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谚语的几种翻译方法

2010-08-15 00:50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徐燕
中学生英语 2010年5期
关键词:喻体谚语含义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徐燕

1 引言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①是“语言冰山之一角,素称‘语言活化石’,‘民族之明镜’”,②是成百上千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谚语是习语的一种,具有固定的形式和语言色彩。其特点含蓄、幽默,严肃、典雅、言简意骇,形象生动,给人以启迪与思索;喻意明显,富于哲理,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的对应关系及其翻译方法。

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在表达对应关系上,主要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及非对应关系三种情况。

2.1 完全对应及其翻译方法

2.1.1 完全对应

尽管不同国家的人们有不同的人文习惯和思维方式,然而人们的生存、劳动条件以及人类本身都存在相同之处。而且人们对外界客观规律及生活的认识大体上完全相同。因此有些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在结构和含义上完全对应。例如: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译为:“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Time is money译为:“时间就是金钱”,珍惜宝贵的时光是人们的共识,这同我国人民的“寸金难买寸光阴”相呼应。Knowledge is power译为:“知识就是力量”。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译为:“乘热打铁”。Diseases come on horseback,but go away on foot.译为:“疾病来时乘快马,去时踱漫步”。再者,老百姓喝酒的效果看来也是一致的,例there is truth is wine.译:“酒后吐真言”。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有的谚语却在诉说着相同的人情味。例如:My son is my son still he gets him a wife,but my daughter is my daughter all the days of her life.译:“儿子在娶妻之前是自己的儿子,女儿却永远是自己的女儿”。在中国谚语中,则多少存点抱怨的意思,但在英语谚语中是诙谐。二者的含义是一致的。

2.1.2 完全对应翻译方法:直译法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完全对应的翻译方法是直译,这也就是“忠实、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精神风貌。许多英语谚语前后两部分与汉语谚语相比较,结构对称齐整,节奏鲜明。而且音节数目也相等。例如:Easy come,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想”;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以上例子中无论从句式还是从结构上形成了对偶,而且和汉语谚语的意思完全一致。像这样的英语谚语可以通过字面直接翻译。直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民族的特色,能使喻义清新,形象逼真,能表达出原文的喻义,能完整地保存原文的神韵和表达方式。读者容易接纳原语的民族文化特色,使原语能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促进文化的交流。譬如:Bird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译“鸟以类聚,物以群分”。指相同羽毛的鸟儿聚在一起,此谚语含有贬义,喻指乌合之众;Drop of water outwear the stone.译“滴水穿石”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如果具有水滴精神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到。

2.2 部分对应关系及其翻译方法

2.2.1 部分对应关系

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两个不同的民族对外界的认知具有独特性。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谚语也不例外。所以,谚语在喻体选择使用上常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虽然英语与汉语谚语中的一部分喻体并不一样,但喻义基本上一致,表达方式也相似。例如;A new broom sweeps clean.译:“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句谚语中“新扫帚”与“新官”是不同的喻体,但喻义相吻合,指二者都起实质性作用。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译:“说曹操,曹操到”,devil指“恶魔”,虽然其与“曹操”喻体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含义,也可以译成“刚说道某人,某人就来了”。Two can play the game.从字面上来看,其意义为“两个人完不成游戏”,但用“孤掌难鸣”翻译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2.2.2 部分对应关系翻译方法:借用法

对于喻体不同而喻义基本上一致部分对应的英语谚语则采用借用法进行汉译。也就是在保留有喻义的前提下,可借用含义相同或相似的汉语谚语喻体来代替英语谚语的喻体,这样可使译文喻义明显,又含而不露,且可再现原句所具有的语言效果,从而容易表达谚语真实含义。例如:Money makes the mare go.其实 mare意指“母马”,但在汉语谚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也就是说,喻体不同,然而喻义相同。可以借用汉语谚语中“鬼”来代替,此谚语就译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在下面这个谚语“He who pays the piper calls the tune.”中“pay the piper call the tune”承担费用而有决定权。此谚语可以借用汉语习语,译为:“谁掏钱谁点戏”,言简意赅,浅显易懂,又不失原文的含义。

