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中保
[作者通联: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评议文章】单学文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从〈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等争鸣文章说开去》,原载《语文学习》2009年第4期。
【原文提要】《语文学习》2009年第2期刊登了徐默凡、李明洁两位语言学研究者对考试命题语言的批评文章。作者认为这两篇文章虽然一篇说高考,一篇说中考,但其基本的立场则是判定语文考试的文学比重高是一个错误导向,并提出了应当改变这一导向的结论。针对这一观点,作者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并通过命题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
单学文老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的观点,其实并非新论。纵观近三十余年来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是有一个以文章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过程的。
文章与文学在高考中的出现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0年,是文章类阅读材料一统天下的局面。第二阶段,1991—1997年,是文章为主,文学作品偶尔出现的阶段,这个时期基本上是科技类文章和社科类文章各取一篇;科技类文章多选自《参考消息》、《新华文摘》、《中国科技报》等报刊,反映的大都是最新的科技成果,涉及领域广泛。从分值上看,科技类文章分值高于社科类文章,大概高出8—10分左右。两者总分值在28分和30分两个数字间徘徊,没有太大的波动。而文学作品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7年间总共出现了2次,1991年选用了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1993年选用《青菜》。第三阶段,1998—2008年,是文学作品为主,文章类作品交替出现阶段。随着新大纲的推行,新教材的使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文学作品阅读在近五年的高考阅读能力测试中成为重中之重。这些年,文学作品几乎年年出现,如1998年的《报秋》,2000年的鲍昌散文《长城》,2001年的(美)克里斯托弗散文《门》,到2003年的柯灵散文《乡土情结》等;而文章类作品则是交替出现,在比重上,更是相差甚大,如果仅仅就现代文来说,2002—2004年,文章分值占全卷总分的8%,而文学作品则达到了总分的12%。2005年后,文章类阅读比重进一步降为6%,而文学作品则升为15%,对文学作品的考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导向。在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至二十一世纪初期,科技以迅猛之势席卷许多领域,社会整体上崇尚科技,科技理性压倒人文理性,反映到高考语文阅读试题上,科技类文章的比重有所加大;近年来,人们开始提倡人文价值的回归,对科技理性有所消减,科技类文章的比重在2005年有所下降。文学作品急剧上升,一方面体现了当代人文主义的回归;另一方面,与文学作品本身蕴涵丰富的人文因素有关。现代文学作品除了语言的优美隽永外,它还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因子,有利于调动考生的审美鉴赏激情和对艺术语言的感悟、品味。此外,文学作品阅读的加强还与人们对语文学科属性认识的转变密切相关。二十世纪80年代末,工具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语文高考阅读测试以科技类和社科类阅读材料为主。而到了90年代末期,语文学科属性的人文主义开始勃兴,在2003年版的《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在语文高考阅读测试中文学作品开始受到重视,不但在文言文阅读中加入了古诗词的鉴赏,而且在现代文中文学作品的比重远远高于科技类与社科类文章。
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是以文学为主还是以文章为主,从近三十余年来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材料类型的选择上看,可以发现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与语文课程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可以说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材料类型附合了整个语文教材体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文体上来看,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按古代诗文和现代文的循环来编排的,语文高考的阅读测试内容和教材文体分类一致。2.从所选文章的内容来看,选文和语文教材内容是一致的。以文言文为例来说明。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所选材料类型和高中语文课本所选录的文言文类型基本一致,按照文体和时代,普通高中教材文言文课文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诸子散文,这类作品起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文言文基本功,通过这些古代文言文典范来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等相关基础知识。二是史书人物传记,这一直是传统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文的主流体裁。其特点是篇幅长,专属名称多(如官职名称、地理名称),政治用语多。教学上侧重于阅读和理解,兼顾语法、词汇讲解。三是唐宋至明清的中古近代散文,其特点是浅显易懂,行文流畅,思想深刻,启人心智。教学上侧重于阅读理解和陶冶情操。从前面对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以诸子散文和史书人物传记为主,基本上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贤妻良母,选文思想性强,传达的一般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内容上和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基本是一致的。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材料也与教材关系十分密切。二十世纪90年代前取自教材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占相当大的比重,直到1991年高考选择了一篇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文章《世间最美的坟墓》,语文教材才变成一个能力迁移的例子。到2005年高考选择的阅读材料基本来自语文教材之外。随着高中语文教材“一纲多本”局面在全国的出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行语文教材。这种选材命题的用意在于突出对考生语文能力的测试,避免出现死记硬背和押题的现象。但是通过对近三十余年阅读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考语文阅读测试的考试内容,与教材关系十分密切。尽管阅读材料大都取自课外,但是现代文要考核的各类常用文体以及文章的关涉内容都是在教材学习中学过的,淡化课本命题,却处处有课本的影子。
