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彬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卫生院,宁夏 中卫 755000
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人数占受查人数的1/5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等的范畴。在本病的治疗上,目前西医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合平胃散化裁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病例来自近3年内的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为22例,女性为18例,平均年龄43岁,均为萎缩性胃炎患者。
萎缩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均依据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粘膜血管显露,以及粘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粘膜固有腺体减少,粘膜肌层增厚,以及固有膜炎症、淋巴滤泡形成,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可有可无)等。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临床常见症候可分为:(1)肝胃气滞型:胃脘胀痛,饱闷不适,食后尤甚,痛无定处,攻撑连胁,不思饮食,遇情志不遂则加重,嗳气频作,矢气较舒,大便不畅,时有腹痛欲便,便后痛减,或有恶心呕吐、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2)脾胃虚寒型:平素四肢不温、怕冷、胃脘部不适或有微痛,喜热食、食冷则不舒或常因多食生冷而发病,疼痛喜用手按或热熨,得按或热熨则痛减,泛吐清涎,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迟缓或沉。(3)气滞食积型:胃脘部不适或胀满,时时暧气,偶有轻微疼痛,攻撑不定,食欲减退,多食则易引起食物不化或呕吐酸腐,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或兼滑。(4)胃热阴虚型:胃脘部不适,时有痞塞或微痛,有灼热感,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大便不畅或秘结,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5)气滞血瘀型:平素情志不舒,常抑郁,易激动,善叹息,脘腹胀满,疼痛不适,每遇情志不畅而胃脘部不适,疼痛加重,疼痛固定不移,按之明显,入夜痛甚,嗳气,饥不欲食,心烦少寝,口渴而不欲饮,舌质暗有瘀点,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涩。(6)寒热夹杂型: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似痛非痛,饭后饱胀,食欲减退,口苦口粘,大便不畅或时有干结,舌质淡红,舌苔厚腻,脉弦滑。(7)气血亏虚型:身体虚弱,面色无常,唇色淡白,平素食欲不振,易感冒,常自汗出,动则气短乏力,头晕心悸,常因过劳而诱发,胃痛隐隐,喜得揉按,空腹痛重,进食可缓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采用从整体出发,根据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用沙参麦冬汤合平胃散为基础主方,根据证型化裁加减进行治疗。基本处方如下:沙参20g、麦冬20g、玉竹15g、生地15g、天花粉15g、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甘草6g、焦三仙15g,偏于肝胃气滞型加柴胡10g、枳壳15g、香附15g;偏于脾胃虚寒型加良姜15g、香附15g、乌药15g、太子参20g、白术30g;偏于气滞食积型加玉片15g、枳壳15g、炒内金10g;偏于胃热阴虚型加石斛20g、知15g;偏于气滞血瘀型加元胡10g、川楝子10g、绿萼梅5g;偏于寒热夹杂型加黄连3g、炒吴萸5g、干姜10g、制半夏10g;偏于气血亏虚型加黄芪30g、当归15g太子参20g、茯苓15g、白术3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遍,分早晚2次服。疗程为1个月至3个月不等。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食欲改善;胃镜示胃粘膜灰白区基本消失,显红白相间以红象为主,未见蓝色血管;病理检查示胃粘膜萎缩,非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三项中有两项从重度转为中度或从中度转为轻度。
好转:临床症状及体重明显减轻,但仍遗留一部分症状;胃镜示胃粘膜区白区范围缩小,蓝色血管透见影像;病理检查示萎缩病变范围缩小或胃粘膜萎缩,非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三项中有一项重度转为中度或从中度转为轻度。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略有改善或无改善;胃镜示胃粘膜萎缩未减轻或加重;病理检查示固有膜腺体萎缩程度和范围均无变化或加重。
治疗的40例病例中,显效2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
脾胃虚弱,气机雍滞是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机制。老年阴亏,七情内伤,饮食痰积,久病致瘀等诸多因素都可使脾胃功能受损,脾胃升降无力,气机运行不畅,而呈现胃脘部胀满、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本病属于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以正虚为本,正越虚则邪越结,邪越结则正越虚,常互相影响难以速愈。恢复脾和胃的功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沙参麦冬汤养胃阴,生津而润燥,平胃散燥湿健脾,理气消胀,两方合用使润药不滞碍脾的气机运化,使燥药不伤胃阴,燥中有润,润中有燥,相得益彰,从而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复、疾病得以祛除,患者得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