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述评

2010-08-15 00:44周浩集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民间组织执政党政党

周浩集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述评

周浩集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六十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创造性的成果。但是,党在新时期执政实践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处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旨在对专家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与评价,以便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社会组织;关系;述评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六十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创造性的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许多曾被认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诸如: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的“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在执政实践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处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但在研究当中笔者认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社会组织的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社会组织”是指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满足社会需要或部分社会成员需要而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组织形式。根据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根据同日公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根据2004年3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本论文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组织进行研究时,根据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及其特征的特殊性,把除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单位内部批准成立的团体之外的社会团体都列为了研究对象,即包括了部分不用进行登记和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另外,本文在引用中也出现了与“社会组织”不同的称谓,像:“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但都是指属于上述范围的组织形式,只不过是为了尊重作者原文而没有加以统一。

二、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

1、着重分析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关系模式。(1)王长江在《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2002)、《政党论》(2009)等著作中都论述了政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重要性。他提出执政党要回应公民社会的发展,积极引导民间组织的发展,认为执政党和政府如何对待民间组织,是当今时代政党政治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一个执政党如何在公民社会的条件下科学执政必须探索的首要课题。(2)谢遐龄在《对中国NGO的展望》(2003)中指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发展 NGO,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性,即党组织与社会之一体性,或说党组织是社会之主干,或说社会是由党组织整合而成。因此,中国 NGO的发展核心问题是NGO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NGO与党的关系是 NGO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①(3)康晓强在《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内在逻辑》(2008)中认为:社会组织和政党有特定的功能取向与功能边界,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推动现代民主政治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因。两者关系的“非零和”博弈状态对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重要价值。(4)俞可平在《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2002)中指出:目前党和国家对民间组织采取了双重管理模式,同时,还采取了控制活动经费与在其内部设立党组的措施。因此,在这样一种管理体制中,绝大多数民间组织对党和国家的基本态度是,既服从党政机关的领导又要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而且还力图影响党和国家的政策。(5)张文成在《关于我国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思考》(2006)中指出:妥善处理执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党的社会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牛键红在《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2007)中认为:从组织角度而言,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在组织的组成、运行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众多相似性,所以,执政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存在一种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执政党的阶级性、组织性、社会性和中介性决定的。他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三种关系模型:即双向互动的合作型关系、竞争与对抗的紧张型关系和相互转换型关系。中国共产党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7)吴辉、赵绪生在《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2008)中从分析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入手,界定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出了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四种关系模式:即政党支配社会组织模式、社会组织支配政党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党对抗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党合作互补模式。②

