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苹
(浙江杭州余杭区乔司镇中学)
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与评价
◆高月苹
(浙江杭州余杭区乔司镇中学)
为学生科学设计作业与评价,实实在在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把休息娱乐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学得开心、玩得开心,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基于上面的认识,笔者就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与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
科学作业 作业设计 作业评价
从照片上看,他是一个多么阳光的男孩,他正在茁壮地成长。但是,自从进入初中以来,随着作业量一天甚于一天,他很少有时间再去参加体育锻炼。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我儿子一个人的身上。由此,我就想到了科学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实实在在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把休息娱乐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学得开心、玩得开心,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
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科学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重复,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念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新课标下的中学科学作业不再完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科学作业,体现了科学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增强体验的学习途径。作业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要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老师对作业设计和评价做出适当的改革。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如下表述:“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要尊重学生选择,包括选择难易,选择完成时间,选择作业数量,选择批改。作业内容选材要从课本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移,设计的题目考虑学生是否需要,学生是否可能,学生是否乐意等因素。作业设计要有学生参与(如编制测验性作业等),设计主体将从单一教师向学生或家长共同参与转变。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强调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为我们在实践中优化科学作业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对评价有如下表述:“评价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教师凭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去下结论;评价的结论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观点只要有理有据就应鼓励;评价应以目标为依据,以发展为根本,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应当鼓励。”这为我们在实践中优化科学作业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层次性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
这一组层次分明的作业题,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三种难度的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实行同一起点,不同的人达到不同的终点,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
(2)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探究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科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
学生在探究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区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含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独特的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就会达到“资源共享”的优化组合效果。
(3)实践型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科学实践,科学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实践性作业把科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不再感到学习科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
此类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
(4)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每个成年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起事会觉得轻松异常;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不愿意的事就举步艰难。以往的机械重复的作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我们科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
娱乐中有学问。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练习,使学生觉得完成作业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负担,从而表现喜悦和求知欲望,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在轻松的气氛中大大增强创新能力。
(5)开放性作业,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规定好的河道里”(泰戈尔语)。那种制造标准件的作业,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该摈弃那种问题答案绝对性的作业,将之向开放性的作业接轨。
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而开放性往往是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只有注重开放性,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潜在的思维品质。
(6)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学会合作已经成为 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因此,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分工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形成学习的动力。所以,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主要理念。
(7)做好反思型作业,促进有效性的实现。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后,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组织学生交流成功和不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把自己课堂上的听课感受,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过程中自己想到但未与教师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问题不同解法的探讨,通过作业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在师生之间找寻了一个相互了解、交流的固定舞台。
无论作业设计有多么新颖,方法有多么先进,如果在评价上采取老一套的方法,新内容和新方式的价值就根本体现不了,因此,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十分重要。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那么,如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的评价呢?
科学地评价作业,首先要明确答案的多样性和评判的互动性。新作业观体现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等,决定了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评判学生作业时摒弃过去用“标准答案”一把尺衡量的观念,树立“言之有理即可”的思想,甚至树立向学生学习的思想。由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老师的评判就难免会有缺漏或错误。可以让学生对老师的批改进行反批改,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批改中,缺漏可以得到弥补,错误可以得到纠正。不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深刻,老师也能与学生教学相长。
科学地评价作业,其次还要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在“新课改”环境下,作业的评判应注重过程性和激励性。在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应是主体,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
对于作业完成不太理想的同学,一般也不要直接批评,更不要在作业上很直白地指出,最好送他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这样不但不会引起师生间的对立,反而会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又可以创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在感受着来自老师的尊重和期盼。
科学地评价作业,最后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给予评价。采用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即,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于传统意义的“对”与“错”上,要多层次、多维度地看待学生作业。
教师必须有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等于放弃教师引导。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总之,从作业中发掘学生不同领域的长处,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有利于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好品质迁移到科学学习中来,使作业评价更好地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是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要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学是无止境的,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希望广大教师都能关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只要老师心中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作业,科学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