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
和谐社会视域下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研究
王玉华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和谐是关键。而要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给我们提供了最直接的民族文化资源。孔子强调的夫妻敬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礼臣忠,朋友有信,都体现出他对人际和谐理念的强烈追求。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出了行“仁”、用“礼”、“执中”、重“义”的实现人际关系全面和谐的方法论。孔子人际和谐思想的精华是我们建立现代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
孔子人际和谐思想;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儒家文化这一强大的精神背景。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则以关注人生和社会为基点,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以调整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指归,以打造和谐稳定的“大同社会”为目标。这一理念与我们今天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释孔子人际关系思想中的和谐价值内核,汲取其思想精华,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是在其对人际关系划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孔子从自然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的角度,将春秋时期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划分为: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大类,即后来孟子命名的“五伦”。对这五伦关系,孔子分别提出了夫妻敬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礼臣忠和朋友有信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些规范都透射出了孔子对人际关系和谐理念的孜孜追求。
首先,夫妻关系是五伦关系中的起始。孔子认为,夫妻关系融洽与否是家庭和谐的关键,因此夫妻双方自结婚之日起,就必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增进家人的团结。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夫妇双方择德以婚,互敬互爱,讲求夫妻情义。只有这样,夫妇之间才能和睦融洽,然后才能“以之闺门有礼”,然后“三族和”。[1]可见,和谐、和睦是孔子对夫妻关系的基本要求。
其次,在父子关系上,孔子提出了“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2]即父慈子孝的父子观。“父慈”即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教育,它不仅是一种哺育之恩,更是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教导,要教育子女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子孝”即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它不只是赡养,更要敬爱。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在孔子看来,对父母养而不敬,与养犬马无异,根本谈不上孝。孔子的“父慈子孝”,透露出一种浓浓的亲子温情,有利于家庭温馨和睦气氛的营造。
再次,对兄弟关系,孔子认为兄弟间要有友爱之情,要“友于兄弟”“兄友弟恭(悌)”。也就是作为兄长,对弟幼要爱而友之,给予关怀和教导。作为弟幼,对兄长要尊敬要顺从。不仅如此,孔子还把孝悌看作是为仁之本,并且是国家和谐的起点。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4]这说明兄弟关系不仅仅是兄弟之间的事情,而且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和睦与团结,关系到家庭乃至国家的兴旺与发达。中华传统伦理即以此为基点,推而广之,以和妯娌,以谐社会。
又次,在君臣关系上,孔子提出了调节和维系君臣关系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5]的道德规范。一方面,“君使臣以礼”,就是君要按照礼使唤臣。前提是修己正身,做到“君君”。[6]孔子重视君的表率作用,反对“居上不宽”,[7]要“修己以敬”,[8]“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9]另一方面,“臣事君以忠”,就是臣对君不能欺骗,但要敢于犯颜谏争,在此基础上恪尽职守,“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0]即做到“臣臣”。君臣之间追求的依然是各尽其分、相互尊重、对等相待的和谐理念。
最后,是朋友间的交往。孔子认为,朋友相处要“言而有信。”他把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益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11]与这样的人交朋友,有利于自身的道德修养。“损友”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12]即谄媚之人,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之人,夸夸其谈之人,与这样的人交朋友,会对自身道德修养有害。朋友间还应相互批评,“朋友切切亻思亻思”说的就是朋友之间相互善责的样子,相互批评。
总之,孔子从家庭人际关系出发,由家庭中的夫妇、父子、兄弟之间的“亲爱之情”,推及到君臣之间的“君臣之义”,再到朋友之间的“言而有信”,充分体现了孔子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思维理路。
孔子重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那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除了上述述及的五伦中每一伦对应的具体人伦规范外,还有哪些通用法则能够实现人际关系的全面和谐呢?
第一,行“仁”。“仁”是孔子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何谓“仁”?孔子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人”。所谓“爱人”,就是对各种各样的人都要关爱。其具体化为“亲亲”、“尊尊”、“尊贤”和“泛爱众”。“亲亲”指家庭内部以孝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不同辈分间的纵向之爱和同一辈分间的横向之爱。“尊尊”,是指在政治上尊敬和爱戴地位高的人,其中首先是尊君,其次是尊贤才。进而孔子将“爱人”的主张推而广之直至广大民众,即“泛爱众”。但是,孔子的爱人是有差等的爱,匡亚明先生这样说:“承认爱人,但强调爱有差等;承认自爱,但更重视忠君孝亲。主张在突出君父地位的前提下给人、己以一定的照顾,但绝不容许人、己有脱离或超越君父统治的权利。”[13]
2.诚信。孔子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原则,并将其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4]《论语》中,孔子在论述朋友关系时,最大化地彰显了诚信作为维系朋友关系的重要意义,并将“朋友信之”作为他的人生志向向他的学生进行宣教。他认为只有遵循诚信的原则,才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实践朋友之“仁”德,否则花言巧语,只说不做,就毁坏了仁德的基础,即“巧言、令色,鲜矣仁。”[15]
3.忠恕。孔子主张处理人己关系,还应奉行“忠恕之道”。这里的“忠”,并非专门针对君主,而是泛指对一切人,即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要忠诚、忠实之意。所谓“恕”,就是包容、宽容之意,是推己及人、人己统一的道德情操。“恕”的高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6]就是希望自己达到和实现的,也要希望别人达到和实现,也就是互相成就,真诚帮助别人“立”和“达”。“恕”的低标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就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勉强别人去做,要以己量人。
总之,孔子的“仁”强调的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要有爱心、诚心、恭敬之心、宽容之心,是要将心比心。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内在素质要求。只有具备了仁德,才具有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内在基础与内在驱动力。
第二,用“礼”。孔子所说的“礼”,既是指普遍的规范体系,又包括社会的政治制度。但就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上,主要是指根据交往主体、客体的社会地位、身份、性格,交往的场合等诸方面表现出的适宜的礼貌和礼节。它是建立、协调和维持人际和谐的外在规范与保障。那么,如何才能让人们在交往中自觉自愿地遵礼循礼呢?
