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卓霖 胡金明
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包括广泛性焦虑及发作性惊恐状态两种临床相。据1982年全国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症的患病率为1.48‰,国外报告为5‰左右,在神经症专科门诊中,焦虑症占神经症总数的16.8%[1]。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以盐酸氟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55例,临床疗效显著,并与单纯使用米氮平治疗的55例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1.1 临床资料 110例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5例,男30例,女25例;2个月至1.5年;发病情况:急性焦虑37例,慢性焦虑18例。对照组55例,男29例,女26例;3个月至1.4年;发病情况:急性焦虑39例,慢性焦虑1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2];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排除标准:①排除躯体疾患,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者;②酒或药物依赖及入选前4周内服用过抗焦虑药[3;③孕妇或哺乳妇女及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心理疗法。治疗组治以盐酸氟西汀胶囊,20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米氮平片,起始剂量为15mg/d,用药5~7d加至30~60mg/d,每晚服用1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心脑电图及体质量测量等检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末进行测评,HAMA统计指标为总分。疗效标准[2]以HAMA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两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治疗6周末及随访6个月末分别采用HAMA进行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以治疗8周末HAMA减分率75%以上为基本痊愈,50%~75%为显著进步,25%~50%为好转,小于25%为无效。复发指针以随访期间患者自觉症状恶化为波动复发依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评分比较,组内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χ2检验。
2.1 两组疗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治疗组痊愈占45.45%;显著进步占27.27%;好转占21.82%;无效占5.45%;总有效率94.55%。对照痊占36.36%;显著进步例占27.27%;好转例占20.00%;无效例占16.36%;总有效率84.64%。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 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1周后、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8周后治疗组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S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1周后、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8周后治疗组SAS评分均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明显。
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它可以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焦虑症是个体恐惧某些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5-羟色胺活性失调在焦虑障碍中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当5-羟色胺释放增加时,出现了明显的焦虑反应,已确信它在介导许多焦虑症状中起重要作用,且动物实验也已证实[4-6]。
盐酸氟西汀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痊愈率45.45%,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痊愈率36.36%,总有效率84.64%。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后8周后HAMA、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8周后治疗组HAMA、SAS评分均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盐酸氟西汀治疗焦虑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江开达.精神药理学[M].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