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霄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外科护理学学习方法指导
隋 霄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就学生外科护理学学习方法作初步探索,归纳为用耳,全神贯注地听;用眼,聚精会神地看;用脑,带有疑问地想;用笔,“有骨有肉”地记。
外科护理学;学习方法;教学效果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机械式的问答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实践证明,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教会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知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知识的获得不能仅依靠学校教育、教师传授,关键在于个人的学习能力[1]。因此,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听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听课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有的学生听课能力较差,听不出层次,听不出重点、难点,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让他们用耳,全神贯注地听。
1.1 听提示语
提示语的作用在于提醒学生下面所讲内容很重要,应全神贯注地听,及时理解。这时教师可以稍微停顿,用手轻敲黑板,并说“请大家注意”“同学们都往前看”等。读完一个问题之后,还要教学生会听结语,如“综上所述”“因此”等标志性语言。使学生掌握听的要领,及时记录教师所讲的内容,提高听课效果。
1.2 听重音、缓慢处
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但要求教学设计引人入胜,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述生动形象、清晰准确,能吸引学生。因此对难点、重点、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要注意语音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不能平铺直叙[2]。
例如在讲授休克一节内容时,把重音放在“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临床综合征”上,强调休克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危急临床综合征;在讲授感染定义时,由于概念较长,教师要注意放慢语速,在关键的地方稍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缓慢)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缓慢)和全身炎症反应(缓慢)[3]。这样可使学生掌握、理解学习重点,融会贯通知识。
2.1 学生带着问题看
在指导学生学习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一节时,笔者先介绍一个典型病例:患者,男,24岁,午餐后不久出现脐周隐痛,至晚上腹痛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部,并持续性加重,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体温37.6℃,脉搏87次/分,血压105/80mmHg,右下腹麦氏点明显压痛,腹肌紧张且有反跳痛。结合病例布置以下问题:(1)对上述患者初步诊断是什么?(2)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3)麦氏点的位置在哪?(4)治疗此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使他们带着问题开始课堂学习。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避免了“一言堂”的出现。
2.2 教师带着“错误”的观点指导
中职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看书时不求甚解、以偏概全,结果错误百出。因此可让学生带着“错误”看书,通过教师的纠正,及时形成正确的认识[4]。例如在讲授静脉补钾原则时,提到四“不”:尿少不补钾、浓度不易过高、滴速不易过快、总量不易过大。笔者让学生大声朗读4个要点后故意说:“静脉推钾的时候,要求滴速不超过60滴/分”,之后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有的学生反应快,看完书后马上提出:“老师,书上说严禁直接静脉推钾”。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做题时不易犯错,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往往从问题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兴趣和效率都会明显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3.1 反省法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喜欢质疑问难,是“问号式学习”;而有的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解,很少提问,是“句号式学习”。2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学习效果不同。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作比较(对比)性思考,例如: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与空腔脏器损伤有哪些区别?尤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比较“问号式学习”与“句号式学习”这2种学习方式的不同效果,使其认识到比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2 展示法
展示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突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性作用。例如在讲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链:(1)颅内压增高为什么会导致脑血流量减少?(2)脑血流量减少为什么会引起脑水肿?(3)脑水肿为什么会引起脑疝?(4)颅内压增高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记笔记的重要性。但有许多学生不会记笔记,教师写什么,他们就记什么,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记笔记不等于抄笔记。掌握记笔记的技巧往往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有骨有肉”地记笔记。“骨”指所学内容的框架;“肉”指具体内容,如基本概念、结论、与教材相关的资料等。记笔记时应区分重点、难点,并用符号标识。
笔者总结了以下记笔记的方法:(1)认真听讲,紧跟教师思路(区分哪些为重点、难点);(2)没听懂的地方先做记号,课后解决,先跟上教师的思路;(3)尽量将教师讲的知识当堂消化;(4)听课时思维要保持活跃;(5)记笔记主要记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和听课时不懂的地方。
以上4个方面是笔者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所做的一些初步尝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让学生会学知识更重要。
[1]田玉梅,侯发忠,李定梅.外科护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用医技杂志,2006,5:355.
[2]孙勤,左月燃.护理中专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6:52.
[3]严鹏霄,王玉生.外科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徐友和,蔡锦芳.临床外科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6,3:442.
G420
B
1671-1246(2010)05-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