1.修身正心。孔子认为,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心性,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展现个人的道德素养。对此,他提出了“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的先“内圣”后“外王”的“内圣外王”之道。孔子希望以修身正心为起点,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这是自觉循礼的前提和基础。
2.“教之以礼”。孔子一向认为,人是“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对于礼的遵守,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孔子强调要学礼,他说:“不学礼,无以立。”,[18]“不知礼,无以立也。”[19]“礼者不可不学也”。[20]只有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人际交往的礼节、礼仪和礼的精神实质,才能做到与人交往时举止得体,内心真诚。
3.“援仁入礼”。孔子还在礼中注入了仁的内容,强调仁是礼的内在本质,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两者是相互协调,互相统一的。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21]说的是行礼,必须符合仁的精神。而“人而不仁,如礼何?”[22]及“克己复礼为仁”,[23]说的都是为仁,必须遵从礼的规范。仁与礼的互动便是君子人格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秩序均衡演进的过程,仁与礼的结合,彰显了孔子人际关系和谐的精神实质。
第三,“执中”。“中”是指人际交往中,言行举止恰当、适度,无过无不及。如子贡曾问孔子交友之道,孔子回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24]《礼记·大学》篇还记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要准确把握行与止的尺度。这就是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最高的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其“无适”、“无莫”、“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群而不党”的人际交往原则,都体现了他“执中”的理念。因此,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执中”,才能“致和”,“执中”是实现人际和谐的重要方法和原则。
第四,重“义”。“义”是孔子倡导的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孔子认为,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必须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用“义”作为“利”之取舍的标准,做到“重义轻利”、“义以为上”。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25]这里所讲的“道”,即是利之取舍的标准—义。孔子认为,一个人在追求富贵、消除贫贱时,必须以“义”作为尺度,“不义”、“害义”则不可“求”,不可“处”。当义与利发生矛盾时,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以义制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之所欲与理性生活的协调,融洽人己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
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为现代社会协调和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关系,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人是社会的主体,更是和谐社会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从本质上看,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并调整我国各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建立诚信友善、安定有序的人际和谐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现代社会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权利,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与价值。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每个人又成为利益的主体,人与人之间发生了普遍的利害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和导向,使得一些人的个人主义发展到极致,为满足个人私欲,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利益竞争、分配不公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紧张和疏离。惟利是图、道德冷漠、真情失落、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淡漠,导致以集体主义和互助友爱、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再为人们所认同。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成为现代文明的一大毒瘤,严重影响到正常社会秩序的建立。面对这一社会现状,我们党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最根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当然要靠深入改革和加强立法来进行解决。通过改革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包括调整人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和谐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但思想道德建设也是解决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它对于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柔性规范约束作用。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孔子人际关系思想,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尽管具有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的一面,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其又有调整一般人伦关系的积极因素,它注重的是人的整体价值,抒发的是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推崇的是与人为善、推己及人的仁爱理念,高扬的是“厚德载物”的人际和谐精神,强调的是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所有这些,既可以用来调整封建时代的人伦关系,也可以用来调整和重建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具有超时代的一般意义。东亚周边国家较成功地应用了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中的积极要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主义导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对血缘关系的亲近和家庭的稳固进行了强化,对物质欲望无止境的追求进行了遏制,形成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较好的文化和道德氛围。今天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更应该批判继承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弘扬“和为贵”的价值观,以调节和削弱竞争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紧张状况,继承孔子人际和谐思想中的精华,从提高个人修养做起,自我调节和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矛盾,做到“和而不同”、实现人际间的互利、互惠、互补、互助,调整和重建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建立现代社会的诚信友爱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与和谐,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王德明.孔子家语译注[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05.
[2]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M].
[3]论语·为政[M].
[4][14][15]论语·学而[M].
[5][7][22]论语·八佾[M].
[6][17][23]论语·颜渊[M].
[8][9]论语·宪问[M].
[10]论语·子路[M].
[11][12][18]论语·季氏[M].
[13]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 1985.226.
[16]论语·雍也[M].
[19]论语·尧曰[M].
[20][21]礼记.曲礼上[M].
[24]礼记·大学[M].
[25]论语·里仁[M].
(责任编辑 曹连海)
book=352,ebook=352
王玉华,济宁学院副教授(邮政编码273155)
B222.2
:A
:1672-6359(2010)03-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