2、着重分析社会组织发展对党的挑战及其影响。(1)尹德慈在《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2004)中指出:多样化的民间组织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且在各个角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种格局打破了执政党对中国社会的全面渗透和各种组织资源的绝对控制权,从而对执政党的传统执政方式及执政有效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民间组织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方式、政治灌输方式、决策方式、运行方式的挑战。(2)张文成在《关于我国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思考》(2006)中指出:政党与民间组织是可以互为利用的社会资源。民间组织既可以成为政党的力量来源、沟通渠道、动员工具、执政基础和执政帮手,也可以成为其社会竞争对手、沟通障碍和执政抗拒者。(3)陆传照在《民间组织的兴起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06)中指出,民间组织的兴起对我国社会发展与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一,有利于党了解民意,推进决策民主化。第二,有利于降低执政成本,改善执政形象。第三,有利于优化执政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民间组织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对政党活动提出了挑战。在我们国家,民间组织的兴起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考验,这主要体现在对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掌控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4)林尚立在《民间组织与政治改革:中国的逻辑》(2008)中认为,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社团革命形成的挑战是相当直接的,因为它直接冲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第一,民间组织的发展占据了政党的传统空间。第二,民间组织在一些领域替代了政党的功能。第三,民间组织与政党之间的紧张影响着政党整合社会的能力。③(5)王长江、祝灵君在《执政党如何应对民间组织发展》(2006)中从世界政党的视角,指出民间组织的出现给世界政党活动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民间组织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政党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政党面临着利益表达和精英聚集功能被替代的挑战;政党面临着管理手段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的挑战;政党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的问题等。(6)吴辉、赵绪生在《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2008)中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兴起过程,指出社会组织的蓬勃兴起为我们党执政带来了“双刃剑”的效应,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一,社会组织的发展挤占了政党的传统空间,影响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第二,社会组织在一些领域替代了政党的功能。第三,社会组织的社会性和独立性影响公共权威。第四,政党难以进入社会组织施加影响。第五,非正式社会组织对政党领导权威提出挑战。④(7)罗峰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执政党的组织嵌入:政党权威重塑的社会角度》(2009)中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政党权威产生了冲击与影响。首先,对政党社会性的冲击。由于社会性是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共有属性,因而,政党权威的扩展与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可能面临着空间重叠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一定资源的争夺,特别是认同资源的争夺。其次,对政党政治性的冲击。执政党要把社会组织纳入国家政权建设的轨道,这种纳入不是将社会组织科层化和行政化,而是在保持其相对独立地位的前提下发挥其功能,并与国家政权组织形成良性互动,这便对政党政治性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再次,对政党行为方式的影响。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逐渐从以前的均质化走向异质化。执政党“整合器”功能的发挥就要考虑各种社会组织的不同需求与功能,就必须对以前的政治指令式的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和变革,这就构成了对政党行为方式的挑战。最后,对政党认同产生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政党难以进入民间组织。政党的政治性和社会组织的社会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社会组织有自身的发展逻辑与愿望,其发展要求与政党的政治愿望并不是高度契合,这便会影响它们对执政党的认同。

3、着重分析党应对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1)周太彤在《关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的若干思考》(2007)中认为:应该完善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实现有效的“政治”。政党治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党的领导是核心和保证,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前提。当前要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质量和能力,在组织上和工作上实现全覆盖。要借助一批整合型的中间组织,形成以党的基本组织为核心,党联系社会、整合社会、服务社会的“同心圆”结构的社会工作体系。⑤(2)李景鹏在《后全能主义时代的公民社会》(2005)中指出:党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最高领导者,应该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充当第三者,既不完全站在国家一边,也不完全站在社会一边,而是站在二者的中间进行调节,使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调整而正常发展。在这样的定位之下,公民社会以及各种民间组织便可以健康地发展。党在进行这种调节的过程中所依靠的除了党的权威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宪法和法律的力量。所以,如何使党摆脱行政性事务而重新定位自己的历史作用,是在后全能主义时期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事。这是理论界应该下大力气研究的极其重要的课题。(3)张文成在《关于我国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思考》(2006)中指出:构建中国执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法律面前平等的原则,中国所有的社会组织包括政党均应当在宪法的原则下开展活动。二是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宪法规定的各族人民的领导力量,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并进一步指出党的领导原则可以从立法层面、政府层面和基层组织层面展开。(4)林尚立在《民间组织与政治改革:中国的逻辑》(2008)中提出:政党迎接挑战的唯一选择就是进行自我变革,在此基础上协调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努力使民间组织成为能够与政党协调、合作的伙伴和社会治理力量。他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待民间组织的反应行动,提出了“控制——规范——引导——整合”的基本行动框架,从而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寻求通过与民间组织的共存、协调与合作,巩固自身的社会基础,构建以其为领导核心的治理体系。⑥(5)刘华安在《民间组织的崛起与执政党的政治整合》(2004)中指出:执政党必须从政治系统中的价值、制度、组织三位一体的视角来对民间组织进行政治整合。一是从思想、价值观念上把民间组织整合进去;二是建立民间组织与政治系统之间的制度化的沟通渠道,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凝聚、整合民间组织的社会力量;三是加强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实现观念和体制上的转变,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党组织的覆盖面。(6)黄晓勇主编的《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8)》中提到:我国在民间组织管理方面政府法规与党的政策都是权威性规范,党的政策主要作用在于对民间组织进行宏观调控,对民间组织发展起到指导精神和政策导向上的鼓励、引导或规制作用。(7)吴辉、赵绪生在《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2008)中结合国外政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经验教训,提出构建良性互动的执政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思路与对策是:明确社会组织的定位与功能,理顺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性质;构建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框架,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坚持民主、法治、治理思路,探索党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调整党在社会组织的党建战略,努力实现从建党向党建的转变;高度重视对国外社会组织和国内非正式社会组织的管理。⑦(8)祝灵君在《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中指出:当前,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还存在诸如缺乏国际视野和法治观念、以管理代替领导、领导手段单一(如以建立党支部作为增强“覆盖力”的唯一方式)、忽视社会组织的消极面、领导和管理的盲点(如对没有登记的社会组织缺乏领导与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针对社会组织的不同类别与特点,加强并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⑧(9)吴新叶在《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理论的超越与现实的路径——以超越“国家—社会”范式的视角》(2006)中指出:党通过制订促进政治发展和NGO进步相一致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 NGO的发展纳入到党的执政框架之内;适时进行精英吸纳,从 NGO中吸收优秀分子成为党员,使 NGO的精英上升通道保持畅通;对特定领域的 NGO实行政策倾斜的利益吸纳,鼓励它们参与社会管理,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0)陈志卫、戴志伟在《新社会组织实践与研究》(2008)中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就是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社会组织建设,支持和保证公民参与新社会组织活动的合法权益,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加强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保证社会组织统一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

