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仿写到创新——“读写结合”课例研修的实践和思考

2010-08-15 00:47重庆吴冷灿
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瑞恩范文读写结合

重庆 吴冷灿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时间内,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的习作资源,通过读与写的结合,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能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作文中,提高习作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校的冉高明老师在执教《瑞恩的梦想》一课时,就在加强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写能力,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对话文本 捕捉训练点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价值,找到切合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有话可说。

教材中读写结合点要根据不同年段的训练重点、不同文本的题材选取恰当的方法:比如,对于教材中有的句子后面留有空白,有的说得简洁扼要,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进行内容的补充。有的教材内容故事性强,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故事情形,续写发展,将情节加以延伸。许多教材有明显的写作顺序和结构,是学生学习写作很好的蓝本,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或总分的结构学会有条理的表达或描写,这是写法的迁移。也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人称、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实行角色的置换。有些教材富有思想性和感人的场面,可指导学生提炼故事内容,挖掘思想意义,写好读书笔记,提升主题。

在《瑞恩的梦想》一课中,有三处先总述后分述的句子——

(1)“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病死。”

(2)“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帮助他们:1加分可以买一支铅笔,60加分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2加元能买一条毯子,70加元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3)“他的妈妈没有像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他的愿望当成小孩子头脑发热时的冲动,而是让他在应承担的家务之外自己挣: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2加元;全家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又赚了2加元;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拾暴风雪后的树枝……”

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这几段话的特点:总起句位于句首,是中心句;总起句和分述句之间使用冒号隔开;分述句之间前两处的关系是连贯的,第三处的关系是并列的。冉老师认为,小学阶段中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善于把握这种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段对学生加以训练,培养学生抓住其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还要学会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于是,冉老师确定将文本中这种总分方式的片段作为“读写结合”的点对学生进行有机的训练。

二、巧设话题 为创写搭桥

“模仿是创作的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创作。因此,从仿写到创作正是儿童学习写作的途径。教师引导儿童模仿范文,从具体的榜样中了解如何写作,这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和心理水平。经过大量的模仿训练再到独立创造,从大同小异到大异小同,再到百花齐放的创造,这是学生从模仿到独立创作的一般发展过程。”

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范文的点拨作用。首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范文的内容,以此来培养他们取舍材料的能力;其次,带他们比较范文详略,来培养他们驾驭材料的能力;再次,对照范文结构,培养学生开拓思维能力;最后,带领学生阅读众多范文,来训练他们有关系统化方面的能力和创造性构思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将从范文中悟出的规律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也就相当于发现了真理,再让他们去运用真理,应该说不是件很难的事。

冉教师在执教《瑞恩的梦想》一课时,充分发挥了文本的点拨作用:首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分析这几段文字,找到其表达上的规律——前两处段文字里运用了“总分写法”,作者用了一个“冒号”来表示提示,第一处前面的内容总的说明了非洲的生活状况,后面的三个“逗号”和一个“句号”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这正是瑞恩产生第一个梦想的原因之一。第一处前面的内容总的说明了钱的重要性,后面的三个“逗号”和一个“省略号”,就把钱能帮助他们干些什么写具体了。

第三处文字,冉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做了变式,让学生品内容,悟写法,比较不同表达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

A.他的妈妈没有像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他的愿望当成小孩子头脑发热时的冲动,而是让他在应承担的家务之外自己挣。

B.他的妈妈没有像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他的愿望当成小孩子头脑发热时的冲动,而是让他在应承担的家务之外自己挣: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2加元;全家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又赚了2加元;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拾暴风雪后的树枝……

充分感悟之后,冉老师让学生回忆旧知,进一步感悟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其作用,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①天气变,感觉也变:雨水洗过的九寨沟,像一幅水粉画;阳光沐浴着的九寨沟,像一幅油画;云雾缭绕的九寨沟,又像一幅国画。(《迷人的九寨沟》)

②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松坊溪雪景》)

最后,冉老师出示了这样一段文字,为学生的创写做了良好的铺垫:

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了起来:足球场上,___________;乒乓台前,_______;花台旁边,___________

在成功地激活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后,冉老师顺势而导“这样的表达方式还可以用来形容哪些场景?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的目光便走出书本,迫不及待地开始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在同伴中兴致勃勃地进行交流。至此,“从仿写到自由表达”这一飞跃已是水到渠成之势。

三、放飞想象 我手写我心

语文课上,我们经常强调学生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嘴到、手到、心到。其中“手”到,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可缺失的训练。语文课上,学生勤于动笔,乐于动笔,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学生的阅读和表达才能深刻,才能保障语文知识的顺利传授、语文能力的有效提高、文化素养的扎实提升。

冉老师及时抓住了孩子们学习兴致盎然这一有利契机,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鼓励学生放飞想象,让自己言犹未尽之语在笔尖下尽情流淌——

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离开教室,操场上顿时热闹了起来:足球场上,同学们热火朝天地踢着球,个个汗流满面;乒乓台前,大家你来我往,激烈对打,难分难解;大树下,女同学们踢着毽子、跳着绳,玩得不亦乐乎。(周锐)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做家务:婆婆是“洗衣机”,一家老小的衣物被她洗得干干净净;爷爷是“吸尘器”,几个房间一尘不染全是他的功劳;爸爸是“起重机”,家里的所有重活都由他去做;妈妈是“高级厨师“,总能在我们的餐桌上摆满既丰盛又可口的饭菜。(黄希来)

六月的天真热啊:人走在街上,个个汗流浃背,手拿着大蒲扇,不停地上下挥动;屋檐下,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不停地喘着粗气;树林里,小鸟儿全都藏在树荫里乘凉,怎么也不肯出来.唉,这老天爷可真厉害!(吴欣羽)

春天来了,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小草绿了,像是 给地面铺了一层绿油油、软绵绵的地毯;花儿开了,在微风中摇曳着,向过往的人们点头微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忙着衔泥筑巢,给小宝宝们做个最温暖舒适的家呢。(张千颖)

至此,就本节课而言,教师在加强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从仿写到创新”已完成了一个成功地飞跃!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而科学有效的读写结合又是根本之根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料,作文水平得以不断提升,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瑞恩范文读写结合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天·水》《时空》
瑞恩·高斯林 他很性感!更有才华!
春色几许(简谱)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从自卑到自信 瑞恩·高斯林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