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大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学术专栏
在新起点上推进地质教育科学发展
赵鹏大1,2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本文在分析我国地学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指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发的新形势下,地质教育要谋求科学发展就必须弘扬大学精神、开拓国际视野、加强学术建设,才能力争建设一流。
地学教育;科学发展;大学精神;国际视野;学术建设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当前,地质教育面临着高等教育大发展和地质工作大发展的双重机遇,同样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地质教育科学发展,是我们广大地质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战略性命题。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它描绘了2010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前瞻性的部署。
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对指导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两个基本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方针,组织实施“十大重大项目”和“十大重点改革试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到来,地球系统科学时代已经来临,地球系统科学的作用和工作领域将更加拓宽,任务将更为艰巨,难度将更加增大,作用也将更加突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全方位出击,“资源、环境、灾害、工程”多领域并举,“宏观、微观、定性、定量”全面结合;“星际、地球、区域、局部”“远古、古代、当今、未来”无所不包,现在又提出“深空、深地、深海、深时”的目标。这种时间与空间大跨度、科学与技术大交叉、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的地球科学自然对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与发达的地学强国相比,我国在很多领域很多方面都存在差距,而最主要的则是人才的差距。我国地学人才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创新人才和地学帅才的缺乏上。没有一流的地学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地球科学。因此,地学教育在建设地学强国方面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方面军。
(一)地学教育近20年的改革变化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近20年的改革变化
我国地学教育经历过快速发展时期,也经历过曲折。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曾进入到一个大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地学教育事业又进入到适应市场经济、自我调整发展的时期。
面对地球科学及其社会功能的一系列变革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地学教育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表现在:
(1)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各高校、院系都努力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有更强的适应性。实践表明这项改革是正确的。
(2)改造单科性学院为多科性大学。到20世纪末,几乎地学类单科性学院全部改造为多科性大学或学院,为培养新型地学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3)从部门办学到中央与地方办学。21世纪初新一轮院校调整,进一步改革了办学管理体系,明确部门不办学和由中央、省市自治区两级办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地学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4)开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最近10多年来,通过双学士学位、跨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等培养模式,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5)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视管理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培养。
(6)着力理工科教学基地建设。教育部在重点大学设立地学理科教学基地,对吸引高素质生源,培养研究型地学人才是一个创举,地学理科教学基地已开办了10余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于1992年,西北大学于1993年,中国地质大学于1995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已逐步成为拔尖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
(7)从产学研结合到中外联合办学。产学研结合是20多年来地学教育横向联合办学的一大特色,即地学院校与科研、生产单位在一些特殊区域共建三结合基地,以科研为依托、以承担各类生产任务为手段,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多种服务,相互兼顾。中外联合办地学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美、中俄、中澳等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本科生,当今中外联合开展地学教育合作有待更进一步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质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育思想和观念滞后,未能跟上地学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脚步。对地学发展的新趋势缺乏主动认识和主动适应,对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认识不足,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2)对新时期各层次地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不明确。研究生、本科、高职、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之间,地学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与区分。对地学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关系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科学的论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特色不明显。
(3)实践教学环节弱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视不够,实验实习教学环节薄弱,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匮乏,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不足,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存在较多问题。一些较完善的大学实习基地和优质教育资源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共享,国家级地学实践基地尚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建设。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完全适应培养优秀新型地学人才的需要。