4、着重分析国外政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经验教训。(1)张文成在《关于我国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思考》(2006)中指出:要立足国情,研究和借鉴外国政党处理与民间组织关系的经验教训。既要注意汲取苏联处理与民间组织关系的教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处理与民间组织关系的经验,也应当充分注意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异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不同,我们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党有关经验的借鉴也是有条件的。(2)王瑜在《政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2006)中从世界政党比较的视角,总结了政党与民间组织之间关系的几种模式。一是合作关系,非政府组织通过进入政治体系的政党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二是在一些国家,政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形成了竞争与对抗的关系。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对政党的利益表达功能、社会动员功能以及精英汇集功能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3)吴辉、赵绪生在《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2008)中认为世界各国政党,尤其是执政党都面临着如何处理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共同问题。从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治实践来看,政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模式及其方法也有所不同,其中,有些政党能够成功的把社会组织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而另一些政党未能有效的处理好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导致双方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影响了国家社会发展进程。并进一步从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经验;前苏联东欧国家政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教训;发展中国家政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做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三、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的建议

1、应该从丰富和发展执政理论的角度对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只有少数几位学者的论文对社会组织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有限的论述。像杨学建的《发展非政府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2009)、王丽华的《民间组织的崛起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2007)、郭亚丁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民主执政方式》(2005)。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研究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社会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

2、应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历史经验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些只是简单梳理中国社会组织在民主革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概况,却很少论及这些时期党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与群众的关系,讲求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方法,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党的历史上,通过处理与群众的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其中就包括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经验。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历史经验的研究,从历史中汲取营养。

3、应该注重党与社会组织的结构类型、行为特征和功能作用等方面的横向关系研究。多数学者从社会组织纵向的发展历史中考察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却很少有人对某个时期的社会组织进行横向剖析,通过考察其结构类型、行为特征和功能作用等方面,来分析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其实,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更能体现出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特征与规律。

4、应该注意对国外政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研究。当今时代是政党政治的时代,政党政治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政治运作的方向和趋势,因此,处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是每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的政党都会遇到的问题。社会组织在国外萌发较早,发展较快,许多国家的执政党已经积累了许多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成功经验,我们应当敢于借鉴,并把这些经验本土化,为我所用。当然,除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失败教训,我们更应该好好的去研究,引以为戒。

注释:

①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②④⑦⑧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编:《2008年中国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10、17-22、281-285页。

③⑥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273页。

⑤中国社会组织年鉴编委会编:《中国社会组织年鉴2008》,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311页。

责任编辑:陈文兴

D252

A

1671-2994(2010)03-0143-04

2010-04-12

周浩集(1978- ),男,山东莘县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

猜你喜欢
民间组织执政党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株洲市民间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NGO对外援助的支持与规范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现状浅析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关于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