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演绎课堂精彩

2010-08-15 00:49卜盈姣
中学语文 2010年4期
关键词:预设细节老师

卜盈姣

[作者通联:湖南常德市十一中]

关注教学细节,演绎课堂精彩

卜盈姣

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细小的片段。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和完善人的教学目标。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学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以新课程的理论为依据,重建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通过无数教学细节来支撑课堂。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把握好教学细节,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而卓有实效呢?笔者结合个人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打造细节 预约精彩

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呼唤生成,反对教师把预先埋伏的答案或预料中的结果作为学生的生成,反对有意识地导向一个标准答案,但也并非不要预设。王钢教授在《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指出:“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不仅需要我们改造现有的教学细节,而且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创造新的教学细节。这种创新发生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

笔者在上孟浩然的七言律诗《过故人庄》时,以往基本都是按照律诗四联的顺序依次讲来,学生虽然也能明白,但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是很令人满意。再上这首诗歌时,笔者重新进行设计,在最后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上做文章,提问学生:“‘就’是什么意思?”学生看注解就明白是“靠近”,在诗中理解为“欣赏”。顺势再问:“为什么诗人还要来做客欣赏菊花呢?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请从诗句中寻找理由。”学生的积极性骤然提高,马上积极思索,很快就找到了理由:因为主人热情好客(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因为农村风光优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因为田园生活闲适安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结果,这首诗歌学生轻而易举就理解并背诵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顺势把陆游的《游山西村》拿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这两首诗歌的相同点,因为两首诗歌的内容和写作顺序基本一致,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明白了。接着,再要学生比较不同点,学生对这两首诗歌各自的特点就把握得更准确了。紧接着,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感情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都积极投入,进行了很好的审美欣赏。最后,采用分组比赛和两首诗歌比照的方法背诵,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形成了一个背书高潮。没想到在教学设计中几个小小的细节,竟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预设细节必须对文本、对学生、对环境有一定的理解与把握,它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诸多方面。就教学目标而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预设,而不能只预设知识目标;就教学进程与教学情境而言,要有适度的预案,同时要更多的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多地为学生的“学”预设细节: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相应地,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只有充分预设,才能使教师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有足够的智慧应付自如,教学策略才能如鱼得水,而不至于望洋兴叹,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与“精彩”擦肩而过。

(二)捕捉细节 生成精彩

教育家布鲁姆曾指出:“人们无法预测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这说明课堂生成具有不可预测性。虽然课前我们可以对学情、学法作充分预测,但也无法穷尽课堂的千变万化。很多时候,需要教师果断地摒弃预设的教法,充分利用课堂细节变化这一隐形教学资源,加以引导、点拨,实现有效教学。可是,教学细节犹如课堂的精灵,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有意识地把这些教学细节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亮点。

笔者在上《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时,有学生提出:“‘十三岁时,我终于离开了学堂。’为什么要用‘终于’一词?去掉不行吗?”有不少学生发笑:“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提?太没价值了!”当即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有同学说这个提问没价值,大家怎样看?”学生思考后明白:“终于”说明毛泽东对学校死读经书的学习生活极端厌恶,表明了他要离开学校生活的坚定决心,也写出了离开学校生活后的轻松、解脱,去掉之后,就表达不出这么丰富的内涵了。我又继续问:“为什么在十岁和十三岁时,毛泽东对学校生活采取不同的反抗方式?这对表现他的性格特点有什么作用?”学生分析后知道,十岁时只是对老师的粗暴不满,所以希望通过罢课来让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而十三岁时毛泽东认识到:死读经书这是一种教育制度,一种教育思想,凭罢课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的,在当时,唯一的办法是选择离开。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毛泽东的思想在不断成熟。后来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说:“我认为刚才同学的提问不仅有价值,而且非常有价值。他不但让我们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少年毛泽东的特点,也给我们以启示:读文章要仔细咀嚼语言,写文章要精心锤炼语言。”教室里掌声一片。

(三)发掘细节 展示精彩

有时,教学细节藏得很深,要靠教师去发掘,它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是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笔者在上《爱莲说》一课时,有学生问:“结尾对三种花的议论使用的标点符号不同,这是否说明作者对三种花的感情也不同呢?”问题提得很好,我于是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三句话的语气。结果很多学生读出,“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作为陈述句,只是表明一种现象,表达的语气很平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作为反问句,作者不仅仅是感慨像自己一样爱慕君子品行的人太少了,还流露出知音难觅的酸楚和无奈;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为一个感叹句,表达的是对爱慕富贵的世风的愤慨、批判、嘲讽 。可见,三个语句句式的变化使用,表达了作者非常复杂的思想感情。接下来,我继续深入问:“文章前两次依次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为什么第三次要把对牡丹的议论放到最后,这不显得结构混乱了吗?”学生通过思考,激烈的争论之后,一致认同:“这样处理不仅不显结构混乱,反而非常巧妙合理。因为作者是按预期由弱到强的顺序来安排的,对牡丹议论表达的语气最强烈,所以放到最后很恰当,而且也更好的说明,作者写作此文不仅是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更是对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强烈鄙弃。而在这种恶浊世风之下,更显作者品格之高尚。”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细节,经过逐层深入的引导,竟然掀起了一个教学高潮,而且学生水到渠成、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转化意外 成就精彩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老师,都会在课堂上遭遇意外,会突然出现意外的事情,使得课堂心理氛围陡变。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如果教师靠自己的教育机智,就不但能巧妙化解,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甚至会将意外转化为课堂的精彩。

在一次公开课上,笔者在上朱自清的名篇《春》,准备播放视频,让学生边欣赏春意盎然的画面,边听老师感情朗诵全文,不料屏幕上只有黑黑的一片,只听到我随之配的一段《春之声》的轻音乐。我稍作迟疑,换一种方式引入:“老师相信,听到这样的音乐,我们仿佛已经置身于无边的春意之中了,是不是?”学生虽然略带遗憾,但马上会意地点头。我因势利导:“好,那么,请闭上眼,伏在桌上,在舒缓的音乐之中,边听老师朗诵,边把文字化为脑海中形象的画面。”学生很快进入想象的天地之中而久久不愿醒来。后来,很多学生都能够用文章中很形象准确的语言把所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文字的咀嚼、感悟,想象力也充分发挥了出来,这是边看画面边听朗诵所远远达不到的效果。

其实,课堂上遭遇这样的意外还真的不少。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老师会因为舍不得放弃预设的精彩而反复尝试,若干分钟以后,只能苦涩地“望电兴叹”、“一笑而过”;有的则抱着遗憾跳过某个环节——用“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欣赏”给满怀期待的孩子们永久的期待。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精心设计的春天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只把声音留给了课堂。老师的处理不急不躁、信手拈来,短短的话语不但使课堂的尴尬稍纵即逝,还使课堂进入了更新更高的境界——孩子们进入了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春天就在舒缓的“春之声”中成了每个孩子脑海中最美丽的画面。老师的课堂机智与教学艺术使这次意外转化成了精彩。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才具备转化意外为精彩的能力呢?这需要老师有效地培养教育机智:首先,执着于教育工作,追求永无止境的教育艺术。其次,热爱学生,在与学生的心灵撞击中使教育艺术不断得到升华。再次,提高自控力和决断力。在教育教学困境中训练、磨砺自己,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还要拓宽知识面,使自己的认知和青少年的思维合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作者通联:湖南常德市十一中]

猜你喜欢
预设细节老师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细节取胜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