(5)地质工作第一线严重缺乏合格地质人才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
(二)地质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虽然目前地学教育并不处在鼎盛时期,但是随着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与时俱进,地学教育充满新的发展机遇。
(1)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呼唤优秀地学人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或缓解都需要地球科学的贡献。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但在我国尤为突出,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土地森林、水资源等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国际平均值,在替代资源未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通过地学工作者向地球勘采资源是唯一选择。事实上,地质资源在维持人类社会的消耗上还能持续相当长久的时间,只是需要人类更理性地利用和保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另外开采上需要向更深、更贫、更难和更新等非传统资源领域开拓。这就需要地球科学及优秀地学人才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要使人类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洁净水、保护生态平衡、减灾防灾,促进人类与地球和谐发展都离不开地球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培养新型地学人才地学教育任重道远。
(2)可持续发展国策是地学教育的首要驱动力。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于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运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所接受。我国于1994年在世界上率先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1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地球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地球科学的紧密关系已得到广泛认知。此外人居安全、减灾防灾、农业地学、城市建筑、医疗卫生等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也都需要地学的参与。地球科学和地球科学工作者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离开地球科学、地学人才以及地学教育是不可想象的。
(3)发展地球科学,建设地学强国关键在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没有优秀地学人才支持,发展地球科学、建设地学强国就是一句空话;没有与时俱进的地学教育,要想培养优秀地学人才也是一句空话。综合国力(包括地学强国)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因此地学教育在发展地球科学,建设地学强国方面有着重大责任,同时也有着重要发展机遇。
(4)社会对地学人才的广泛需求将促进地学教育的新发展。由于地学渗透到各行各业甚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地学人才的需求的规模、层次、要求可能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地学教育必须正视社会对地学人才需求的变化,更新理念,调整结构,改革办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新的需求。
20多年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教育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问题,学术生态与教育环境问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国际化问题等等。这些深层次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实现。
2.挑战
目前发展地学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1)地学教育发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地学教育不像其他自然科学学科门类那样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地学教育的重要性还不被足够认同。普通公民甚至政府官员所掌握的地学知识只是一些地理常识,地球科学理论方法在一些重大规划决策中常常被忽视。还有一些人对地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对地学工作者持歧视态度。地学类院校生源不断恶化的尴尬事实是最好的说明。社会基础薄弱是地学教育发展必须突破的藩篱。
(2)发展地学教育缺乏国家战略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中央、部门、地方办学为中央地方两级办学后,虽然基本解决了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小而全”等不利的地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但国家仍然缺少对地学教育进行宏观战略规划和指导,缺乏中长期地学人才需求预测。特别是从国家层面上谁对我国未来的高等地学教育发展负责?这一问题如不很好解决,必将从根本上影响地学教育的发展。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够成熟,人才市场自我调节功能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没有长远的国家目标,没有宏观的国家战略与指导,地学教育的发展容易陷于盲目性或自流。
(3)地学教育发展存在诸多瓶颈。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的成果是令人振奋的,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遭遇了诸多瓶颈。诸如教育理念的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尤其是各级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大学内部办学的微观管理的互动关系的创新。优质办学资源的保证、办学环境和学术氛围的改善等都存在不少问题。依法办教育也是一个严峻的需要改进的问题,关于教育,国家立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多部法律,但要教育行政执法部门和办学实体以及全体从教人员形成自觉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风尚还有很大距离,人治现象还严重存在。
面对崭新形势和良好机遇,地质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必须弘扬大学精神,开拓国际视野,加强学术建设,力争建设一流。
1.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大学精神是几代人的结晶和财富。大学的精神,是大师的灵魂,是创造的生命,是主动的探索,是无限的追求。失去了大学精神,也就失去了大学的灵魂,羞以担“大学”二字。在当前,被人冠以丧失,被人呼吁回归、重建,大学精神的困境也是国内整个社会精神家园失落的一部分。
