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平 王剑疆 张小峰
喉乳头状瘤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喉部良性肿瘤,现多认为病毒感染所致,其发病主要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据报道儿童发病与其母亲患有生殖器尖锐湿疣有关。研究证实儿童感染喉乳头状瘤病毒多源自分娩时[1]。由于儿童喉腔较小,肿瘤好多发,生长快,易发生喉阻塞。还具有易复发、易向下呼吸道蔓延等特点。临床上常表现为进行性声嘶、呼吸困难。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控制复发。现将我院1999~2009年间的18例儿童喉乳头状瘤病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18例患儿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在2~11岁,发病年龄最小者2岁3月,最大者为11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3个月~6年,均有进行性、无痛性声嘶,及程度不等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纤维喉镜检查:肿瘤呈淡红、粉红色,细指状或乳头状,大小不等;单发者3例,位于一侧声带;多发者15例,肿瘤累及会厌喉面、室带、喉室、杓间区,梨状窝、披裂、声门下等处。其中9例行气管切开术,2例气管切开瘘口处发现瘤体组织。1例瘤体组织主要位于声门下区。18例中,11例患儿父母承认有不洁性交史。
1.2 方法 1999~2003年间9例,7例先行气管切开术,全麻支撑喉镜下摘除(钳夹)肿瘤组织;2004~2006年间4例,2例先行气管切开术,全麻喉显微镜下用CO2激光手术;2007~2009年间5例,在全麻内窥镜下使用动力切割器切除瘤体组织,均未做气管切开术,术后肌注干扰素治疗(40万U,每周2次,共2个月)。
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未发现恶变者。其中3例痊愈(一侧声带单发者,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余15例先后复发,最短复发时间为术后2个月,最长为1年半。早期7例气管切开者均未能拔管,原因是肿瘤短期内多次复发、反复手术造成喉腔瘢痕化,喉狭窄(接受支撑喉镜下手术者5例,其中2例气管切开切口处发现瘤体组织);披裂瘢痕固定,失去发音功能(接受CO2激光手术者2例)。近两年在内窥镜下使用动力切割器切除瘤体组织者5例,术中仅切除瘤体组织,改善喉通气,对于前联合和杓间区容易产生瘢痕的病变组织更慎重处理,不宜片面追求“彻底清除病变”。术后肌肉注射干扰素(40万U,每周2次,共2个月),复发时间在1年左右;术后间歇期声嘶消失,未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术后随访,纤维喉镜检查,喉腔结构基本正常,复发病灶较局限,目前仍在观察随访中。
儿童喉乳头状瘤的特点是肿瘤生长快,多发、易复发,儿童喉腔较小,极易发生喉阻塞。但10岁以后有自愈倾向。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主要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儿童发病与其母亲患有生殖器尖锐湿疣有密切关系。研究证实儿童感染喉乳头状瘤病毒多源自分娩时。本组11例患儿父母承认有不洁性交史。
儿童喉乳头状瘤的治疗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先行气管切开,解除喉阻塞,后在全麻支撑喉镜下摘除肿瘤组织,该术式创伤大,亦可造成种植转移,而且气管切开后患儿不能正常发音,对儿童身心发育有着严重不良影响,现已少用。CO2激光被认为是一种治疗喉乳头状瘤很好的方法。其优点为定位准确,无出血,无种植转移可能。但亦有许多不足,如手术准备时间较长,术中有发生气道内燃烧的可能性及对喉软组织及软骨的热损伤,远期可能出现喉腔瘢痕化、喉功能丧失。近几年,在内窥镜下使用动力切割器切除肿瘤组织逐渐被认可。这种方法可切碎并吸除肿瘤碎块,几乎不损伤正常组织。具有视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损伤小等优点。比激光有更好的微创性、安全性,快捷、廉价。对急性喉梗阻的患儿可以急诊手术,迅速切除肿瘤组织,解除喉阻塞,减少气管切开比例,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无热损伤,术后瘢痕发生率比CO2激光低。在治疗前后联合处病变有其优越性[2]。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干扰素是治疗乳头状瘤最有效的辅助方法。干扰素对乳头状瘤的复发具有抑制作用,使用干扰素的病例中未发现因停止干扰素的治疗而出现乳头状瘤的反弹生长[3]。对于小儿喉乳头状瘤术后易复发的原因,一种是种植学说,可能系术中种植。本组病例中有2例在气管切口处发现瘤体组织;另一种学说:潜在HPV感染学说,即潜伏的 HPV感染是复发的根源,现更倾向于后者[4]。
总之 儿童喉乳头状瘤生长快,易发生喉阻塞,易复发。目前尚无彻底治愈和控制复发的方法。10岁以后有自愈倾向。目前手术目的应该是:解除喉阻塞,改善喉发音、通气功能,最大限度保留喉黏膜及结构的完整性,防止远期喉狭窄、喉功能丧失;为了儿童身心健康,不主张行气管切开术。在内窥镜下使用动力切割器切除肿瘤组织加抗病毒治疗是目前较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应提倡早发现、早治疗,除积极治疗母亲的生殖道湿疣外,对有生殖道疣病史的孕妇采用剖腹产分娩。我们喉科、产科医生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为了下一代,家长更应洁身自好。
[1]leventhal BG,Kashima H,Levine AS,et al.Treatment of recurrent laryngeal papillomatosis with an artificial interferon inducer(PolyICLC).J Pediatr,1981,99:614.
[2]江远壮,扬 楚,李创伟,等.支气管潜望镜在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听力与语言疾病杂志,2001,9(4):233.
[3]张劲梅,李秋珍,王海鹤.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喉乳头状瘤.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1):44-45.
[4]柳端今,周兵.喉乳头状瘤的研究现状.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3,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