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

2010-08-15 00:53叶康宁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保民殷商饕餮

高 敏,叶康宁

(1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 430073 ;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24)

先秦时期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

高 敏1,叶康宁2

(1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 430073 ;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24)

先秦时期的装饰艺术与当时重要的宗教活动祭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祭祀不仅影响到装饰艺术的题材,而且也影响到装饰艺术的风格。然而,不同时期的时代风格又体现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趋向,先秦时期的装饰艺术也因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的演变。

先秦;装饰艺术;审美;演变

时代风格指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的风貌特征。体现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趋向。不同时代的艺术常常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先秦时期的装饰艺术也因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1 商代和西周初期的装饰风格与春秋战国时代装饰风格的差异

商代和西周初期的时代装饰艺术风格可以用沉重神秘来概括,而春秋战国时代的装饰艺术风格则是活泼舒解的。陈望衡说:“大体来说,商和西周的青铜器多用饕餮纹饰,加之型制粗犷,显得雄浑凝重,狞厉威严,蕴含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体现出崇高的美学风格,西周覆亡之后,周室东迁,王朝力量衰弱,诸侯争霸,天下大乱,主体的尊严,宗教的神圣大为消弱,与之相应,青铜器风格发生重大变化,就型制来说,粗犷变为精巧;就纹饰来说,饕餮纹减少逐渐消失,而写实的人物或动物纹饰,特别是几何纹饰增多,故而就整体风格而言,则显得精巧、平易、轻灵。”[1]“就艺术角度而言,它的变化明显地体现出如下规律:由凝重走向轻灵,由繁复走向简朴,由怪诞走向平易,由神魔的世界走向世俗的世界,一句话,它走向解放。”[1]

2 产生差异的原因——祭祀主体思想观念的演变

探本究源,先秦时期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无疑是祭祀主体思想观念演变的突出体现。

在殷商和西周初期,祭祀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统治权。《管子·国准》中就记载当时王者掌握祭祀权这一祭政合一的历史现象,“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者,曰淫器而壹民心者也。”尚秉和也考证:“庶人无庙祭于家,其祭品也不得用大牲。”[2]到了春秋时期,祭祀依然在政治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依然为政治家们所重视。但是长期以来祭祀权与王权合一的局面被打破,祭祀权作为权力的象征正面临着名不副实的危机。有不少贵族开始僭越,开始在自己的封地或采邑上用高于自己规格的祭礼祭祀先祖。祭祀已经丧失了殷商时期和西周初期的尊严和威仪,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没落。殷商时期和西周初期等级森严的祭礼,在春秋时期显得处处不合时宜。

祭祀主体思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对鬼神作用的反思

《论语·为政》曰:“殷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又《淮南子·齐俗训》曰:“故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均也。故汤入夏而用其法,武王入殷而行其礼。”都说明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具有历史承继性,风格自然也不例外。西周初期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因袭了殷商时期的祭祀制度和祭祀观念,但是殷商的灭亡也不可避免地会使周王朝的统治者进行反思:为什么如此崇敬鬼神的强大的殷商帝国最终被处于边鄙地区的周人消灭了?这时候那些倍受殷商统治者的尊崇的鬼神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去保佑他们呢?

随着这种思考的深入,西周统治者逐渐开始对鬼神的作用产生了疑虑,这促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重新调整了对鬼神的态度。这一点体现在青铜装饰上就是饕餮纹的逐渐消解。通过考古发现,我们不难看到西周初期的青铜器虽然从器型和纹饰都沿袭殷商的体系,但殷商常见的极端怪异的饕餮纹饰,在周初的青铜器中已经极少发现,这显然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而并非偶然。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装饰已经完全拥有了自己的特点,而单就纹饰而言,他们一改殷商时期和西周初期那种静态可怖的浮雕形式,打破了以饕餮纹为绝对主题的审验壁垒,放弃了刻板严峻的,讲究对称的饕餮纹,大量采用了各种连续的构图。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动态活泼的蟠龙、交龙纹等新颖构图。此外,宽阔萦回犹如海浪起伏的波曲纹的大量使用也给人以舒畅和解放的愉悦感。

这些寓示着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的构图方式,在崇神尚鬼思想泛滥的殷商时期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社会的进步,才使得人们有意抛弃了殷商时期那些狞厉怪诞的饕餮纹,而选择更能表现现实和自己心声的动态的构图,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就是说,到了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纹饰主要是作为一种装饰而不是象殷人那样作为一种强烈的宗教信仰而存在,人们更加注意纹饰的本来意义——美观——而不再过分强调它的含意,这只有在人们的思想不再完全被鬼神思想禁锢的西周中期以后,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2.2 对民众力量的充分认识

周初的统治者从殷周帝国顷刻土崩瓦解的残酷现实中,看到了民众的力量,最后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战——牧野之战,周人之所以能够轻易取胜,也是因为殷人的临阵倒戈。因而他们对天命、对鬼神的力量产生了怀疑,而对民众则产生了一定的敬畏心理。他们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在“敬天”的幌子下,他们实际上“敬”地是“民”。“民,神之主也。” 敬鬼神的目的也是“保民”,因为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只有“保民”才能安社稷,才能更好地维护统治。所谓“鬼神飨德”也是这个道理。《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献公向虞国假道灭虢,虞国贤臣宫之奇劝虞君警惕,虞君自以为“享祀丰潔,神必据我”,宫之奇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直截了当地指出鬼神重“德”。在“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的春秋战国时代,“德”中无疑包含有“保民”或爱民的因素。

简言之,殷周敬神事鬼的社会风气,表现在装饰艺术上,就是那种狞厉峥嵘的饕餮纹占主导地位;而西周借鉴了殷商灭亡的教训,在“敬天保民”思想的带动下,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表现在装饰艺术上,就是狞厉峥嵘的饕餮纹迅速走向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使人轻松愉快的描写现实宴乐或歌颂战功的水陆攻战图;即使偶尔见到饕餮纹,也是变体的,已经成了纯粹的装饰,而不再是祭祀或崇拜的对象。

[1] 陈望衡. 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1.7.140 .

[2] 尚秉和.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

The Pre-qin Period Adornment Art Style of Evolution

GAO Min1, YE Kang-ning2
(1 Wuhan Textil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2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hu 210024, China)

The pre-qin period with the adornment art of religious activitie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acrifice. Sacrifice not only affect the decorative arts, but also affect adornment art style. However, different period of time and reflect this era style dominant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the pre-qin period, because of age and decorative arts and present a different style of evolution.

the pre-qin; decorative arts; aesthetic; evolution

B22

A

1009-5160(2010)06-0014-02

高敏(198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猜你喜欢
保民殷商饕餮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摄影作品
殷商遗址大搜寻
它就是饕餮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掘进队长范保民
五月星空的饕餮盛宴
饕餮一夏 珍馐巡礼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