采用借用法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汉语中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词语来代替英语谚语中具有民族色彩的词语,这样会让人难以理解。比如:Carry coal to new castle.如果翻译成汉语俗语,就成为“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喻义相同,然而喻体相差太远,如果这样译,给人感觉是英国也有“广东”,让人不知所措。如果译成,“向煤区运煤,多此一举”。这样的话,可以使原文的含义,全面展示出来,又不会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

2.3 非对应关系及其翻译方法

2.3 非对应关系

各民族语言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谚语也不例外,它们在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典型的宗教信仰下。设喻方式上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许多英语谚语是从莎士比亚时代流传下来的,因此和现代英语用法不同”。③从而造成具有这样特征的英语谚语找不到相对应的汉语谚语。例如:A live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活狗比死了的狮子好”。这样翻译有些牵强,只能找汉语习语“好死不如赖活着”。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直译:“不是微风细雨,而是大盆倾雨”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应译为:“祸不单行”,言简意赅恰倒好处。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s stones. 译:“责人必先责己”。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译“随乡入俗”。Every Tom,Dick and Nary.译:“张三李四”。类似以上的例子,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在喻体到喻义上完全不同。为此在翻译上千万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只在字面意思上下功夫,这样的话,译出的句子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闹笑话。

2.3 非对应关系翻译方法: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指在不脱离原文喻义的前提下把握好翻译的度,不拘泥于原文句法的结构,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发挥汉语优势,进行再创作。许多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貌和神离,翻译时一定要揭示其内涵的意义。例如:Birds in their little nests agree.直译则为“在小巢中的鸟,观点一致”,这是个特别含蓄的谚语,这样翻译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抓住其喻体的喻义,深究其精神实质,可翻译成“家和万事兴”,这样则给人清新自然,易于接受。As you make your bed,so you must lie on it,与其译成“你铺你的床,你就躺在你它上”,倒不如译成“自己做事,自己当”。像这样的英语谚语在言外,语言含蓄,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和效果,译文势必平淡无味这样既不能表达意思,又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内涵。因此,在翻译时,尽量按其喻义及寓意,找出具有相同效果的汉语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则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准确达意。Man progress god disappear.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有通过努力,才会成功。这些来自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了我们不容辩驳道理。虽然平淡朴实却让人深思、回味无穷。

2.4 综合的翻译方法

综合的翻译方法是将上文所提及的翻译方法综合运用,这样可以解决使用一种不能达到解其义之目的。有相当多的英语谚语采用直译与意译并列对照的方式,使读者从表面意义上的了解转入到了内在的深意。例如: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放走百灵,抓住风筝”A good tree is a good shelter.“朝里有人好做官”另外的一种方法是进一步把直译和意译用对偶式合并一句,前半句是字面,后半句是含义,这样使读者一目了然。例如:Even the weariest river winds somewhere safe to sea.“恶水终归流入海,哪有人人无得意时。”Speak of a man as you find him.“论人惟有观察,切莫人云我亦云”。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汉谚语对照翻译时,不仅要吃透自己民族文化而且要在深入研究外国文化材料的同时也要加深其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使原语与译文在各自的文化里的含义相当,尽量加强和促进不同的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距离,消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

[2]桂清扬,浅谈英语谚语变体:《英语知识》1993年第8期。

[3]王军、李玉侠,浅谈英语句法:《大学英语》1998年第4期。

[4]毛卫华,谚语译法一得:《英语辅导》1982年第5期。

[5]刘荣跃,文学翻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中国翻译网。

[6]世纪版《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猜你喜欢
喻体谚语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谚语趣画
喜马拉雅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谚语趣画(一)
五星红旗的含义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