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
补肾活血法是补肾法与活血法的有机结合及高度统一,通过补肾促进活血,应用活血益于补肾,两者相互协同,达到改善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邪祛正存的目的。近年来,对于补肾活血法理论的基础研究日益深入,临床应用也目益广泛。
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由于体质虚弱、病情迁延所致。中医学认为,由于妇女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而摄生不慎,或经期同房,或宫腔手术消毒不严等,导致湿热(毒)入侵,留滞胞宫、胞络及冲任带三脉之间,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形成盆腔包块,不通则痛。瘀血滞气久稽下焦冲任、胞宫,使肾阴不布,肾阳不温,久之导致肾之阴阳更虚,且病程愈久,肾虚症状愈甚。因此,肾虚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周金花选取慢性盆腔炎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中药汤剂(淫羊藿、桑寄生、女贞子、川续断、当归、丹参、皂刺、三棱、莪术、延胡索、败酱草等),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7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补肾活血法可明显改善下腹及腰骶疼痛、痛经、白带量多等主要临床症状(P<0.05)。寿清和分别采用补肾活血法和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8%,无显著性差异fP>0.05),显愈率分别为41%、1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田美香等自拟补肾活血利湿汤(桑寄生、山萸肉、熟地、鸡血藤、丹皮、赤芍、桃仁、香附、川楝子、茯苓、泽泻、红藤、败酱草)治疗慢性盆腔炎,总有效率为96.4%。
复发性流产属中医的“滑胎”范畴。冲任损伤则肾虚无力系胞为该病之本,肾虚失却温煦或阴虚生热,热火灼精血或血滞不行而生血瘀则为该病之标。反复流产伤及冲任胞络,导致瘀血滞留胞中,再孕后又因精血聚于下以养胎,汇聚之精血无疑增加血液运行阻力,从而加剧瘀血形成,瘀血不去,有碍新血归经,不能养胎,致胎元难固而流产。刘银姣认为肾虚血瘀贯穿本病全过程,故以寿胎丸补肾,再加当归、丹参养血活血,黄芪补气以摄血,一敛一散,既化滞留之瘀血,又防新生之血在妊娠早期妄行,从而保证了冲任有所固,胎元有所养,妊娠得以维持。叶利群认为。肾虚血瘀证患者可能存在着免疫功能的降低或紊乱,故以补肾活血法联合阿斯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ACA)致复发性流产,对照组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中药(杜仲、菟丝子、川断、桑寄生、白术、枸杞子、丹参、当归、山药)至ACA检测连续2次阴性。结果治疗组45例,有效42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45例,有效34例,有效率为7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中医学典籍中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的记载,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瘾瘕”范畴。本病的成因多为素体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畅,气虚血行瘀滞,瘀血内停,经行不畅,阻于胞宫;同时本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易损伤肾气,血瘀化精乏源,又可加重肾虚,肾虚与血瘀相兼并存且互为因果,导致本病的发生。药理研究证实,活血药能抑制异位内膜的增生、分泌和出血,减轻组织增殖和粘连,促进包块吸收、粘连软化、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补肾药可改善免疫功能及腹腔内微环境,抑制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吴瑕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菟丝子、杜仲、黄芪、丹参、肉桂、赤芍、五灵脂、桃仁、香附、鸡内金、茯苓、牡丹皮、甘草),对照组给予丹那唑,结果补肾活血方可明显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在缓解痛经方面与丹那唑组疗效相近,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性欲减退、不孕等方面明显优于丹那唑组。周华等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细胞凋亡能力的下降有关,补肾活血中药能促进异位内膜细胞发生凋亡,使异位病灶萎缩、消退细胞。杨敏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肾活血法较活血化瘀、单纯补肾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更好的疗效,补肾活血法可以更显著地恢复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中Thl/Th2细胞的动态平衡,从而恢复以Thl型细胞为主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补肾活血法的研究目前还大多局限于临床观察,实验研究较少,因此其作用机制多不明确。随着理论、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的大量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l]宋淑华.补肾活血法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免疫性不孕32例[J].陕西中医,2007,28(7):800-801.
[2]白志军,刘静君.补肾活血法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10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5):46-47.
[3]顾亚平.补肾活血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1):80-81.
[4]吴瑕,刘勤.补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J].中医研究,2008.21(10):20—22.
[5]张晓华.补肾活血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和排卵率的影响[J].新中医,2006,38(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