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010-08-15 00:45任倩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任倩

(江苏省运河中学,江苏邳州221300)

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任倩

(江苏省运河中学,江苏邳州221300)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具有明显时代性发展特点的课程。当今信息社会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旧的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所带来的弊端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需要我们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近几年来,新课改的发展日渐深入,信息技术课顺应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下面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导入的优化

教师上课要整体构思本课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即新课导入,它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一节课的初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就要用富有感染力、新鲜的导语,创设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使其产生学习兴趣。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同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导语真正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当然可以顺水推舟地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比如:在讲《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课时,先给大家播放《泰坦尼克号》电影片段,再展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研制的一种便携式手表形卫星电话。让学生首先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又如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时,提出国庆假即将来临,学生准备去旅游,让我们首先徜徉在因特网中,去查找我们所关注的旅游信息。

在我们的情境导入过程中,首先要追求的是“实”,学生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置身于熟悉情境的教学,他们的认知活动就能充分而有效地展开。其次就是突出一个“新”,即讲究其情境导入的创新性,也就是教学的情境导入,应该尽量追求多样性,一成不变的导入方式,难免会导致学生的审美疲劳,对课堂、教师失去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金线”。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内容。任务的提出,最好由师生共同讨论或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提出,这样,任务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需要,然后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去完成任务。学生围绕任务,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更要鼓励互相合作。学生在探究中要自主学习,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否则又进入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了,在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交流展示,大家讨论点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最后教师要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本节应用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理清思路,让层次较低的学生得到提高。

例如:讲Excel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完成本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汇总表。我们可以将这个任务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指导学生分步骤完成。任务分解时,各个小任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设置,让基础相对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不至于完全无头绪而放弃做题,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进行。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的问题,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如数据的输入、格式设置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函数的使用、排序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2.形象比拟法

信息技术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作为教师就应当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可适当运用形象比喻,从熟悉事物的属性中推论出不熟悉事物,比如,在讲WindowsXP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若照本宣科,学生就难以接受,我们不妨用外国人的取名来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用一棵树的结构来比拟文件目录结构,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

再如,在讲网络时,关于域名和IP地址,学生就可能犯糊涂了,我们可以这样讲:“世界上的人很多,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码两种途径。身份证号码可以唯一地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码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它们也有‘名字’——域名,同样它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地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太难记了,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3.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有常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如小组讨论法、操作实践法、资料调查法、信息搜集法等。这些方法往往不是单一进行的,可以综合或穿插使用,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标。

三、课堂练习的优化

作为实践性与工具性十分强烈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练习。课堂巩固练习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巩固课堂知识,也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所以,课堂练习的语言和题目设计要合理、科学,更要独特、新颖。

1.严格遵循练习设计的原则

(1)明确性。课堂练习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实施,训练内容无论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都必须依纲据本,目标明确。

(2)层次性。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3)有序性。课堂练习要循序渐进,训练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按照科学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组织训练。

(4)趣味性。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适时穿插“游戏”,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无意识地学习。

(5)拓展性。教材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跟不上学生素质的提升速度。所以内容选材拓宽,学习难度加深是必需的。

2.精选练习设计内容

课堂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充足的训练量应该是让他们基本上掌握当堂课的内容,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对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设计能够突破重点、难点的练习。在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况下,尝试增加与本课内容相符的课外练习。同时教师应对学生操作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效率更高。

总之,信息技术课,学生爱学,但不容易学好。教师只有讲究课堂艺术,正确引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始终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学好这门课。

(编辑:王天鹏)

book=43,ebook=109

G434

A

1673-8454(2010)14-0043-02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