第二,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缺乏联系。我国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材料的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迫近程度较低,体现更多的是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所谓迫近程度,首先是指与社会现实的接近水平——是否源于生活实际又为真实交际服务;其次是指材料与考生的思想,生活的交涉距离——是否被学生所关注并贴近他们的生活范畴。这些年的社科类文章涉及文艺学、教育学、文化学、考古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各个方面。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反映的大都是最新的科技成果,文章涉及领域广泛,选文注重高新尖等前沿性、前瞻性科学技术的信息描述。但是这些材料对考生来说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超越了学生的生活范围。如郑友霄以2004年的语文高考的科技文阅读为例,认为目前的语文高考科技文阅读严重背离了学生的生活,存在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出题者混淆了普通阅读和专业阅读的界限,这种只有相关专业人员才能阅读和只有他们才可能读到的阅读文本拿来给我们这些可能一辈子都在进行普通的常规的阅读的考生,其阅读的价值何在呢?”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考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可曾有一分语文的影子在起作用?这种几乎剥离了考生所有的知识背景进行文字阅读的考核办法,正像所有扒光了羽毛的鸟儿到上帝那儿选美一样,表面上倒是十分公平了,但谁是乌鸦谁是凤凰也就无法区别了。①”纵观近10年来的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内容以文史、科技知识为主。高考为何偏爱文史、科技类文章?大概是从高校招生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大学里的专业大体上可分为文理两类,考生如果能读懂文史、科技类文章,便可适应大学深造的要求。殊不知,这种想法完全忽视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和考生的实际,把原来是对语言理解的测试变成了大学预科式的专业知识的测试。我们知道,阅读专业性强的文章,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有较丰富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而这些和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
与考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测试也同样明显,如2001年《门》、2002年《话说知音》、2003年《乡土情结》,这些都是带有哲学意味的人生随笔,道德意义重于交际价值,客观而言,某些人生感悟对于这个年龄的学生而言是较为间接和生涩的。高考带有强制性,限制时间和空间,要求他们在这种情境中有感而发,针对微观问题进行宏观把握,不能不说有点勉为其难。章熊对此也批判道:“有的选文不当,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偏颇,试题亦不加分辨地引导、逼迫考生就“范”,甚至跟着矫情夸饰,或者选文的时间(写作年代及作品背景)、空间(社会和环境)与当代学生存在较大的距离、隔阂;有的试题幼稚,或者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正所谓‘你不问,我还看得懂,你越问,我越看不懂’②”。
第三,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材料注重对“篇”的考察。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语文高考基本上都是“篇”的测试,古代文中的古诗词和现代文中的文学作品全部是以篇的形式出现的,文言散文、社科类阅读和科技类阅读则全部是以摘录的形式出现的,这些摘录多是由三到八段文字组成,且多是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人物或者是围绕一个情节展开,虽然是节选,却独立成篇。
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注重对“篇”的考察是受中国古代重“文”的传统影响的,在中国古代,文章被誉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国古代传统中,知识分子通过文章阐发微言大义的圣贤之道,代圣贤立言,从而获得不朽。经邦济世、经邦治国,历来是中国人写文章的第一推动力。这一影响体现在语文教育中,在教材上,文选型教材由一篇篇文章组成,教师在教学中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教,学生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学,先学字、词、句,再学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最后学习文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这种教文章、学文章的模式至今并无实质性的改变。
评价一名学生的基本素养,评价一名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标准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手段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评价与监控,这些是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在新世纪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质量监控要求,克服以往教育对学生评价的不足与缺陷,开发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了测量与评价,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PISA是英文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 Assessment的简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策划进行的一项大型、国际性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其测试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其中的阅读测试对我们的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PISA认为阅读能力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的知识和潜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而对阅读材料(或文本)进行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③”基于此,在PISA阅读测试材料的类型上,PISA认为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需要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技能,因此将阅读材料的选择与题目的设计、能力的考查贯通起来考虑,就增强了阅读材料选择的目的性和针对性。PISA根据阅读任务的不同,将阅读材料分成了两种类型: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文本主要是指以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散文类文本上,依据连续文本的内容,以及修辞目的,连续文本可以分为描述、说明、叙述、论证等不同的形式。非连续文本则与连续文本的组织结构不同,依据格式可以将非连续文本分为数据表格、目录、设计图、地图、曲线图、广告等。连续性文本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在表现方式上可以分为:描述、说明、叙述和论证。以往的阅读测试往往将评估的重点放在连续文本上。PISA则基于学生今后在成人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写作文本,故增加了非连续文本的比例。