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珍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尚 珍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现代教学意识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计算机的使用,可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医学基础理论和方法逐步结合,能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或病变变化。目前我校将这门课程设为基础课程,基本处于计算机的“扫盲”阶段,这与90后学生计算机知识储备有一定距离。因此,有必要改革医学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
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通常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信息化社会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问题的初步能力。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构建本专业及相关领域计算机应用能力。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有其自身特点,笔者研究发现,医学院校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医学应用型高级人才,让学生更加适应信息产业及医学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校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中等职业学校或文史院校相似,既不能体现医学院校教学的特点,更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需要。笔者认为,在保持计算机课程基础性的同时,应该注重其与医学各专业的结合。
针对药学专业学生,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偏重介绍与药学专业相关的各种最新软件及计算机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例如在药用图像处理中,重点介绍以下几个软件及应用。分子式处理中采用Chemoffice、Chemsketch、Chemwin软件。以药物分子式为例:科技绘图采用Origin、Sigmaplot、Axum软件。医药学实验数据处理采用Ms Visio、SmarDraw软件。新药生产工艺流程图的位图处理采用Photoshop、Photoimpact软件。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影像设备逐渐普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处理系统工具应运而生,这给临床医生阅片及科研和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2],故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这方面内容,如讲授Auto-Report系统时,进行一些软件简单实例的应用操作。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与超声影像医学教学中,介绍计算机在超声图像处理中的应用,采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超声工作站,与多台B超相连接对超声图像进行脱机分析的计算机联网,这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的一些硬件知识,还涉及一些网络相关知识,最终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其探索知识的能力。
兴趣是指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常有积极情感色彩的人文知识[3],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倾向的情绪或态度。对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所以计算机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的很多内容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学起来较感兴趣。如通过桌面属性设置的学习,学生就想把自己的桌面设置得美观一些;通过Word学习,学生就想自己编制几份美丽的小画报;通过学习VFP基本编程技术,学生就想把自己喜欢的小游戏编写成VFP程序;通过网络应用的学习,学生可以轻松制作精美的个人网页,可以查询及下载所需要的资料等。
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师除需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4],还要注意常与医学专业教师及临床医生进行交流,阅读相关学术期刊,在授课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转变教师角色的同时还要强化教师作用。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做学生的引导者、参谋者、设计者、管理者和激励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现代教学模式,即双向、互动式的科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项目作业训练等相结合,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总之,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要适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要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达到利用计算机帮助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目的,从而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1]程明.对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国成人教育,2006,2:132~133.
[2]赵小龙,严传波.新疆医科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2,25:349.
[3]叶五梅.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122~123.
[4]王建文.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6:350~351.
G420
B
1671-1246(2010)15-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