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
翻译通常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见《辞海》)。但近几年来,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语言文化输入意识不断加强。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联的。语言扎根于文化,并且深受文化的影响。因此,做翻译工作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必须要掌握它所反映的文化,具备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做到翔实、达意。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那么什么是文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根据 H.P.Grice,美国哲学教授在他的著作Meaning一书中的会话含意理论(Conversational implicative),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话语的自然意义是指话语的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即话语最初的意义;话语的非自然意义则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两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本文将从导致中英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做简单的分析: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涉及到和生存环境相关的语言现象,需要译者正确理解并适当处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传达出字面背后的语用隐含意义才能做到译文准确、达意。
中国地处东半球,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显著,所以,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给人和煦,美好的感觉。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英语中的东风却常常代表着寒冷的冬天。所以我们在英文中会读到 Samuel Butler的biting eastwinds(刺骨东风),Charles Dickens的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s.(许多冬日我都见到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这时,翻译者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在文中作一定的注释,避免简单翻译字面意义而误导读者(东风为什么会冷?)。同理,宋词中的“古道,西风,瘦马”中的西风,如果只是简单翻译成“westwind”,英美人士读后则体会不到原文中的苍凉感,因为在英文中西风是来报告春天消息的,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的英国渔业十分发达,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而在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成语;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涉及到这个方面的内容就不能只从字面简单翻译,而要尽量找到汉语中语用隐含意义相近的对应词语,否则读者会觉得不知所云。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y likewater(花钱像流水一样),而翻译成汉语应该是“挥金如土”。同样的,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如 :“to rest on one's oars”(靠在船桨上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让自己的脑袋露出水面),“all at sea”(在茫茫大海上)等等。这几个词就这样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出来后,并不能如实传达原文的含义,所以应该翻译成对应的汉语:“暂时歇一歇”、“奋力图存”、“不知所措”。
宗教信仰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成语中的“天”在汉语中有宿命意味,从隐含含义讲,指的是信徒心中的宗教崇拜者;由于在西方许多国家大多信仰基督教,因此这句话中的“天”就应该翻译成英语的“God”,即“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同样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就翻译成“自助者天助”而非“上帝帮助自助之人”。再如,“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 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ning to breathe.”有译例为“教师一直在创造中,当土地开始呼吸。”这是由于不了解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所致。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人来自尘土,又回归尘土。因此,英语中的 creation常指“上帝创造”,而 clay常指“上帝创造的人”。这句话的译文应该是:“教师是创造的见证人,目睹生命呼吸成长。”又如,“红色”在汉文化中的隐含含义为“喜庆、吉祥、胜利、好运、受欢迎的东西”。西方则因为耶稣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用生命来拯救世人以及中世纪教派之间的相互残杀,使英民族文化中的 red总是同流血、牺牲、殉难等不好的事情联系起来,因此 red hands译为“沾满鲜血的手”,a red battle译为“血战”。
典故和习语是每个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典故脱离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就失去了它用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功能。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表达出特定的隐含含义,不能照字面直译,更不能从汉语文化的角度想当然地推测。
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经传典籍、寓言故事或神话传说等。如“黔驴技穷”可译为英语中的习惯说法 “at one's wits end”,也可翻译为 “The proverbial donkey in ancient Guizhou has exhausted its tricks,and it can do nothing more”。这种翻译,既传播了汉文化,保存了原汁原味,也传达了隐含含义,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达到使文化交流贯穿于语言交流的目的。Love me,lovemy dog,译为“爱屋及乌”。A lossmay turn out to be again,可译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例如“守株待兔”、“卧薪尝胆”等。而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 》等 ,例如 :“Achilles'hell”(唯一致命弱点)、“Pene lopeweb”(永远也完成不了的工作)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但隐含含义十分丰富,往往不能从字面含义去理解。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的隐含意义:“狐群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狗的贬义形象早已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所以在翻译时就要注意隐含含义的转换,而非简单翻译形象意义就能表达的。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s will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比如有句俗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被认作是社会公害,而除鼠害的猫则被看成是英雄。中国有一部儿童卡通片叫《黑猫警长》,教育孩子不做坏蛋要做警察。人们还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称为巫婆的熟友,起因与中世纪的迷信—撒旦(Santa)魔鬼最喜欢化做一只黑猫,巫婆则常带这一只猫作为熟友相伴有关。这一迷信还有一个来源,枷兰提亚(Galenthias)化作一只猫,成了魔术女神海克提(Hecate)的女祭司(Priestess)。因此西方人常常把“猫”比喻成“包藏祸心的女人”。如果你说的是恶言毒语,人们会说你“和猫一样”(like a cat)。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与母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若隐若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此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进行语际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之间的联系,并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按照 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1]尤金◦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平.国际经贸英语教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3]王学文.新编经贸口译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4]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J].外国语言文学,1995.
[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刘醒吾.经贸英语口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7]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