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拓展

2010-08-15 00:42:18张建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线束靶区放射治疗

张建国

1951年瑞典学者 LeKsell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概念。采用等中心技术通过立体定向多线束把放射线聚集在病灶区实施一次大剂量照射治疗。由于线束从三维空间聚焦到靶点,使病灶区形成高剂量,靶外正常组织容积剂量很低。等剂量曲线在病灶以外陡降、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剂量界线分明,达到控制、杀灭病灶同时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有“γ刀”及“x刀”,既可用于颅内疾患,也可治疗身体各部位的肿瘤,既适于小病灶,也适用于较大病变靶区的治疗,但主要用于颅内良性及恶性肿瘤,且所治疗肿瘤最大直径均小于 4 cm。

1 方法

以往应用“x刀”立体照射技术,是利用直线加速器的外置准直器,外置准直器最大直径为 4 cm,来完成聚焦治疗的目的。而现在,我院依据病情,尤其是病灶范围、体积大小,权衡物理、生物优势比重,使用常规分割剂量或超常规分割剂量,选用“x刀”的照射技术进行常规治疗。但不用外置准直器,而利用内置准直器,这样可以将治疗范围随意扩大。我院目前采用“x刀”技术多线束聚焦治疗的方法,治疗的肿瘤范围扩大到直径大于 4 cm而小于 6 cm。就是用内置准直器将射野扩大,通过立体定向多线束把放射线聚集在病灶区实施放射治疗,保证了放疗全过程各环节的高精度,可使正常组织受量减少,减少放疗损伤,同时靶灶能得到最佳高剂量照射。使各种肿瘤得到了更有效的治疗。

2 临床资料

我院自 2007年 1月起,应用“x刀”立体照射技术,通过内置准直器将射野扩大这种方法已在临床中治疗了 60例患者,男患者 33例,女患者 27例,治疗的肿瘤直径均在 4~6 cm之间,其中包括肺、肝、胆管、胰腺及肾脏的恶性肿瘤,还有肝血管瘤。在选用单次剂量时,根据靶体积大小作为决定的原则,靶体积大时单次剂量要小,反之要大。我们使用的单次剂量是 2~4Gy之间,而总剂量要依据肿瘤分期来定。对放疗后的这些患者跟踪观察 6个月~1年,均未出现明显的放疗并发症。

3 结果

大家知道,放射治疗受照正常组织范围大则反应重,放疗并发症率高,受照正常组织范围小则反应轻,并发症率低,这是临床公认的事实。为了提高病灶治愈率,又不增加正常组织放射治疗后期损伤并发症率。目前采用“x刀”技术多线束聚焦治疗,虽然照射野扩大,也可以解决靶区病灶增大时而不增加正常组织损伤。因多线束可将正常组织受量分散,受量减少,而靶区聚集高剂量,这样就达到了我们需要的治疗效果。我们应用这种方法已在临床中治疗了 60例患者,肿瘤直径均在 4~6 cm之间,肿瘤位于胸腹部。通过临床观察 6个月~1年,没有一例患者出现正常组织或器官放疗后严重损伤的放疗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放疗并发症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

4 讨论

我们应用“x刀”立体照射技术,就是使靶区剂量分布集中,而靶区周边剂量梯度变化较大,靶去内及靶区附近的剂量分布不均匀,靶区周边的正常组织剂量很小。而且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受到同等剂量的照射,却产生不同生物效益,正常组织的副损伤往往要大一些。随着射野的增大正常组织受着量也会增加。所以,我院应用“x刀”立体照射技术,因多线束可将正常组织受量分散,受量减少,而靶区聚集高剂量,这样可以降低并发症率,较好的解决了正常组织副损伤的问题。在以后的治疗中继续应用上述方法,并观察治疗后的远期疗效和副损伤。治疗实践中继续积累经验,总结更多的临床病历,更好的应用于肿瘤患者,并将肿瘤治疗范围进一步拓展。

[1]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2]曾逖闻,等.现代良性病放射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线束靶区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核安全(2022年3期)2022-06-29 09:17:56
线束工业软件应用之中线CAD标准版
汽车电器(2022年5期)2022-05-23 12:06:18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04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的选取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