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业
(山西省浑源县中医院,037400)
2006年11月~2009年8月,笔者用自拟二龙戏珠方治疗肩周炎1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67例。年龄45~55岁者24例,55~65岁者69例,65~77岁者27例,平均54.3岁。其中病程1年以上者18例,半年以上者24例,半年以下者78例。
二龙戏珠汤基本方:黄芪30g,姜黄10g,白芍15g,穿山甲10g,秦艽15g,当归15g,桂枝10g,威灵仙15g,蜈蚣2条,甘草10g。用法:每剂加凉水 400ml浸泡30min,文火煎30min,渣再煎,共取药汁300ml,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一般 1~2个疗程治愈。服药期间忌食酸、凉、油腻食物,服药后避风。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肩部疼痛有所减轻,肩关节活动有所改善。无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改善。
1个疗程治愈者41例,2个疗程治愈者65例,好转6例,有效6例,放弃治疗者 2例。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等,属中医学“肩痹”范畴。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成。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医理论认为,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径,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到,把人体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方面,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路,只有经脉通利,气血才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气血必须依赖经络运行全身,并借孙络渗灌气血的功能,才能发挥其滋养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作用,同时濡养经络本身,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由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外伤等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生成不足,其濡养经络的功能不足,则经络失和而产生疼痛。如《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则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由此可知,气血运行不畅是肩痹发生的内在条件。故用黄芪甘温益气,且性禀升发,善走肌表,为君;桂枝善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又能散寒止痛;黄芪、桂枝相伍,有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的功效。可治疗营卫不足、肌肉痹痛、肢体麻木等症;白芍能养血和营敛阴,又可缓急止痛。桂枝、白芍伍用,发汗之中有养阴敛汗之效,虽汗而不伤阴,和营之中有调卫之功,营阴不滞,又可加强止痛之力。桂枝和甘草合用辛甘化阳,具有温通而不刚燥,补益而不壅滞的特点。威灵仙善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又能通行十二经;秦艽苦辛微寒,外宣内清,祛风胜湿,舒筋通络,和血止痛;姜黄苦辛性温,内能活血通经,外能发散风寒湿邪,为治疗上肢肩臂疼痛的常用药;姜黄、桂枝都可温通血脉,散寒止痛,姜黄偏于破瘀行气,桂枝偏于通血脉、散风,相配则祛瘀散寒除痹止痛效力较好,对风寒湿痹所致的关节疼痛、肩臂痛疗效尤著,共为臣药。蜈蚣辛温有毒,性善走窜,行表达里,内而脏腑,外而经络,能通经透络,开散瘀滞,对关节痹痛日久不愈者疗效显著;穿山甲性善走窜,能软坚散结,透达经络,直入病所,消散瘀滞;与蜈蚣相伍又可加强止痛之力[3],二者为使。甘草调和诸药为佐。全方共奏温通血脉、散寒止痛、软坚散结之功。
[1]张娟,赵含森.实用中药配伍应用大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