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培华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患者的常见问题,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一旦发生可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肺栓塞而危及生命。现将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骨科手术后DVT 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骨科术后并发DVT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4~78岁;其中左下肢21例,右下肢9例;其中股骨干骨折术12例,股骨颈骨折术10例,胫腓骨骨折术6例,膝关节置换术1例,关节置换术后1例;合并糖尿病5例,心脑血管疾病8例,脑血栓病史5年以上2例;术后出现DVT时间为1~12 d。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亮,患肢持续肿胀并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
本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病程不超过72 h者给予溶栓治疗,尿激酶8万U溶于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10 d;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0.4 ml(4000 IU),脐周皮下注射,2次/d,持续5~10 d。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入复方丹参20 ml静脉滴注,1次/d。本组30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3.1 DVT的发病机制 1956年就有学者把DVT的原因归为: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液淤滞三种因素。血管壁损伤:正常血管壁是血小板凝聚的生理屏障,当血管壁损伤后,血小板便黏附其上。发生凝聚,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进一步加重血小板的凝聚,促使血栓形成。手术、创伤存在血管间接损伤的可能;血液高凝状态:引起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凝固性增高的因素很多。一方面与手术有关,手术应激可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手术造成的失血、脱水可导致血液浓缩,血细胞相对增多;另一方面与患者的自身因素及合并的疾病有关:高龄、肥胖、吸烟、既往血栓形成病史、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症等,均可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静脉血液淤滞:患者高龄且合并多脏器生理退变和器质性疾病,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减慢,均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加上术后患肢长期制动,使血流进一步减慢、淤滞和局部组织缺氧,而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高。
3.2 DVT的防治 DVT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血栓形成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若并发肺栓塞则可危及生命。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膝关节活动以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并说明其重要性,使患者能主动进行;指导患者进低脂、适量高蛋白、多维生素、粗纤维清淡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告知患者禁止吸烟,减少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壁细胞的损伤。DVT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溶栓可使静脉血栓快速溶解并恢复静脉血流,还可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病程不超过72 h者可溶栓治疗,尿激酶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其生成纤维蛋白酶,发挥溶解血栓作用;抗凝用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具有很强的抗凝血因子Xa的功能,主要防止血栓形成;祛聚疗法: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密达类、潘生丁和丹参等,以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流,减低黏稠度,防止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继续滋长及改善微循环作用。抗凝和溶栓联合应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术后密切观察术区渗血情况,患肢皮色、皮温、感觉运动情况以及患肢肿胀及疼痛情况。对疑有DVT形成者,禁止热敷、按摩和患肢反复穿刺。
总之,骨折患者由于术后制动、仰卧及麻醉术后卧床牵引制动使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临床医护人员可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对预防DVT的发生至关重要。
[1]陆芸.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07,27(9):693.
[2]海拉提·托呼提.尿激酶溶栓治疗骨科术后急性下肢静脉栓塞22例疗效观察.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8):742.
[3]Choi BY,Huo MH.Venous thromboembolism follow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J Surg Orthop Adv,2007,16(1):31.
[4]唐泓源,张黎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52(8):631.
[5]冯会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实用骨科杂志,2007,9(9):153.
[6]肖秀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