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强 郝太琳
峰峰矿区中医院,河北 邯郸 056200
慢性咳嗽是指临床上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该病是内科门诊最常见的病症。与典型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纤维化和支气管肺癌等疾病不同,由于缺乏典型的症诊断状和体征,胸片检查无异常。一些临床医生习惯上诊断"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止咳祛痰或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不仅临床疗效欠佳而,且造成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和耐药性增加。我院自拟疏风宣肺方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自2008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慢性咳嗽患者7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4例,男女比例1∶1.37,年龄最大81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2月,51例患者就诊前经过一种以上抗生素治疗。
以上病例采用疏风宣肺方:麻黄6g、炒杏仁30g、生甘草6g、蝉衣12g、桔梗12g、五味子6g、前胡12g、紫苑12g、瓜蒌皮15g、枇杷叶15g、细辛3g,水煎口服。每日一剂两煎,混匀早晚分服,每次200毫升。7天为一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临床控制:咳嗽消失,相关症状及舌脉明显改善;(2)显效:咳嗽明显减轻,重度-中度,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改善;(3)有效:咳嗽减轻,重度-中度,中度-轻度相关症状及舌脉象改善;(4)无效:咳嗽无改善或反加重。临床控制32人,显效20人,有效15人,无9人,有效率88.2%。
李某,女,45岁,患者于3月前因感受风寒而咳嗽咽痒咯痰清稀,经西医治疗不见好转,迁延3月余。今患者干咳频发,咽干,痰少而粘不易咯出,胸前不适,饮食可二便调,经血常规及胸片检查均正常,亦未发现阳性体征,舌淡苔白失润脉亦正常。辩证为风邪束肺阴津不润肺失和袶。用疏风宣肺方加南沙参15g,3剂好转,7剂痊愈。
慢性咳嗽病因非常复杂,但运用中医“风为百病之长”的致病特点,临床围绕慢性咳嗽多以干咳久咳咽痒等特点,紧紧抓住“风邪犯肺”的致病特点,以风邪伏肺,肺气上逆为基本病机。选用麻黄、细辛辛温宣肺通窍,炒杏仁、紫苑、枇杷叶、全瓜蒌润肺止咳平喘,蝉蜕疏风散热利咽,前胡降气化痰,五味子敛肺气益气生津,生甘草调和诸药。本方疏风宣肺散敛结合兼顾润燥。符合清·陈士铎《辩证录》“必先散风寒而少佐散火之剂,不可重用寒凉以抑其火,亦不可多用燥热以助其邪”的原则。对于风邪化燥损伤咽喉出现干咳咽痒咽干之症,上方加南沙参、阿胶珠、金沸草等,若痉咳频作则加蜈蚣、全蝎以加强熄风止痉之功,夜晚咳嗽明显则加当归、远志、白芍以增强养血镇咳之力,咳甚小便自遗则加重五味子用量,亦可加柯子敛肺养肺,倘若形体偏胖舌质淡胖,寸关脉细沉弱现肺(肾)阳不足之候时则加附子、干姜多可收效,若咯痰量多色白如泡沫,久咳难愈,形瘦唇干舌苔薄干,舌质淡胖,便溏者加熟地、苍术、干姜益肾敛津,温脾化饮,若过用抗菌消炎药,苦寒凉润太过,致肺气壅遏,宣降失司出现闷咳不扬者宜重用辛温宣通之品如麻黄、细辛亦可加葱白、生姜等,待寒駆除。总之,久咳顽咳常虚实夹杂,邪热未除而正气已虚,寒邪郁而化热或因热而复感外邪。临证应仔细辩证,在本方基础上,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郁则散之,或攻补兼施,或寒热并用,攻者,清热、散寒、逐痰、化痰,补则健脾益肺加用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寒温并用加用干姜、炮姜、黄芩、鱼腥草、连翘等药,待肺气宣通,自然咳嗽可愈。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44.
[2]《中药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
[3]Irwin RS,Madison JM.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 cough [J].N Engl JMed,2000,243(23):171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