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景娜
(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职业技术学校)
在政治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毕景娜
(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职业技术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学习生活提供正确的思想保证,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要靠引导,这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面向新世纪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政治教育 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对人生、对各种关系的看法或评判标准。这种认识形成的正确性、科学性最直观的是来自学校的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学生的任何行为,都是发源于其的内心指令。一切社会道德规范,只有当它成为学生的内心信仰和要求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不仅从理性上认识应该这么做,而且从内心情感上也甘心情愿地去这么做的时候,学生的道德信念才能是坚定的、稳固的。审美教育正是依靠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教育,通过情感的变化来分辨美丑,自觉地趋善避恶,实现道德的升华。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欣赏与创造中的时候,由于注意力的转移,生活的变换,情感的净化,就可以超脱自我,心情开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从而使情绪稳定,保持心理的平衡。通过审美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训练思维能力,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美好的世界,追求健康理想的生活。审美理想是在生活中追求、向往的一种完美的生活境界,是与社会政治理想密切联系的。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先进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中发掘美的内涵,美的心灵、美的理想,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自觉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包括在政治理论课中穿插一些文明礼仪的讲解,更应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审美能力的提高,提高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不外乎学习、实践、自我修养、制度约束等。学习在某种意义讲也是教育,要使学生的人生观在教学中实现并在实践中磨炼、升华,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水准,让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坦然地接受各种挑战和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学生的思想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并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充实和完善,整个教育内容一方面显得很零碎,另一方面也显得很空泛,一些问题的认识与时代特征和当前实践贴得不紧,内容陈旧,一些问题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概括,很肤浅,从而使整个教育难以对学生形成说服力。
学生的人生认识来源于家庭生活和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学生的人生观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现代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研究学生人生观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学生人生观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科学引导,以实现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科学转移。
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诸多矛盾,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坚持师生间相互尊重,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交流,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群体教育。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实现相互影响和相互教育。
对于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初步形成的青年学生来说,最根本、最长远的办法则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激发、培养他们的人生追求。只有当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人生的真正价值时,他才不会放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不难看出,人生理想在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政治教育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理想,并承认其合理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应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理想,对学生提出的某些理想表现出厌烦、冷漠的态度,甚至认为学生多事,强调客观理由太多,太强调个人利益,这样会激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善于把教育的理想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的理想,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简言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情感使人际交往变得深入、丰富、细腻。它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德育成功的前提。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形成较强的意志。当代学生的情感是复杂、动荡、微妙的。他们常常因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一时得不到满足而悲观失望。他们的情感一般易于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有时也表现为内向性和闭锁性,这是由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自信心很强,不愿望把内心秘密和真实思想轻易向别人吐露。这就要求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发挥情感在生活实践中积极作用。同时在教育中充满爱心,争取以真情叩开学生的心扉,努力进入他们的精神天地,从而引导学生在人生观上不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1]张树林.运用导读教学法培养政治阅读能力.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3.
[2]曹宝静.中学政治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7.
[3]曹阳.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4]邓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师生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