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诚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不同植入方法临床观察
魏志诚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方法
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68例需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患者按病情分别施行常规眼球摘除肌锥内植入、眼球内容物剜除巩膜腔内植入、眼球内容物剜除巩膜壳后植入手术情况报告如下。
男50例,女18例;年龄5~82岁,平均35.1岁;右眼33例,左眼35例;眼球已摘除18例,眼球萎缩16例,眼球破裂伤17例,角膜巩膜葡萄肿12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眼内炎3例。
对18例眼球已摘除及3例眼内炎患者行二期植入,对其他病例行一期植入。
对已摘除眼球的18例患者行此方法。找出残留的上、下、内、外直肌,分离出肌锥腔,将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肌锥腔内,分别将上、下直肌和内、外直肌相对缝合,严密缝合筋膜和球结膜切口,结膜囊内放置临时义眼片。
对巩膜腔大的角膜巩膜葡萄肿及眼球破损轻的26例患者行此方法。沿角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及筋膜,向后分离眼周围组织,剪断视神经,剪除角膜,剜除眼内容物,仔细刮除干净葡萄膜,将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巩膜腔内,在巩膜表面做数个巩膜窗,以利于肉芽组织长入。严密缝合筋膜和球结膜切口,结膜囊内放置临时义眼片。
对巩膜腔小的眼球萎缩及眼球破损严重的24例患者行此方法。沿角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及筋膜,向后分离眼周围组织,剪断视神经,剪除角膜,剜除眼内容物,仔细刮除干净葡萄膜,在直肌之间放射状剪开部分巩膜,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从侧方植入巩膜壳后、肌锥腔内。严密缝合筋膜和球结膜切口,结膜囊内放置临时义眼片。
全部病例均顺利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术后眼睑外观饱满,义眼活动度满意,术后并发症如下。
68例患者均出现结膜水肿,轻者自行消退,重者经治疗5~7天消退。
结膜及筋膜切口裂开发生于第一种方法者3例,第二种方法者2例,主要由于筋膜后部积血,切口缝合时对位不良等引起。
上睑下垂发生于第一种方法者1例,与植入了较大的羟基磷灰石眼座有关,术后3个多月自然恢复。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脱出发生于第一种方法者1例,发生于第二种方法者2例,主要由于筋膜后部积血,压力过高,切口对合不良而裂开,直肌束缚力不均匀,筋膜下方瘢痕粘连等分离不充分引起。
羟基磷灰石是目前手术效果最好、术后并发症最少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人工材料,它是人体骨质的主要无机成分,在体液中稳定,其内联多孔结构酷似人体骨松质,这种成分与结构的组合使该物质有其独特的优点:(1)允许受体肉芽组织长入孔隙,即在植入物内部形成体液循环,改善了羟基磷灰石前面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减少破损和感染机会。(2)加强了植入物与受体组织接触的牢固性,植入体内将被高度接纳后与周围组织发生整合。(3)经X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植入机体后的组织学检查,证实该材料植入眼窝后不引起炎症和免疫排斥反应[1]。
本组资料中发生结膜水肿68例(100.0%),经治疗5~7天消退;结膜及筋膜切口裂开5例(7.4%),经一次结膜加固修复后愈合;上睑下垂1例(1.5%),术后3个多月自然恢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脱出3例(4.4%),经二次手术后复位。
从不同手术方法来看,第一、二种手术方法都出现了并发症,而第三种方法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说明眼球内容物剜除巩膜壳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法是一种使眼部美观的理想方法。
[1]林茂昌.现代眼部整形美容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R779.6
B
1671-1246(2010)19-0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