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锡勇,程畅河
(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江西上饶 334000)
浅议专科学校全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叶锡勇,程畅河
(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江西上饶 334000)
全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专科层次全科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县、乡镇、社区等基层输送全科医学人才。其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型高等医学专门人才[1]。根据当前形势和医学专科学校办学的目标要求及我院办学实际,笔者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对全科医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并收到较好效果。
专科层次全科医学工作人才应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具备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疾病的防治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知识,以保持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真正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
2.1 提“高”、提“精”理论教学
2.1.1 修订教学大纲,精简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是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但目前医学课程重复内容较多,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明显落后于学科发展。为此,我们组织了资深教授和一线骨干教师遵循“必需、实用、够用”的原则编写了适用于我院学生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共40余本。新的教学大纲分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要求主讲教师坚持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标准,分层次讲授,妥善安排教材内容。
2.1.2 优化课程设置,密切结合培养特点我院根据实用性原则,优化了课程设置,明确了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标准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第一,优化公共基础课程,适当减少各公共基础课学时。如在马列“两课”中增加卫生法律法规等与医学岗位密切相关的公共课程;第二,完善专业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中增加全科医学概论、医学伦理学与心理学内容,增加医患沟通、医学应用写作等选修课程;专业课中减少内科学、外科学等部分与基层医疗岗位不相适应的内容,增加预防医学、社区卫生管理、社区急症与急救、遗传与优生、老年医学等学科内容。
2.1.3 自编补充教材,提高学习效率在使用主讲教材的基础上,我院还充分发挥各教研室的优势,自行编写教材。如我院药理教研室在使用三年制《药理学》教材的基础上,自行编写了《处方学》《药物综合知识应用》《药理学实验指导》等补充教材,供课堂讨论或学生自学,弥补了现行教材的不足。
2.2 加“强”、加“量”实践教学
2.2.1 增加实验总学时我院根据高等医学教学要求,明确实验课目的,调整实验内容与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我院还将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如减少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有针对性地增加开放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实验。注重对实验内容的充实和更新,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提前进行临床实习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我们采取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联系实践小课堂,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保证充足的临床实习时间,我院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前4周进行毕业临床实习。
2.2.3 建设师资队伍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我院采取医教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优势资源,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以症状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对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鉴别、诊断、防治能力。这就要求带教教师摒弃追求医技的“高、新、尖”,真正做到以医促教、以教促医、医教结合和医教相长。
3.1 突出了教育培养目标
我院形成了以应用为主旨、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强化专业技术能力为特色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模式。三年制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临床医学专业必备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基层卫生一线从事医疗及预防保健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3.2 完善了理论和实践教学
改革后的教学紧密联系就业实际和培养目标,一切以实用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我们删减了与基层岗位不相适应的知识内容,延长了临床见习时间,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见习中得以巩固,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习阶段,轮转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科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学生对临床疾病有一个客观了解,并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能,并具有对常见急、重症进行正确初步处理的能力;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熟悉预防医学及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进行初步指导;了解护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3.3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改革后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接轨。另外,教学改革突出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真正成为“用得上”的人才;在学生就业教育上,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即面向基层、扎根基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由于医学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从业者必须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开展适宜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等技能。因此,如何在3年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有效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仍需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
G420
B
1671-1246(2010)23-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