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0-08-15 00:44杨燕芸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热区宾川县农产品

杨燕芸

(中共大理州委党校 经济管理教研室,云南 大理 671000)

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杨燕芸

(中共大理州委党校 经济管理教研室,云南 大理 671000)

特色农业的发展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应采取的举措,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宾川县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的道路。

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特色农业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在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特色农业在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以下简称“宾川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改善和优化宾川县的特色农业生产结构,快速建立优质商品生产基地,大力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基地综合化和产品无公害化的程度,是实现宾川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植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要求。

一、宾川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国土面积2562.6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6.37万亩,人均2.1亩,可开垦宜农荒地12.35万亩,荒地荒坡67万亩,有“热区宝地”之美誉。全县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沛,立体气候明显,极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水利化程度达到72.63%。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水利资源都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宾川县县委、政府长期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兴农措施的推广应用力度,宾川县全县农业科技投入率达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8.5%。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5%以上。这些都为发展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截至2009年底,全县冬早蔬菜总播面积15万多亩,其中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5万多亩,以柑桔、葡萄、石榴、黑腰枣、枇杷、杨梅等为主的优质水果面积达16.67万亩,其中柑桔9.3万亩、葡萄4.23万亩、石榴0.61万亩、枣子0.4万亩、枇杷等其他水果2.14万亩;挂果总面积13.3万亩,实现总产值105941万元。现有8户企业对柑橘、鲜食葡萄、枣子、核桃、香葱等10种农副产品进行高标准注册,有6户企业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有3户企业取得菌类、香料油、脱水蔬菜等农产品自营出口权,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的生产基地已达到17.27万亩。目前已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协会)79个,发展会员5946户,3800多农民经纪人活跃在全国各地,有力地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双向流通。全县农业总产值19.28亿元,优势农产品产值达12.54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户,拥有总资产2.3亿元,年生产总值达4亿元,带动农户62400余户,年季节性用工15500余次,劳务费支出三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外贸出口额达1725.49万美元、同比增74.46%,创历史新高,成为云南省优势农产品产销大县之一。

二、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程度低,难以适应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与传统粮食种植相比,种植特色产品存在生产环节多、投工投劳多、技术要求高等问题。一是农民受传统的耕作和管理方式的影响,习惯了粗放经营,种粮驾轻就熟,种植特色产品费工费劳,技术上难以适应,表现出“难种就不种”的心理。二是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低、商品化处理滞后,以致农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生产成本高、产业竞争力弱。三是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已成为制约宾川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

2、结构不合理,生产发展不协调。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和均衡供给的要求。如柑橘,多为中低档产品,优质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名优产品和有机无公害产品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早、中、晚熟搭配不尽合理,以至旺季滥市、淡季均让省外、国外的水果占领市场,产品出现结构性、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大,加工业比重小。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不高,农产品精加工率平均不足5%,与种植业所占比例不相符。如柑橘的加工转化率不足10%,而世界柑橘业鲜食和加工量的比例为65:35,美国和巴西的加工比例高达80%,而宾川县仍以鲜果销售为主,极不利于初级产品的消化和转化升值。

3、农业质量标准意识较差,产品品牌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少,产业化进程较慢。虽然宾川县的“宾晶”脐橙椪柑、“宾侨”柑橘、“兴侨”葡萄、“爽馨”优质软籽石榴、“南诏”石榴、“云福”香葱、“峨溪金果”核桃等农产品已成功注册并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益,但就总体而言,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对农业品牌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品牌建设,以至农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低。以葱蒜为例,许多生产企业忽视品牌的建设和产品的深加工,产品销售仍以原料型为主,虽已初步形成了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效益不明显。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有待增强。目前,全县已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79个,对推动宾川县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作用还未充分显现。一是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涉及的农户不多、经营范围不大,且大多属松散型的;能带动农户致富的不多,大多自主经营,不利于农产品安全、标准化生产,形不成规模效益。二是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一方面,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上以公司等实体注册,因此,税收上就只能按公司标准缴纳,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就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宾川县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能人或种养大户领办,资金也主要靠他们投入,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较小,政府的信贷扶持难以落实到位。

5、特色农业发展投入大,见效慢,推进难。例如,葡萄种植,第一年一次性投资达到2500元左右,且3年才能见到明显收效。柑橘、脐橙等收效的时间则更长,而农户每年的收入大多仅能保证或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相当一部分农户生产靠贷款,即使有一定储蓄的农户,也大都把储蓄留作养老、医疗和婚丧嫁娶、子女上学等急用。也就是说,宾川县特色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农户因投资生产无资金,当年消费无收入,三年行情难预料,所以,宁可保险种粮食,也不愿担风险种特产的困境急需破解。

