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路径

2010-08-15 00:50荆晓敏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能源经济发展

荆晓敏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路径

荆晓敏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科技水平提出了挑战。及早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增强自主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能力、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积极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路径。

低碳经济;能源;二氧化碳

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得到较快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现实路径。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目的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是一个涵盖十分广泛的领域。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面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应用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是一个岛国,资源并不丰富,英国最先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经过几年的宣传推广,低碳经济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从全球范围看,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低污染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竞争的需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合力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处于战略机遇期,对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经济模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十七大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又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首要难题。

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在21世纪前50年内,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以化石燃料为主。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短缺和洁净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炭的重要性和地位还会逐渐提升。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远远超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煤炭是我国最安全、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怎样在现有的能源资源禀赋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需要破解的又一难题。

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挑战。我国经济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多、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面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44.8%提高到2006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工业是高耗能行业,加之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据统计,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怎样调整经济结构,使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处于合理水平,同时提高工业部门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我们需要破解的另一个难题。

低碳经济对我国提高科技水平提出了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作为支撑,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科技作支撑,发展低碳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近2000亿元,这是我国发展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怎样提高科技水平,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技术支持,也是我们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路径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应当承担的保护环境责任。低碳经济在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低碳经济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的机遇,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是及早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展普查,摸清二氧化碳排放家底,科学预测今后若干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定,把发展低碳经济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留“低碳经济”发展空间,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战略指导。出台新型产业倾斜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支持低碳经济的新技术推广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土地、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政策调节手段鼓励企业低碳排放,限制高碳排放,鼓励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

二是增强自主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能力。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要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高度重视和鼓励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发工作,并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支持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针对现在低碳技术市场较为混乱的局面,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协定,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建立清洁能源的发展机制,以不断增强我国碳减排的技术支撑能力,为今后全面、深入开展碳减排工作提供技术基础,为发展低碳经济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是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以高排放行业为重点,加大治理力度。选择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排放大的行业为重点,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选定典型企业进行试点,取得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以典型引路,推进各地区的低碳经济稳定发展。为重点领域和低碳经济发展区提供优惠政策,以支持这些领域和发展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抓好产业投资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投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应优先投资一批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并通过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生产手段的升级。

四是积极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不仅要求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是便民的责任。要引导公众改变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当前,要引导公众改变以高耗能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责编:施琳洁)

F120.3

A

1008-8431(2010)05-0056-03

2010-09-05

荆晓敏(1988-),女,现就读于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2007级国际贸易专业。

猜你喜欢
能源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