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静
妇科腹腔镜治疗附件区病变的体会
魏静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妇科附件病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采用妇科腹腔镜治疗的35例附件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35例患者中,镜下手术成功34例,中转开腹1例。结论腹腔镜下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腹腔镜;子宫附件;妇科
我院自开始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妇科疾病以来,已行腹腔镜手术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50岁。疾病种类有异位妊娠、卵巢肿瘤(其中有畸胎瘤、巧克力囊肿、卵巢冠囊肿、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单纯囊肿)、输卵管积水。腹腔镜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12例,输卵管伞端取胚术1例,输卵管造口取胚术5例,卵巢冠囊肿剔除术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6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病剥除术2例,卵巢单纯囊肿剥除术4例。6例有开腹手术史。
1.2 方法 手术器械采用美国及德国腹腔镜仪器设备,全部手术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采用全麻,腹腔内压力保持在13~15 mm Hg(1 mm Hg=0.133 kPa),脐部置腹腔镜,在麦氏点及其左下腹对称点做5 mm穿刺孔,手术步骤按手术类别不同而不同。
1.2.1 异位妊娠手术 对无生育要求或输卵管无保留价值者采用输卵管切除术,对有生育要求而包块较小且输卵管血块机化者行输卵管造口取胚或伞端取胚术。
1.2.2 卵巢肿物剔除术 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良性畸胎瘤、卵巢冠囊肿、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单纯囊肿,用单极电凝切开囊肿表面的卵巢皮质层,自囊壁与卵巢皮质间逐步分离,肿物装入自制橡皮袋中连同袋子一并取出。
35例患者中镜下完成手术34例,中转开腹1例。腹腔镜下手术时间(80.34~25.43)min,手术出血量10~100 ml。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1 腹腔镜手术适应证 病例选择是否得当是腹腔镜手术成败的关键,由于腹腔镜检查时对患者损伤小,对疾病诊断价值大,因此指征可适当放宽以明确诊断,但对于腹腔镜下手术则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尤其是手术开展初期,应根据术者操作熟练程度,对器械性能掌握程度,手术器械完善程度,掌握适应证,酌情严格手术适应证,可提高成功率而减少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
3.1.1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 如输卵管局部增粗直径<5 cm,且输卵管内有血块形成或胚胎组织机化,局部切开胚胎往往出血少而容易成功,妊娠部位对手术难易程度有很大影响,如峡部及间质部妊娠血管丰富,切开后出血多,保守性手术不易成功,故保守性手术以壶腹部、伞部妊娠者为宜。
3.1.2 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适应证 严格选择良性病变,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全面检查、盆腔检查、超声检查及必要的CA125及其他肿瘤标记物检测。标本取出困难是限制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选择肿瘤囊性、活动、囊壁光滑、直径<8 cm者进行手术较为安全[1]。我们的体会是:对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单纯囊肿,因其壁薄,抽吸囊液后体积明显缩小,易于取出,故成功率高。
3.2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注意事项 由于本科手术例数较少,且尚未开展其他较高难度手术,故并发症较少。随着腹腔镜的普及,应用及手术范围难度的扩大,并发症的发生有时不可避免[2]。腹腔镜手术完全于镜下操作,故要求腔镜手术者要有扎实的开腹手术功底,同时尚需腹腔镜手术技能培训及手术小组协调配合[3]。本文无因器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并发症。因此腹腔镜医师有充分的解剖知识及熟练地开腹手术基础是非常必要的。镜下进行电凝操作时定位要准确可靠;单极电凝时对临近组织损伤较大,分离粘连时应慎用。还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如有内科合并症应及时纠正后再手术。仔细探查盆腹腔各部位,对脏器表面的异位灶术中不宜电凝,以免发生难以控制的并发症。术后常规应用激素3~6个月,以控制肉眼看不见的病灶或不易清除的病灶。总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开腹手术被腔镜手术代替,其价值和安全性取决于正确选择适应证和熟练的手术技巧。
[1]郎景和.妇科腹腔镜手术现状争议和发展.中国妇产科杂志,1996,21(6):323.
[2]冷金华,郎景和,黄荣丽,等.腹腔镜手术并发症34例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3):146.
[3]左绪磊.实用妇科腹腔镜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65-266.
133700 吉林省敦化市医院妇产科