快乐和痛苦的程度在经验中被激发并不是对个人实际经验很好多度量方法。Kahneman(2000)证明了“当期客观性”和“快乐与痛苦可测度性”,其在解释和测度体验效用的方法上,进一步提出了“当期”(当下真实的感受)和“回忆”(对过去经验的回忆)的体验效用两分法。Cummins等人(2003)在澳大利亚统一福利工程中提出了国际福利指数(International Wellbeing Index)。David Blanchfiwer,Andrew Oswald(2004)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了快乐模型。Richard E等人(2007)则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有个共同的理解。
失地农民作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产物,其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国内对幸福感(幸福指数)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开始逐渐繁荣,其领域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多个方面,研究的重点也从定性的描述向定量的测量上发展。
1.经济学对幸福感的研究贡献
经济学界对幸福感研究内容涉及到幸福感的经济学解释,对幸福思想来源的探寻,幸福感、收入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幸福感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蔡炜(2006),张玉玲(2007)对快乐的理性维度,社会维度及审美维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总结经济与快乐之间密不可分,快乐是人类经济行为的根本动因和终极目的。奚恺元,张国华,张岩(2003)研究发现财富的增加不一定导致幸福感的增长,并分别从适应性理论、可评价性理论和比较以及实践模式三个方面给出解释。赵奉军(2004)通过试图将欲望集引入效用函数以此来解决“伊斯特林悖论”悖论。张明军,孙美平,周立华(2006)探讨生态经济学与国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陈新英(2006)主要探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提出利用幸福指数校正GDP,并探讨了幸福指数与社会安定指数及环保指数的关系。邢占军(2007)提出国民幸福是执政理念,并构建了评价指标。
2.社会学对幸福感的研究贡献
社会学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从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等角度来进行研究的。此外,学者们还从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的角度来分析幸福感。林南(1985)首次在天津展开调查,从22个方面测量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林南(1987)又利用上海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数据从个体生活的13个方面探讨了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的因果关系。林南所做的这两次研究均侧重于生活满意具体领域的分析及社会指标关系的探讨。淑凤(2004)从多元视野来研究幸福理论及其对主观生活质量研究的现实意义,认为生活质量包括主观生活质量和客观生活质量两个部分,与主观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是主观幸福感。周旭霞(2007)在总结各领域对生活品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后,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生活品质的内涵,并通过其与社会管理及个体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进行理论思考。周长城,饶权(2008)对生活质量的内涵及测量指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测量指标体系。苗元江(2003)对幸福感的社会学涵义进行阐述,区别各种类似的含义。其次对幸福感指标的测量与评估进行总结,并研究了幸福感指标的社会应用。
国内的学者也对不同的社会角色的幸福感进行了研究。邢占军,张友谊,唐正风(2001)研究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在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自身状况、家庭生活和社会变革5个方面的满意感,并发现其满意感受到职工个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李建新,骆为祥(2007)对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考察了参照标准的选择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评价的意义。研究发现,老年人在评估自己的生活条件时,纵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即与自身以前的状况相比或与自己的理想状况相比),更偏向于横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即与周围的人相比)。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7)对我国农民工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评价当前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李银萍,庞庆军(2007)对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社会学分析。
3.幸福感测量方法研究
国内对幸福感测量方法的研究正逐渐从定性分析向着科学化、合理化的定量分析发展,但整体上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黄有光(1996)在坚持快乐可计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效用计量公式,证明了快乐的基数可量和人际可比性。汪丁丁,罗卫东,叶航(2003)同样论证效用的可测度性,并在广义效用研究方面进行了理论努力。吴研究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主观幸福感测量问题。吴丽民(2006)汲取国内外快乐指数、快乐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设计了基于主客观统一性与“主体一环境”整体联系性的快乐指数调查表。林洪,李玉萍(2007)将微观幸福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考察,通过对GNH理论的研究,指出NH I(国民幸福指标体系)较之GNH(国民幸福总值)衡量国民幸福更为恰当,并提出构建以NH I为核心的多维度国民幸福指标体系。姜奇平(2005)进行国民幸福指数的测度,对于如何量化“人民满意”程度进行了研究。谢芳,谢全彪(2007)对幸福指数的社会调查方法进行探讨。
我国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情况和幸福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贺豪振,陶志琼(2004)对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老年农民的幸福度和抑郁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陈传锋等人(2005)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市民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包括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心理适应过程、社会情绪状态以及被征地老年农民的幸福度与抑郁度等内容进行研究。王国林(2006)撰写专著对失地农民进行广泛调查,并且对失地农民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Bo-sinTang,Siuwa iWong,MiltN,Chi-hongLau(2008)曾以中国广州为案例,对其土地征收过程的社会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进行研究,其中,对失地农民的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变化也进行了阐述,对其幸福感的研究仅一笔带过。邢占军,黄立清(2007)以幸福指数为分析工具,对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干部群体、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等七个社会群体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的构成要素对自评幸福感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群体差异。当前,知足充裕体验、自我接受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和家庭氛围体验对七个社会群体的自评幸福感普遍发挥作用。