三、加快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宾川县要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特别需要以下条件:一是特别需要政府引导和职能部门的服务,加大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扶持和投入,把特色农业的种植模式、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使发展特色农业的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努力实现优质优价,从而逐步使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特色农产品成为广大农民的首选目标,在全社会形成更加浓烈的氛围。

2、调整生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抓好产品优质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点发展热带水果、无公害蔬菜等,逐步减少土地密集型的热区农业生产。二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热区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充分发挥宾川县具有的“季节差”、“绿色资源丰富”两大优势,积极发展早熟及反季热区农产品,如早熟、晚熟或反季热带、亚热带水果;积极发展无污染、有机热区农产品及天然食品,如有机茶(苦里巴茶)、有机水果(柑橘)等优质热区农产品,提高热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逐渐形成以金牛、太和农场、彩凤农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为一体的区域经济带;以宾居、州城、乔甸、宾居农场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示范区、农副产品流通集散地、优质烤烟生产区域经济带;以力角为主的优质白肋烟、薯类、葱蒜生产区域经济带;以平川、钟英、拉乌为主的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反季蔬菜、特色药材生产区域经济带。四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热区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热区农产品的附加值。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政府应在注册登记、项目审批、税收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倾斜。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股份制的改造力度,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和壮大一批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化流通、加工龙头企业。

3、强化科技推广的力度。一是积极引进培育热区农业良种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抓好良种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低耗高效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二是充分利用大棚种植和现代化温室技术,种植优质瓜果蔬菜,做好储藏保鲜,突破生产的季节性约束,满足市场淡季、旺季的不同需求,做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使一个初级产品衍生出几个或几十个系列产品,既增加产品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三是加强引进培育新品种,逐步扩大适销对路的名、特、优、稀水果的种植面积,规范采摘、包装、储运、保鲜措施,提高品质、外观和产品的档次,提高加工利用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技术水平,以开发和拓展市场。

4、用工业生产模式经营农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一是按照产前、产中、产后相配套的原则,完善原有的农业生产标准,对已有标准与国际标准不相符的进行调整和充实;对没有建立的标准应加快制定,同时督促生产企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标准,不断完善热区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二是扩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面积,使之成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三是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对特色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的能力,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等,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控制,形成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5、高度重视品牌创建工作,完善市场营销体系。一是加快名牌农产品的培育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保护与挖掘,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以优势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志、地理标志和产品商标为契机,积极培育一批品牌农产品。二是鼓励各类特色农产品品牌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和评选活动,扩大宣传范围,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氛围,逐步实现优势产业培育品牌,品牌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把优势产业的资源优势化作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带动优势农产品不断发展壮大。三是充分利用媒体、农博会等窗口,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市场,不断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四是加强对农户的引导,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使广大农户树立农业创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证的理念,积极投身到农业创品牌的活动中去。五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与管理。六是以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为依托,鼓励个人和集体收购、批发、经营农产品,清除县内各种关卡,建立县内农产品“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运输畅通。对外来客商实行税收优惠,吸引外商到县内收购、贩运农产品,从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的对外流通。

6、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一是加大信贷投入,切实增加特色农业开发专项信贷资金,银行要保证资金跟着承贷计划走,确保特色农业开发的需要。二是县财政应进一步增加冬季农业开发资金,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信贷贴息,用于新兴产业的开发和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三是建立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问题。积极发挥蔬菜、水果等协会以及植保、农机等合作社的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机制。四是健全特色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延伸服务网络,做好相关信息的发布工作,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7、强化农业招商的力度,增强特色农业的发展活力。一是应将农业招商与工业招商有机结合,建立和充实农业招商专业机构。进一步整合全县农业招商的工作资源,坚持定点招商和流动招商相结合,积极探索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二是强化农业招商责任制,把农业招商引资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体系,加大专项考核的力度,形成狠抓农业招商引资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8、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切实抓好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引进和使用力度,确保各项优势特色农作物及各个层面的技术到位。二是对农业增效做出突出贡献、增收致富献计献策被采纳并产生积极效果的涉农机关工作人员、专业科技人员政治上要记功,经济上要给予奖励。三是要切实解决好专业科技人员的待遇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①徐英花:《县域经济与特色农业》,《甘肃农业》,2004年第1期。

②宾川县统计局:《宾川统计年鉴》(2009年)。

③李森、刘兴国、毛海寿:《关于云南热区农业开发的调研》,《云南农业简报》,2004年第32期。

责任编辑:刘建文

F127

A

1671-2994(2010)03-0105-03

2010-04-12

杨燕芸(1970- ),女,云南大理人,中共大理州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和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热区宾川县农产品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谱写热作新篇章
——《热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关键技术专刊》刊首语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浅析宾川县小Ⅱ型水库养殖罗非鱼越冬技术
区域活动中“冷区”向“热区”的转变
农产品争奇斗艳
定向退火条件下柱状晶形成及连续扩展的相场模拟
宾川县总工会:积极安排部署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等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