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姚艳红 于红杰
两个阶段的素质教育让高职生“完胜”职场
河南 姚艳红 于红杰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生待遇大不如前,企业需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必须加强在校期间两个阶段的素质教育,即以“人格本位”培养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培养和以“素质本位”培养为重点的职业素质塑造,使高职生“站稳”职场。
素质教育;就业;高职教育
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5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人),比2007年增长5%;2009年是629万人,比2008年增长4%;2010年将突破657万人。大学教育的“饼子”越摊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日趋严峻。有用人单位指出,大学教育质量下滑,形成“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本科”的贬值链。而占据“半壁江山”的高职生,就业形势亦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发挥高职生的优势,实现较为理想的就业、完胜职场?抓好两个阶段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尽管有统计显示高职生的就业率超过本科生,但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所谓的“高就业率”是以低薪、低职位、低待遇所换来的(北大的调查结果是专科生为1510元/月,本科毕业生为2276元/月,平均相差766元)。主要影响因素有:
在“唯就业率致胜”时代,使学生片面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有一技之长,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思想浮躁,不愿上政治课,不愿参加公益性活动,价值观倾向功利化,社会责任意识认知水平偏低。许多用人单位反映,高职生跳槽特别普遍,只要有好点的单位或工资待遇稍高点的岗位,往往选择快速跳槽,并且不留缓冲余地,不交接、不考虑公司先前的教育投入和长远发展前景,只为一点蝇头小利就选择立马跳槽。还有的不能适应受约束的上班环境,以受不了早起床、不喜欢看到领导那张马脸、单位沉闷、没劲等理由,选择突然离职,做出各种“荒诞之举”。可以说,在价值观的选择上,高职生的行为方式更多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并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重“技能”锻炼,轻“人格、素质”培养,使学生一心想着好就业、挣大钱,忽视内在精神的培养。这首先源于高职生入学分数普遍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相当部分学生学习不刻苦,做事不认真,敬业、精业、开拓、奋斗的精神不强,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将来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遵守企业纪律、与同事、领导很好合作等,都是不确定的。加之应聘时缺少基本礼仪、心理承受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素养,对应聘岗位了解不多,答非所问是常见现象。而有些高职生毕业时,自荐信都不知从何下手,材料千篇一律。还有学生误入考证误区,证书一大堆却知之甚少,甚至本专业知识也丢了。相对高学历人才而言,高职生没有值得炫耀的文凭,如果综合素质再薄弱,就很难获得职场的青睐。
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很难在残酷的职场站稳脚步的。而高职生由于自身底子较薄,再加之学习缺乏主动性,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往往以被动接受为主,“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忽视知识更新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缺乏消化吸收再创新意识,而这种学习态度往往会持续到工作中去,必然缺乏创造性,以至于在单位只能担任“服从者”,而不能胜任“领导者”,从而很难获得“高薪”和“好待遇”。
主要指“入学第一年的基本素质培养”与“临毕业前一年的职业素质塑造”。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造就“才”,更在于完善“人”。教学生学会做人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入学第一年的基本素质培养应把基于道德观念的“人格本位”培养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2.1.1丰富素质教育内容。改变以往“毛、邓、三个代表、形势政策教育”的素质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趣味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如公关礼仪、演讲口才、常用公文写作等课程,并在讲授过程中注重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传递职业道德的精神力量,为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2.1.2开展社区服务实践。多组织有意义的社区服务活动:如探视孤儿院、养老院、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心;另一方面,无形中也树立了高职生服务社会、关注他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再者通过集体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高职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缩短适应周期,尽早融入工作单位。
2.1.3用好社团组织平台。应鼓励一年级新生加入健康向上的校园社团,通过学术类、技能类、文艺体育类、公益类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加宽泛的学习锻炼机会,为高职学生未来顺利走向社会、成就未来领导型人才构建了很好的平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于应用性和针对性的专业基本技能只是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而未来职业生涯好的发展靠的是过硬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因此,临毕业前一年的职业素质塑造应以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兴趣、职业习惯等为主要内容,将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培养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
2.2.1全面拓展职业素质。用人单位往往对毕业生的能力最为看重,如适应、沟通能力、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恰恰是高职生的“短板”。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毕业生必须在多样性和多变性的职业生涯中具备专业发展能力,它包括学习、创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在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形成高职生进入职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是决定毕业生是否“能发展”的主要指标。而团队精神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文化的精髓,尤其是社会岗位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既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又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必须加强培养。
2.2.2树立正确择业观念。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与传统的就业意识和新的就业观念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普遍趋于简单化、理想化和片面化,表现出多元化的择业取向。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较窄,在就业信息咨询、求职技巧等方面,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因此,在学生临毕业前一年的时间里,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针对高职生就业期望高,而就业自主能力不强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适应能力为目标,在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切实加强,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学生毕业就业前的培训和指导。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生要想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职业人士,一定要经过以“人格本位”培养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培养和以“素质本位”培养为重点的职业素质塑造这两个阶段的锤炼。高职院校应切实加强引导,针对个体的差异,帮助学生对择业方向、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和准确定位,对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着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从而达到“完胜”职场。
(作者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