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衔接艺术

2010-08-15 00:49马正荣
中学语文 2010年12期
关键词:导语孔乙己教学内容

马正荣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衔接艺术

马正荣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衔接问题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衔接方式有导语衔接、知识点衔接、重难点衔接和深化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熟练掌握几种衔接方式的同时,还要注重衔接方式的思想性、趣味性、启发性、整体性和连贯性,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 衔接艺术 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教学中各环节的衔接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课堂教学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这个衔接关系应遵循一定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衔接应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教学节奏的特征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将各环节的衔接方式归纳为导语衔接、知识点衔接、重难点衔接和深化衔接四种请况。

一、导语衔接

所谓“导语衔接”,就是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注意力由其他方面转移到老师设置的教学情景中来,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趋向。教学导语衔接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1)从旧知识出发,引进新课内容,即引入性衔接;(2)显示预备知识,为攻克难点做准备,即预备性衔接;(3)新旧知识对比,以引起警觉、防止混淆,即对比性衔接;(4)针对学生容易疏忽或理解偏差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患未然,即预防性衔接等等。导语衔接出现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一般用于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架桥衔接,导入新课。教师往往通过前后知识联系、引用诗文佳句、使用道具插图、播放音乐歌曲、讲小故事、介绍背景、设疑提问、启发谈话等方法作铺垫,灵活巧妙地衔接到新课内容的教学。这种衔接要求“近”——贴近教学内容,“新”——新颖生动,“简”——简明扼要,“短”——短小精悍。巧妙的导语衔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叶圣陶语)。如一位老师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这样设置的: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这位老师的导语衔接既驱走了学生的课间余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引起了学生学习本文的浓厚兴趣,起到了投石击浪之效。

二、教学知识点间的衔接

这种衔接贯穿于教学内容之间。教师常常采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或递进式的话语,将教学内容中的各知识点串连起来。这种衔接要求自然连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恰当的衔接能将教学内容步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理解接受,体现教学进度的推进,达到既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习欲望,沟通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又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产生“跃而获之”的念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可以设置了这样一组问题: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不是只让大家笑一笑而已?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其动机何在?目的又何在?这些问题先易后难,连续展开,是教学内容的衔接,包含了语文教学的要点和关键,体现了教学进程的推进。又如讲授散文《雨中登泰山》时,可以这样导引过渡:“(作者启程登泰山了)你们看到的雨中泰山是怎样一幅景色?过岱宗坊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奇景?”学生通过阅读,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第一个波峰(虎山水库奇景)尽情地欣赏一番之后,教师又往前推进说:“尽管黄锦、白纱的美景引人入胜,但‘雨大起来了,不得不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为什么叫‘七真祠’呢?祠中最传神之作是什么?怎样传神?”学生简要地介绍第二个波峰之后,教师又立即过渡:“雕塑的传神之作虽然使我们享受到了艺术美,登绝顶领略无限风光毕竟是主题。让我门继续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路行来,从一天门到二天门,沿途见到哪些奇景?”……最后又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顶又是怎样的风光呢?让我们带着胜利的喜悦,来欣赏这仙境般的美景。”当老师用这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层层递进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波峰上去,这样就把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得天衣无缝。

三、重难点的衔接

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中介,是教学进程中把学生引向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向导。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需要教师为学生架设一座“桥梁”——目标衔接。这种衔接需要教师选准切入点、突破口,或增加知识的介绍,或举例说明、触类旁通,或将难点化成浅显的几个方面等等,从而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掌握重点、攻克难点。这种衔接要求深入浅出、有的放矢、达成目标。如教学《孔乙己》一文,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是难点。要解决好这一难点,教者可以从两个方面分别提出若干小问题作为突破这一难点的衔接:(1)为什么孔乙己是“大约”死了?——①当时孔乙己处在怎样的社会环境里?②孔乙己有着怎样特殊的身份?③哪些人笑孔乙己,为什么取笑他?(2)为什么孔乙己是“的确”死了?——①孔乙己的两次出场,在外貌、神情、动作上有哪些变化?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③孔乙己的必然下场说明了什么?这两组环环相扣、深入浅出的小问题学生不难回答,再将小问题的答案综合起来,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当学生读完课文《雨巷》时,老师质疑:“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这首诗美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学生:“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

老师:“心里难受吗?想去安慰一下诗人吗?”

学生:“是的,当然。”

老师:“有难受感我们就基本上理解了这首诗,而且我们品质良好,有同情心。这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我们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回答,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思路由简单的文本解读引入到诗的意境和主旨探讨层面上来了。

四、深化教学内容的衔接

这种衔接常用于阶段小结或综合阶段。这种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和知识迁移训练;可以启发学生理清教学内容的本质,掌握其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一位老师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时,结束时作了如下的深化衔接:“鲁迅先生如此善用比喻,同学们同样能用。说明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选择、拿来。假如把我们的国家比成一间大教室,我们要开放、学习可以用什么作比?”“打开门窗的目的是什么?”“进来的除了新鲜空气,还有苍蝇、蚊子,怎么办?”“大家也学着鲁迅先生,应批判什么?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在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小结道:“运用新颖形象、通俗易懂的比喻说理,使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同学们如能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中,定能文采斐然,妙趣横生。”这位老师的深化衔接就体现了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

语文教师要掌握和运用衔接艺术,就应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多种多样的衔接方法:或搭桥铺路,自然衔接;或转向质疑,提问衔接;或演绎论证,分析衔接;或启发类比,比较衔接等等。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课堂衔接艺术都必须遵循这样几个原则:(1)思想性,语文教学必须与育人紧密相连、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故衔接的设计与实施必须注意思想性,做到文道结合,既教书又育人,切忌为单纯追求学生的兴趣而采用低级趣味的方法。(2)趣味性,衔接要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有趣味感、幽默感,且花样百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3)启发性,衔接艺术讲求针对性、启发性、可接受性,“针对性”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基础来设计,“启发性”是指要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可接受性”是指衔接要设计要难易适中,让学生容易接受理解。(4)整体性,巧妙的衔接应使课堂的结构更加紧凑、师生配合更加和谐,但应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万不能节外生枝,使知识脱节。(5)连贯性,衔接要连贯自然,不仅是教师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显得从容自如,还必须是这个问题确实能引起另一个问题的思考,或者说,这个问题的内涵和另一个问题的内涵具有必然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各环节间成为密切相连的有机整体,那么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间衔接性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回民中学。

猜你喜欢
导语孔乙己教学内容
导语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导语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