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杨秀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是,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个性化行为”的存在,一味地越俎代庖,结果吃力不讨好。为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思想观念,遵循“课标”精神,注重引导,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去领会文章的意蕴,领会文章所要体现的精神,进而感悟人生,收获知识,提升语文阅读能力。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阅读领会文章内容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课文中一些语句含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及时点拨、引导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促进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内容。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课时,在指导学生读“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我特别关注了孩子对句子的独特感悟。例如我引导:“听,小鸟唧的一声从安静头顶飞过,安静还会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安静伸出双手,她还想触摸到什么?”“是呀,安静深深地爱着这个花园,爱着美丽的春天,因此,她整天在这里——流连!”“你能读出‘流连’的感觉吗?”“老师发现你把‘整天’重读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感谢你把春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来!”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们不仅读出情感,也悟出了句子的含义,更在朗读中落实了对词语“流连”的理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与感悟。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
再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寥寥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潜心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时,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地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比较,或组织汇报讨论等方法,提出或发现问题。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探究语文。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感悟,不是靠老师的讲解与硬塞,而是靠学生自己去领悟。所以,作为老师,就要发挥老师的引导角色,引导学生去朗读,去揣摩,去思考,领会文章内涵,体会文章感情,理解课文内容。当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方法很多,随时而变,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可以因人而异,尽量让引导达到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