如在2000年的阅读测试中,非连续文本材料占到了32%,2003年、2006年,则分别增加到了3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PISA阅读测试的测试材料在类型上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基于学生现实生活。PISA认为,离学生最近的是个人的生活。PISA阅读测试强调的是要考察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的阅读能力,强调要测量学生应用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秉承这样的设计思路PISA的阅读测试试题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试题设计不是人为编制的问题,而是大量地运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注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在设计问题时,关注学生的实际阅读经历和阅读实践,关注在实际的生活状态下运用阅读技能的情况。可见,与以往的阅读测试相比,PISA中阅读测试更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具实用价值。第二,为了学生未来发展。这是PISA中阅读测试的另一个设计思路。针对过去的测试集中于学校里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状况,PISA报告强调指出:“评价的内容并不是中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是他们是否掌握与他们将来生活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④”PISA认为,由于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将来生活所需要的每一种知识和技能,要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必须在关键领域中如阅读、数学和科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学校的功能不在于使学生学会事实(learntoknow),而是学会如何学习(learntolearn);那么,测试的目的就不是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潜力,要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与将来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PISA提出了为学习而阅读,为发展而测试的目标,PISA中阅读测试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用到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还包括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阅读知识和技能。在今天的学习型社会中,阅读是学生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PISA中的阅读测试强调学生的未来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语文高考是考文学抑或是文章,PISA中阅读测试内容对我国的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应联系学生,走向情景化、生活化。PISA报告指出,15岁的青少年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成年以后所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终身学习奠定稳固的知识基础。PISA测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之所以用“素养”(Literacy)这个词,是因为要反映所评价的更广泛的范围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包括学生在这三个领域内应该获得知识的内容和结构,需要操作的过程,和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环境。这体现在阅读材料中,PISA认为人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阅读文字材料的,不同的阅读情景会导致有差别的阅读活动,因此,PISA的阅读测试试题十分注重试题的情景化和生活化,试题设计均以社会现实生活为设计框架,测验的内容均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实际,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呈现问题。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有助于考察学生运用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目前,我国的阅读测试试题和学生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如文言文阅读测试中的古代文化、科技说明文中的尖端科技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这些内容,往往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但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阅读这些内容,结果造成学生被动地阅读,使学生难以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难以发挥真实的阅读水平。鉴于此,阅读测试的阅读材料应回归社会的现实生活,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第二,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应联系实用,拓展阅读材料的类型。PISA中阅读测试根据四类不同的阅读目的广泛选择了不同的阅读材料,它基本上涵盖了学生在学校内外的阅读活动中所能接触到的所有阅读材料的种类。阅读材料类型的多样化一方面更符合学生真实的阅读生活,另一方面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我国的阅读测试在阅读材料类型的选择上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文体的视角出发来选择阅读材料,如语文高考的阅读材料主要分为文学和文章两类,文章包括社科类和科技类,这些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二是在文体的比例上,又以文学类材料为主,实用类文章往往是被忽视的,很少出现在试卷中。在我们日常生活真实的阅读活动中,人们很少是按照文章体裁来阅读的,更多的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需要来阅读。在阅读材料的类型上,不仅包括文学的阅读,还包括实用文章的阅读,并且实用文章的阅读往往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PISA阅读测试中,实用文章阅读在2000年达到了32%,在2003年、2006年,则分别增加到了36%。实用文章是学生日常生活阅读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文章阅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测试中,应拓展阅读材料选择的视野,广泛选择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 — ———
注释:
①郑友霄:《高考试题背后的支撑知识及其引导价值反思》,《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4期。
②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③④http://www.pisa.oec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