高进云,乔荣锋,张安录(2007)对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农民失地前后福感进行对比研究。舒娟(2007)对城郊中老年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对失地前后的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人格、社会支持等内容进行研究。张海波、童星(2006)失地农民的社会参照系并不是自己的过去,而是自己的现在。他们是以自身当时当地“失地”、“进城”的社会时间及其与周围的他群体和我群体的人都社会生活境遇相比较而衡量自己的收入是否合理,生活是否令人满意。以上学者均对失地农民角色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转换前后进行了分析。
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极其幸福感,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些问题。邢占军(2005,2006)认为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低于城市居民,反映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差距。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对农村社会的观念与心理冲击要远远大于城市社会,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叶继红(2007)对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思考,发现失地农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不高,尤其对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感到不满意,收入问题已成为制约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失地农民的社交和休闲等高级需要不敏感,工作环境不理想。吴丽(2009)提出失地农民的总体幸福感水平呈现地域差异。
在解决我过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不高,和幸福感不强的问题中,我国学者提出了许多建议。吴丽民、陈惠熊(2005)认为让城乡居民在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同时共享工作的乐趣,从而全面提高人们的快乐指数与生活质量。吕斐宜(2006)提出将农民幸福指数纳入农村发展指标体系,认为农民幸福指数应成为衡量我国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指标,并且将原失地农民的文化、民俗等延续下去。吕斐宜(2006)、谈小燕(2007)提出应从以下方面,提高失地农民在转换角色中的幸福感:提高收入促进角色适应;强化现代意识,改善生活习惯;改变交往认识,扩大社会关系;提升社区理念,创新社区管理。提出应将幸福指数纳入农村发展指标体系。
纵观国内外对幸福感的研究,均较少涉及到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幸福感的研究。通过前文的文献综述可发现,从幸福感的研究发展来看,国外对幸福感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国内的研究则基本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对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幸福感的研究更是相对少见。研究的范围也仅涉及到局部区域的较少案例,缺乏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失地农民幸福感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以城市幸福感的视角来研究失地农民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备现实意义。
然而,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对这个特殊人群的研究也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通过详细系统的实地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失地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我国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虽已从定性的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型,但是对幸福感的测量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城市幸福感的研究,我国已有学者得出了系统的测量指标和方法,但是对于失地农民的幸福感的测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还需要通过实际考察研究得出完整的理论框架。
[1]Ada Ferrer-I-Carbonell.Income and well-be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arison Income effect[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es,2005,(89):997-1019.
[2]Ada Ferrer-i-Carbonella,John M.Gowdy.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happiness[J].Ecological Economies,2007,(60):509-516.
[3]Aleksander Zidansek.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appiness innations[J].Energy,2007,(32):891-897.
[4]Alesina A,DiTella R,Mac Culloeh.Inequality and Happiness:Are Euro PeasantAmerieansDifferent[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1,(198).
[5]Alihan M A.SoeialEeology:Aeritiealanalysis[M].Newyork:Cooper square,1938.
[6]A Stutzer.The role of income aspiration in individual happines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4,(54):89-109.
[7]AndresW.Falkenberg,Equity and Freedo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eandinavia[J].Journal of Socio Economies.
[8]朱劲松.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市民化[J].农村经济,2009,(11):19-21.
[9]崔智敏.土地流转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及其对策[J].特区经济,2007,(5):173-174.
[10]龚丹,陈瑜琦.失地农民出路问题的探讨[J].农业经济,2005,(4):24-25.
[11]李生校,娄钰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4,(9):26-29.
[12]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10):37-42.
[13]张靖.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安置途径探讨[D].中国农业大学,2004.
[14]刑占军.基于六省会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1484-1488.
[15]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6]刑占军.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R].
2010-07-20
彭佳妮(1989-),女,湖南岳阳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