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三农”观及其启示

2010-08-15 00:42高广景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三农现代化农民

高广景

邓小平的“三农”观及其启示

高广景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臻于成熟。邓小平强调:农业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根据中国国情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邓小平;“三农”问题;基本架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对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和战略性意义。在长期的建设、改革过程中,邓小平以非凡的胆识和超人的智慧提出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历史借鉴。

一、“三农”问题的认识脉路

邓小平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进一步发展,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臻于成熟。针对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邓小平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三大改造”的顺利实现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为了尽快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不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建设过程的严重曲折。在随后的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邓小平强调增加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吃、穿、用的问题。他说:“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1](P322)同时,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包产到户”、“责任田”等农业发展形式,邓小平指出:“怎么解答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应该‘百家争鸣’,大家出主意,最后找出个办法来”,“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1](P323)他还用四川人经常讲的一句话阐明生产关系调整的必要性:“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看来,不论工业还是农业,非退一步不能前进。”[1](P323)这些正确的意见虽然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但毕竟是在人民公社的体制框架内的有限调整。对小平的这些宝贵思想对当时农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邓小平从我国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生产力落后的国情出发着力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70年代中期,复出后的邓小平对农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指出:“四个现代化,比较起来,更加费劲的是农业现代化。如果农业搞不好,很可能拉我们国家建设的后退。”[2](P9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三农”问题做了更加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稳定了,发展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生活有比较显著的改善了,中国就稳定了”[2](P982),从而确立了“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创新性见解。在农业的发展道路上,邓小平提出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提出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发展的最终结果上,主张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由于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980年3月19日,邓小平在谈到农业问题时说:“要讲经济效果,增加社队收入,使一些社队和农户首先富起来。”[2](P611)这一时期的改革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连年丰产丰收,绝大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国以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在世界发展史上可谓是一个奇迹。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邓小平主要从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三农”。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放缓,同时,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出现了许多剩余劳动力,对此,邓小平提出,将来农业发展要靠开发高端技术和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来解决。他说:“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3](P275)针对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邓小平主张在本地消化,而不必通过大量农民进入大城市的方式来解决。此时,乡镇企业的兴起为他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谈及中国改革时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2](P1194)对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2](P1310-1311)这一宝贵思想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三农”思想的基本架构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深刻,不仅包括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民的主体地位、农业发展的动力等问题,还关涉农业的现代化走向。

(一)农业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邓小平常说,中国能否稳定关键要看农村稳定与否。如果农民的生活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2](P1038)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来源,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了原料,为国家工业发展积累了资金。197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以大畑忠义为团长的日本时事通讯社代表团时指出:“中国的经济必须要照顾到农业。农业不前进,一定要拖工业的后退。”[2](P514)同时,农村还是工业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像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交往,但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国内。如果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村不发达,没有购买力,那样,哪会有国内市场?”[2](P724)邓小平上述看法描绘了我国农业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为了调动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邓小平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指出:“文化大革命”前,在农业问题上“采取了一些超越我们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P724)现在“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尊重和扩大生产队、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建立责任制,这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2](P747-748)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六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迅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时期。农业平均每年增长8.1%,而从1953年至1980年,平均每年增长3.5%。1984年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达4073亿公斤,人均口粮达到393公斤,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4]。

(三)把科技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改革之初,在正确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此时邓小平对农业问题的思考更进了一步:“落实了农业政策,农业形势很好,但靠政策只能解决一段时间的问题,农业还要靠科学,要尽快解决肥料问题。”[2](P807)显然,邓小平把农业的发展和农村根本改观的主要立足点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他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3]正是基于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同时,他还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把农业科技人才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他认为,农业增产还有很大潜力,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今后要进一步提倡科学种田,还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让他们在农村发挥作用。”[2](P949)他还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为此,亲自领导过问了一些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诸如“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等。

(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耕地少,人口多;积累少,底子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道路。邓小平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5](P164)同时,世界各国的人口、资源、自然禀赋、历史传统等差异,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5](P362)

基于这种考虑,邓小平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构想。在制度依托上,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在战略重点上,指出要紧抓粮食生产不放,确保粮食安全;在基本动力上,主张政策要相对稳定,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在外在保障上,强调要密切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和非农产业互补,使农村与城市相互促动,逐步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乡村的反哺力度;在物质基础上,主张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6]。这的确是一条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几点思考

邓小平丰富的“三农”思想和生动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启示。

(一)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尊重农民的伟大创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邓小平认为,农业政策要具有相对稳定性。1992年,他在南巡时强调,要“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一变人心不安,人们就说中央的政策变了。”[2](P1342)但邓小平同时指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他在审阅十四大报告时指出:“关于农业问题,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我以前提出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如果农民现在还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就不要着急。条件成熟了,农民自愿,也不要去阻碍。从长远的观点看,科学技术发展了,管理能力增强了,又会产生一个飞跃。”[2](P1349)

当今,农业生产率以及科技贡献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在不断地向城镇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在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情况下,依法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发展多层次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逐步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

(二)坚持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工业的发展,但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支持农业的发展。1977年11月,邓小平在听取中央其他领导人汇报经济计划问题时说,从长远来看,“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要逐步缩小剪刀差。将来要考虑提高粮价。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很大的政策。”[2](P241)邓小平还从工农联盟的角度对此做了深入的论述:“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这是个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2](P83)邓小平主张要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增产又增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农村市场,保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当前,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正在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实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刺激农村消费需求,大力开拓农村市场。这些措施的实施正是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乡村的具体体现,既验证了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预见,也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的现实状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三)走科教兴农之路,建设生态农业

无论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还是反观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中国只能走科教兴农之路。邓小平对此高度重视,并提出要加大对农业科研队伍的教育和培养。在追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面对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突出的生态问题,邓小平主张要实行大规模还林、还草、还湖等措施,他还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作为造福后代的千秋伟业。1983年,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人谈话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作物单产,发展多种经营,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2](P882)由此可见,邓小平把农业生态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有机结合了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切实把农业科技的发展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挥各方力量实现农业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尽快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农业生态保护上,实行退耕还林,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期限,加大力度筹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资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这些措施的实行必然会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正处在新的历史拐点上,“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激流勇进,迎难而上,农业现代化进程就会顺利推进,农村欣欣向荣的生动祥和局面就一定能够实现。

[1]邓小平文选(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7.

[4]何 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3.

[5]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孙迪亮.邓小平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贡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

责任编辑:陈文杰

book=25,ebook=188

A849

A

1008-410X(2010)06-0025-04

2010-03-18

高广景(1981-),男,安徽太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北京 100102

猜你喜欢
三农现代化农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