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解题意识——兼析2009年全国卷I现代文阅读

2010-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0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工装答题

孟 华

[作者通联:江苏江都中学]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硬的一块骨头,考生要想啃下这块骨头,除了平时大量阅读形成的敏锐语感和平时训练而掌握的一些解题方法外,还要强化五种意识。

下面以2009年全国卷I现代文阅读的解答为例具体阐述。

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石油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窿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

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的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7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可以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与生俱来地生长在沙漠中一样。

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

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_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3.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分)

4.(6分)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 分)

《彩色的荒漠》是当代诗人、作家雷抒雁于2006年4月8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抒情散文,此文以活泼的语言、优美的笔调描写了大西北独特的自然风景以及石油工人开发大西北火热的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精神和人文意识,又文理交融,意境苍凉雄健,符合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水平。全国卷四道题分别从“鉴赏作品的形象”、“分析作品结构”、“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对考生的阅读理解以及语言概括能力进行考查,充分体现新课改注重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理念和《考试说明》“注重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的精神。

一、文本意识

现代文阅读的所有题目都源于选文,哪怕是探究性的、引申性的题目也不会脱离原文而不着边际地进行所谓的探索。《彩色的荒漠》原文较长,选入试卷中已作了删改,保留了八小节。前四小节由远而近,由整体而局部地描写了戈壁滩荒凉单调的深秋景色;后四小节用对比、排比、比拟、想象等手法描写在恶劣环境下石油工人为西气东输英勇奋战的劳动生活场景,特别是描写了工人们红色工装如花如霞的色彩。文章前部分描写荒凉单调的景色反衬出后部分石油城色彩的绚丽缤纷和建设者红色工装的鲜艳夺目。而工装红色这一“荒漠里令人难忘的色彩”又寄寓着作者对石油工人不畏艰险的豪情斗志以及为祖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讴歌,也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全国卷中的四道题目都是基于对原文这样的理解而命制的,考生吃透了文本,也就能把握命题的意图。

现代文简答题或相对文章某一部分甚至某一句话理解的单项阐述题,或相对全文理解的综合分析题,无论是哪类题目选文中都有对应的答题区域,答案要点常常暗含其中。第一题的答题区域是第一段;第二题的答题区域分别在两个句子所在的第三、第六段;第三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简述题,答题区域主要是第六段,兼及前后文;第四题的答题区域在第七段。要回答第一题中关于第一段描写的戈壁滩景色显示出的特点,就要细读第一段,抓住“茫茫的戈壁”、“黄沙漫漫”、“无遮无拦的穹隆”、“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灰色,到处是灰色”等语句分析提炼,“环境恶劣、色彩单调”的特点就不难概括出来了。

命题者命题依据选文,考生解答也要依据选文,因此,文本意识,命题者必须具备,考生更要具备。

二、问题意识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现代文阅读一般围绕内容、主旨、语言、结构、技法等方面设题。第四题两个问题,第一问“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是就技法角度设题的;第二问“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就主旨角度设题的。命题角度规定着解题角度,考生应明确问题的指向和项数,才能朝着正确方向去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有的是一问,有的是两问甚至更多,有的还规定了答题要求。第一题表面是要考生回答一个问题,实际是要回答戈壁滩的特点及其作用这样两个问题;第三题是回答一个问题;第四题两问,而且两问之后还有 “简要分析”的答题要求,如果只回答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也不符合要求,两问应这样答:

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1)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与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2)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3)通过对天然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输所作出的巨大贡献;(4)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第二问的答案既有分析又有解答,符合题目要求。考生答题,必须明确要回答什么问题,回答几个问题,按什么要求回答。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问题意识,解答才可能切题。

三、得分点意识

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常常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考生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一个1分)。如果是4分题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一般每点2分)。第三题是要求回答为什么“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在作者看到的色彩中是“最鲜艳夺目的”,6分题。这个题目涉及到文章内容的分析,也涉及到作者情感的探析,根据踩点得分的命题原则,这道题的答案不能少于3个要点,参考答案是:①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②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③工装的红色如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三句话,三个得分点,每一点2分。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四、关键词句意识

答案在文中也是现代文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第二题中要解释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含义,这句话句意的重心在后半句,从字面看“没有荒凉的人生”就是说“人生丰富多彩”,结合前半句整句的字面意是说“自然界沙漠是一片荒凉,而人生却可以是多彩的、丰富的”,沿着这个思路分析, “如朝霞”、“如春花”、“似……旗帜”的语句就象征人生的多彩与美丽,“有气势”、“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暗含石油工人战天斗地建设大西北的豪情壮志。综合其内涵,这个句子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文中暗含答案要点的句子就是解题的关键语句。有的简答题还可以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或原文中的词语作答。第二题中解释“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的含义。参考答案是“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中“意志和信念”就是原文中的词,这些直接构成答案的词更是关键词。

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生要学会从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答案。

五、术语意识

现代文阅读题设题的方面较多,但一般不外乎情节内容、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章法结构、手法技巧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无论如何考查,每一个角度的解答都有相应的术语,比如语言风格常见术语有 “质朴典雅”、“清新恬淡”、“豪放婉约”、“凝炼铺排”等;章法结构有“承上启下”、“过渡照应”、“抑扬铺垫”、“悬念伏笔”等;手法技巧有“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等。考生熟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术语,解答时就不会说“外行话”。第一题要求回答写戈壁滩环境恶劣和色彩单调的用意,实际上就是要阐述第一段写作的意图,这就要从文章的结构思路角度回答。题目落脚点在第一段,但要回答必须联系下文以至整篇。下文描写了荒漠的彩色以及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热情和为西气东输所作的贡献,把第一段描写的景物与下文描写石油城的色彩和工人的工作热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段环境的恶劣、景色的荒凉单调的描写是“抑”,下文对石油工人的歌颂是“扬”。先“抑”是为了后“扬”,其作用是“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为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先抑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其中“伏笔”、“对比”、“先抑”就是章法结构方面的术语。应用术语解答是必需的,考生熟记一定的术语更是必要的。

解题意识在考试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考生在平时的实践和累积中要有意识地培养。

猜你喜欢
现代文工装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某型轴承防错工装的设计
邀你来答题
炫屹.未来家李赟 影院/智能、家装/工装,齐头并进
一种取出塑件残余量的辅助工装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工装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