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例小儿烧伤相关因素分析

2010-08-15 00:51张翠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6期
关键词:热液监护人入院

张翠兰

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好动、动作不协调、反应迟钝,小儿烧伤临床上较常见。笔者对本单位近5年收治的烧伤患儿临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小儿烧伤的特点,帮助本地区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0~14岁烧伤患儿174例,占同期入院烧伤患者总数(650例)的26.77%。就患儿性别、年龄、烧伤原因、受伤场所、季节、居住地区、监护人文化程度、院前治疗和并发症、是否购买保险及预后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本组174例小儿0~3岁109例(62.64%),4~7岁38例(21.84%),8~14岁27例(15.52%)。男110例(63.22%),女64例(36.78%),男女比为1.72∶1,平均年龄3.9岁。

2.2 烧伤原因及受伤场所 主要是生活事故引起:热液烫伤130例(74.71%),火焰烧伤39(22.41%),化学、电弧及其他烧伤5(2.87%)。受伤场所:室内(厨房、餐厅)140例(80.46%),室外 34(19.54%)。

2.3 烧伤月份及地域分布 小儿烧伤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夏季的6~8月和寒冷冬季的12~2月发生率较高。12、1、2 月 59 例(33.91%),6、7、8 月 5 例(32.76%)。居住地区: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103例(59.20%),城市71例(40.80%)。

2.4 监护人文化程度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19例(10.92%),初/高中文化程度106例(60.92%),小学文化程度49例(28.16%)。

2.5 烧伤程度分布 174例患儿中轻度烧伤21例(12.07%),中度烧伤 66例(37.93%),重度烧伤 53例(30.46%),特重度烧伤34例(19.54%)。

2.6 院前治疗及并发症 院前救治较妥当18例(10.35%),救治不当 94例(54.02%),无处理 62例(35.63%),伤后直接收入本院121例(69.54%),由基层医疗机构转入22例(12.64%),由非正规医疗机构转入31例(17.82%),26例(14.9%)患儿入院前已有并发症,其中休克12例(6.90%),创面感染14例(8.05%),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2例(1.15%)。

2.7 医疗保险购买情况 未购买保险45例(25.86%),已购买保险34例(19.54%),农村合作医疗95例(54.60%)。

2.8 预后 治愈157例(90.23%),好转8例(4.60%),因经济困难主动出院3例(1.72%),转院5例(2.87%),死亡1例(0.57%)。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本院小儿烧伤占同期烧伤入院人数的26.7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为1.72∶1,这与男孩好动的生活习性有关。幼儿期与幼童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儿童期占84.48%,与其他相关文献报道相似。这与此期小儿发育不成熟、好奇心强、好动,但动作不协调且自制能力差有关外,在询问病史中了解到,还与家长看管不严、安全责任心不强、防护意识差有关。

小儿烫伤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在小儿烧伤原因中热液烫伤占74.71%,在热液烧伤中有40.16%为“锅连炕”所致,这是本组资料农村患儿烧伤的主要原因,具有一定的地方流行病学意义,是本组资料小儿烧伤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所谓“锅连炕”是本地区农村一种传统的家居方式,即锅和炕相连,没有分隔物,1~3岁幼童由于看护不严很容易掉跌入锅中发生烧伤。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威胁着这些地区的幼小儿童的健康。“锅连炕”烧伤主要发生在农村,城市很少发生。本组资料显示,因“锅连炕”引起的小儿烧伤虽不如普通热液烧伤增高幅度明显,但就近5年仍无下降趋势,其发生率接近热液烧伤的一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彻底废除和改造“锅连炕”陋习,才能有效降低该地区小儿烧伤的发生。比较实用而廉价的办法是在锅与炕之间安装防护栏,可有效地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本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用热水和用火较多,因而好玩、好动又没有安全意识的小儿成为烧伤的主要受害人群,这与有关报道相似。本组小儿烧伤的数量从每年的11月开始升高,至来年的2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到第2年3月份开始下降,符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其次为火焰烧伤占22.41%,多是衣物着火、鞭炮火焰所致。