大学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育人精神都是不能放弃的。大师的品质——勤奋好学、献身科学,完美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就是大学精神最优质的产出。名师荟萃、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宽松氛围。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就是要鼓励教师发现、关爱、培养优秀人才,崇尚民主,视学生为朋友,教学相长,倾听学生的意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就是要鼓励学生自学、自立、自强,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就是要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创造宽松、自由、向上的教学研究环境。
2.国际视野是大学发展的外在张力
为何中国内地的大学在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不能进入前50名?缺乏国际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来说,就是缺乏国际尺度、国际标准、国际交流和国际参与。我们要强化特色和优势,高标准严要求,用国际尺度、国际标准衡量我们的工作,推进国际交流和国际参与,有质有量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合作科研。比如,中国地质大学要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靠什么?也要靠国际性。我们不能将眼光只停留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研究项目上,而是要用国际标准创建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研究室和研究中心,要参与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产出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
缺乏国际性,首先是源于经费投入的短缺,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清楚。其次也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和管理制度上的问题。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大学亦如此。增强国际性,说起来都很赞同,但是如何在行动层面上体现出国际性的思维方式,是否真正具有国际视野,有魄力开展工作,却并非易事,思想上的保守,眼光上的短浅总是以各种面目出现在事务处理中。
从管理制度上看,国际交流和国际参与受限于很多管理因素的制约,既有国外的也有我们自己的。对于一些中外合作科研、合作办学仍然存在各种繁琐的审批手续,有些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上比较僵化教条,阻碍了教师国际交流的意愿。
国际性不能被看成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涉及我们大学给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的期望。应该向世界一流的地质类大学学习和看齐,这是我们的目标。
3.加强学术建设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这一体制改革目标,其核心就是权力配置冲突问题。当前热议的“去行政化”就是解决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矛盾的问题。有去就有立,去的是大学事务管理中的泛行政化倾向,立的是教师在学术事务上的主体地位。如何立?就是抓学术建设。
(1)要确立学为本,非官为本的思想,要按教学规律办学,而不是行政意志办学。很多大学都存在学术事务行政化,教师参与学术事务的管理、决策不足,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师职工代表大会等学术组织权力小的现象。比如学术人员聘任、考核晋升、课程设置、科研课题管理等学术事务上,大学的有关行政人员或职能部门权力较大,除了身兼行政职务的教师之外,绝大多数教师并未能参与这些事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或者虽然参与了,但是并未能发挥切实的影响力。
(2)要有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和学术合作,拒绝学术垄断、学术霸权和学术封锁。
(3)要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办学而不是按僵化的教条、繁琐的行政条款办学。大学内部的行政架构具有典型的科层制特点,等级分明、分工明确,按章办事。大学行政规章制度的惯性和惰性较大,行政部门实施职能的过程具有可预测性的同时,缺乏应对新状况的足够的灵活性。这些特点和不足直接导致了大学行政工作的繁杂、僵化和低效,这与大学教师们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学术工作之间显得格格不入。
(4)学校要崇尚和追求高端学术成果,而不是崇尚和追求高端行政职务。
4.提升教育质量是办好一流地质教育的必然追求
目前在两个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是学科点的建设,不能只设不建、建设分离或者重设轻建。把大旗扯起来后,就没有后续行动了,如对合理的学术队伍构建、优势方向如何保持和发展等就不重视了。评比的也是学科点的数字性增长。笔者认为,这个根源在于扩张主义思想,以及目前的高校排名体系不健全。能够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的,不是学科点的数量,而是学科点的后续作为。要按世界一流标准来建设,要千方百计保证最优人才到位,最佳科研成果产出,要加强国际交流。
第二个是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教师少,学生多,指导效果差,再加上研究方向、课题、类型复杂化、多样化,学生的课题、论文不能完全与导师的专长和课题结合,导致最后的毕业论文质量低,少数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导师指导,尽管教学条件、硬件设施等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中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研究生个人和导师的精力投入。这些问题要求我们的管理必须跟上,要制定规范细则,严格规范管理,提出学生必须到校内从事论文工作的最低时间要求,严格答辩环节。因为,毕业论文的质量无疑是测定研究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至于如何改进“专家盲审制度”,“核心期刊发文制度”等等都可以进一步研究。
笔者相信,通过弘扬大学精神、开扩国际视野、学术建设为本、力争建设一流,我国地质教育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To Promote Geosciences Education to Develop Scientif i cally at the New Beginning
ZHAO Peng-da1,2
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geosciences education, the paper point outs the geosciences education must carry forward college spirit, develop international view, strengthen academic construction to strive for scienti f i c development to be the top, under the issue of Development Plan Outline for Medium and Long 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2010—2020).
geosciences education; scienti f i c development; college spirit; international view; academ ic construction
G 640
A
1006-9372 (2010)04-0001-05
2010-11-12。
赵鹏大,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