小儿烧伤为生活烧伤,重度、特重度烧伤的发生率低,病死率较成人低。本组患者病死率较低,仅为0.57%,一方面是由于本组小儿烧伤患者大部分为中小面积烧伤,且统计资料时未包括急诊死亡的未住院病例;另一方面与近年来烧伤救治水平有所提高有关。

在烧伤程度方面,本组大部分患者为中小面积烧伤,25%TBSA以上小儿烧伤患者达19.54%,25%TBSA以下的患者达到了80.46%,5%TBSA以下的患者占12.07%,可能与本组5%TBSA以下小儿烧伤患者以门诊治疗为主有关。

本组小儿烧伤统计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表现为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发病率较高,这与经济相对落后、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居住条件较差以及生活习惯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小儿烧伤后延迟入院发生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小儿烧伤后休克发生早,延迟补液或补液不正规不但使休克难以纠正,且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小儿烧伤后急救往往只能依靠监护人或基层医务人员。有资料表明,监护人学历与烧伤后自救常识的缺乏无确切关系[2]。但学历低的监护人常对烧伤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或轻信民间非法医疗机构。一些小规模或条件较差的医院为追求经济利益,收治超出其救治能力的烧伤患儿,至其出现各种并发症后才转送烧伤专科,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加强对烧伤急救知识的宣传,将有力于减少烧伤院前并发症。6岁以下儿童应加强对危险品的认识,家长及幼儿教师应教育孩子识别哪些是危险物品,怎样远离危险物品,并教给孩子基本的急救知识,如:不小心被热水烫伤了,应先就近找凉水冲洗,以减轻疼痛和烧伤程度;旁边有大人应马上去找大人解决。如遇患儿被烧伤,应立即脱去燃烧衣物或热液浸渍的衣物,尽快灭火;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冷水冲洗创面20 min,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烧伤深度的观察,莫涂油膏,以免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疱皮,且不要撕去腐皮[3],迅速送至医疗单位,千万不要延误时间,以免丧失救治的最佳时机。

大力宣传烧伤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途径,如: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对全民普及预防知识,加强科普宣传和安全教育,以增强人们对烧伤危害的认识,改变人们的行为,以唤起个人、家庭及有关政府机构的重视及对预防工作的支持。有“锅连炕”习俗的农村地区,如果没有安装防护栏,小儿旁边不能离人,成人不在时应用布带栓好固定,防止掉入锅中的惨剧发生。学龄前儿童(4~7岁)电击伤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该年龄段小儿户外活动多,好奇心强,又缺乏基本的电知识有关,加强电器、电线的防护和管理是减少该年龄段小儿电击伤发生的最有效方法。家长应加强责任心和安全防护意识,尽量避免让小儿在厨房等热源较多的场所玩耍,对预防小儿烧伤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建议能在彻底根除“锅连炕”活动的基础上,加强科普宣传,普及烧伤预防知识。

家庭经济状况差是小儿烧伤的危险因素[4]。本次调查显示,59.20%的患儿来自农村或外来务工家庭;许多患儿经济困难,无医疗保险,治疗中病情未愈而出院,常继发残疾或死亡,这种现象应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上海、台湾等地区已设立了“儿童烧伤基金”、“台湾儿童烫伤基金会”等机构,帮助了不少困难家庭的烧伤患儿。笔者认为,本地区也可参照设立此类组织。

因此,烧伤的致伤因素与当地的社会习俗、经济状况、家庭条件、文化水平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1]李毅,聂兰军.小儿烧伤惊厥的预防和处理.中华整形烧伤杂志,1996,12(5):371.

[2]田纪文.烧伤患者应用冷疗自救的调查.中华烧伤杂志,2004,20(5):305.

[3]常致德,沈祖尧.烧伤创面修复与全身治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28.

[4]Rawlins JM,Khan AA,Shenton AF,et al.Burn patterns of Asian ethnic minorities living in West Yorkshire,UK.Burns,2006,32(1):97-103.

猜你喜欢
热液监护人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热液蚀变类型及蚀变流体的分带特征
热液锆石鉴定特征及在热液型金矿床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大洋一号”环球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